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鲁薇 《北京观察》2009,(6):56-57
中国自古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之说,从政者个人品德不好,群众怎能相信他们能治国平天下呢?不过,有何机制确保“以德为先”的公正性,而没有潜规则作祟.目前仍是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代先贤素来重视自我修养,“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其修养如何,不仅关系到领导水平的提升,而且关乎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就整体而言,“责任”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支柱,就个体而言,“责任”是一个人成长、成才和成就事业的根本,没有责任心的人将一事无成。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帮治国平天下的政洽家需要“责任”,改革开放谋发展的企业家需要“责任”。创新求真探奥秘的科学家需要“责任”,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需要“责任”。中  相似文献   

4.
宋代理学家杨时曾说“一德立而百善从之”,无论什么时代,砥砺德行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只有个人的德行修养立得住,才能推己及人,影响和教化别人。  相似文献   

5.
1儒家之道,“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荀子·儒效》)。儒家强烈的人文关切主要靠两种途径来实现:以道易天下和以道教天下。前者是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政治活动,后者是著书讲学的文化教育活动。所以,儒家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周易·贫卦》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道设教”成为一切儒者的神圣使命。可见,儒家的人文精神体现在政治、教育两个方面,它们均是儒者对社会存在、人的境况的人文关怀。它们各有其特点,一个儒生曾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兼善万世。”(胡宏(知言))显达者治国平天下,可以兼善天…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从四世、五世同堂中追求天伦之乐。中国人的逻辑顺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齐家,然后治国,再平天下,是这么一个顺序。它讲共体。所以儒家的那个“仁”字是“两个人”,什么意思?在我看来,就是干任何事的时候都先想到别人,如果儿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想到父母这就是仁,父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能想到儿女,还是仁。最后,不但想到父母,还想到非血缘关系的人,就是真正的仁了。  相似文献   

7.
侯燕敏 《人民公安》2008,(20):28-30
一伙不明身份的人踹开房间门,潮水般涌进来,凶神恶煞般地围住了杨明和程国用。杨明毫无惧色,大声说:“我们是内蒙古的警察,我们在执行公务,请你们退出房间。”  相似文献   

8.
李叶  贺晓科 《小康》2005,(6):64-65
中国儒家最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在“儒表法里”的历朝历代,真正信奉儒家的人如能由“修身”达到“齐家”的地步,已属十分不易。至于从而得以“治国、平天下”,则不过是一场空想。有无数的事实可以用来证明上述论断。浦江郑氏九世同居,明太祖常常赞叹不已。马皇后从旁提醒说:以此众叛,何事不成?太祖惧,于是招来郑氏家长,计划找借口诛之。做得到九世同居,郑氏家族不可不谓修身有道,齐家有术,可修身差点引来“杀身”,齐家险些招致“灭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说到底,“修身”、“齐家”能够创造、累积某种资本,拥有了这种资本就…  相似文献   

9.
孔子(前551—前479年)是我国古代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政治学说,自汉以后,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导统治思想,成为中华民族行为的基本准则。他的许多规范性的主张,实际上已成为法律,本文拟对孔子政治学说中的社会法学色彩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 孔子学说思想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这个宗旨是打开研究孔子思想宝库的钥匙,同时也是窥究孔子政治学说中具有社会法学思想色彩的门径。 孔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学说的目的,是从社会整体出发构筑社会结构和利益组合的模式,以求最终达到整个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使人们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上篇《“正其义”与“谋其利”如何一致》一文谈到的那场辩论中,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的一方被另一方提出来的问题难住了,这便是如何按照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回答关于“利”的问题。主张“正其义而谋其利”的一方振振有词地问:你们口口声声地说正其义不谋其利,那么,你们为社会做了好事以后,有关方面给你们发奖金,你们拿不拿?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的一方不无勉强地答:你们所说的现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谋利,一是得利。做好事并不是为了谋利,而得利是做好事的结果。为了谋利而去做好事是不对的,这就是“正其义不谋其利”…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两者不可偏废。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当前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经验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和积极的吸取。 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纵观历史,凡是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大都是当是的当政者能够把法治和德治结合得较好并确能贯彻实行的时期。无论是西周初年周公创制的“周礼”和“敬德”也好,春秋战国初期管仲提出的“德治”和后来的孔子、荀子倡…  相似文献   

12.
陈平 《传承》2012,(15):28-30
《论语·宪问》篇中,子曰:“修己以敬。”孔子认为修养好自己的品德,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孔子还说“修己以安百姓”,其意是只有修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治国平天下。可见,为官者要做事成事,有所作为,学习和修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06,(6):46-46
湖南省浏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颜海林认为,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而修身道德责任感只有建立在荣辱观的基础上,才能萌动、产生和发展。“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知荣辱是修身不可缺少的品格。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定义了新时期的是非观念、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是公民修身向善的行动指南。修身责任源于趋荣避辱。趋荣避辱是人的一种固有的社会本能和人格需求。荀子在其《荣辱》中说,“好荣恶辱“是人类的共性。  相似文献   

14.
在四十多年前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对青年人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是这样说的 :“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 ,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穿越历史的云烟 ,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 ;循着火红的足迹 ,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中国共产党 ,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历史向我们昭示 ,青年一代要在伟大的时代洪流中成长成才、建功报国 ,就要锐意创新 ,奋发拼搏 ,勇作“三个代表”的实践先锋。要在“三个代表”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 ,首先必须树立崇…  相似文献   

15.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中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乡里有一位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到国外攻读博士,前几天从美国回来,在餐桌上大谈美国如何如何,而且一口一个“我们美国”,同时对当地干部、群众和自己的父兄则说“你们中国”。 博士前三十几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应当说,是父母、家乡和祖国养育造就了他。而他到美国不过才几年,居然在谈“我们  相似文献   

17.
修养是一个人通过自我修炼、养成和提升,使自己的人格不断达到新的境界的过程。重视个人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历代前贤亦将“修身”看作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同等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空前提高,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凡有作为者,都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儒家倡导“身修尔后家齐,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平天下”。墨家认为,加强“德”的修养,是人生所必须。古人常说的“德不厚者不可使民”,都说明为官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就没有资格领导、管理百姓。我们党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党的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对搞好党的建设和实现宏伟目标至关重要。作为领导者来说,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也影响到领导者的权威。所以,做一个让民放心、称心的“官”,必须打好…  相似文献   

19.
7月11日下午,上海市机关后勤“十佳服务标兵”、“十佳技术能手”表彰大会在人民大厦隆重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匡迪接见了受表彰的“双十佳”人员,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次机关后勤“双十佳”评选是机关后勤工作的一件重要事情,也是推进机关改革的措施之一。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由于你们的出色工作,为机关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后勤保障,我们要向你们学习。机关后勤工作是党政工作的保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后勤工作要适应上海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任何情况下,机关后勤工作都要…  相似文献   

20.
王健根 《人民公安》2008,(17):40-43
樊华紧拉着胡思文的手,爽朗地笑说:“我们是自家兄弟,这点小意思,你就别客气了!”刚出娱乐城,樊华便吩咐手下:“你们转告胡老板,对方是听说我在这里占有20%的股份才罢手的。让他按这个比例每年分给我利润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