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1,(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一个以在校生为分子与以18岁至22岁人口为分母的比例。这个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以“毛入学率”作为划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指标,出自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中。高等教育三阶段的划分:“毛入学率”在15%以下,称为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在20世纪中叶,各国高等教育均处在这个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称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1997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值为19%,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2.
给高等教育大众化支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2000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1%,大约相当于发达国家60年代前期的水平。1998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15%”的目标。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国际研讨会”认为,只要政策对头,这一目标有可能提前3至5年实现。在新世纪,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关键需要制度和观念的创新,有必要对不适应“大众化”的现行政策进行改革。政策选择总是与制约发展的难点相联系。针对目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些因素,与会教育官员和专家就如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展开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政府投…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9,(2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成为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多数发达国家在60-70年代就已进。大众化阶段,80年代后开始进。普及化阶段。一批发展中国家也相继进。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中国目前不过8%左右心然处于精英教育水平。加上自学考试也不过10.5%左右,到达大众化阶段的最低限15%,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需增加的资金投入,远远高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义务教育,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世界性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通…  相似文献   

4.
“高教大众化”挑战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的精英教育思路,与进入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现实越来越不适应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1%,北京、上海均超过40%,中国的高等教育走到今天,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柄"双刃剑"。其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中获得全面发展,部分地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入学人数的增加也带来低就业率及教学管理不适应等情况,由此导致教育过度、学历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等诸多问题。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开始面临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姚爱兴 《民主》2013,(4):8-9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人学率达到90%以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在2008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规划分两个阶段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即:到2012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到2017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人学率达到90%以上(提前国家规划3年),到2020年达到91%以上,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一个点。  相似文献   

6.
育文 《瞭望》1999,(39)
1998年,通过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242个,人o覆盖率达到73%。青壮年文盲率从1978年的18.5%降到5.5%以下。1998年全国学前三年入园(班)率达到42%左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以上,初中阶段毛人学率达到87.3%。小学在校生达到13958.8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达到5363万人。1998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从1978年的76%降到60%。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9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1000多万人。O199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642HN,其中研究生1…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来了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期有报道提出,北京、上海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当地的18~22岁青年中正在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已超过50%,意味着两市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教育专家马陆亭认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理论比较适用于一个国家的范畴。单就某一省、市计算毛入学率的做法不大妥当,理由有三:高校密集区的当地适龄青年入学比率大大高于非密集区,无需计算大家也都知道;高校密集区的在校生中当地适龄青年只占一部分,而当地适龄青年也有考到外地高校的;分省、市计算所触及到的教育机会的公平问题,涉及到的社会影响可能更复杂。  相似文献   

8.
陈正勇 《学理论》2009,(29):64-6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全球化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掀起了对高等教育从学校定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评估体系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在这股改革大潮中,国内不少教学型高校或应用特色型高校就面临着如下困境: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理想模式正渐渐没灭其“应用型”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6,(7)
正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起点低、底子薄、欠账多,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城乡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2014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70.5%,《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要求:"到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左右",即使如此,仍有1/4的适龄儿童无法接受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1,(23)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科技人才。美国对教育的投资一直占美国GDP的6%到7%,2000年的教育投资已从1989年的3530亿美元增加到6000多亿美元。美国的小学和中学非常普及,1995年入学率高达96%和89%,美国高等教育也发展迅速,到1995年,高等学校总数已达3600所,在校学生超过1400万人,18-21岁适龄青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前总统克林顿多次声称,要当一名教育总统,并大力推行学前教育、国家眼务计划和职员培训计划。韩国计划将科技人才由1993年的9.88万人增至2010年的24.85万人,其中将博士级的研究开发人才总数的10%培养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创造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1.
农村义务教育碰到“费改税”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国家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过去15年我国义务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95%以上。而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上,有分析说,义务教育九年的按时毕业率仅有57.7%,而且许多省都有农村初中生辍学率持续在两位数的调查,以此推断,比较符合实际的义务教育完成率应在60%多一点。 未来10年,整个基础并不甚牢固的义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费改税”(规范称法是农村税费改革)的难题。在初见成效的“费改税”试验即将推向全国之际,它既产生了把农民负担减下来的明显效果,也给农村教育财政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有人…  相似文献   

12.
戴馨琪  刘冬  商景怡 《学理论》2013,(11):214-215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的扩招之后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这种重要的转变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高校教育质量出现滑坡的状态。为此,应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校外评估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培养的学生却难以充分满足法治实践的需要,导致法学毕业生就业难。法学高等教育亟须内涵式而非仅仅规模式扩张,在教师能力评价机制、学生能力评价机制、法学教育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变革,提高法学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7)
通过对教育公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含义与问题的分析,以审视角度关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各种影响,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进而结合美、英、日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经验,分析对我国高校办学思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连续多年的发展,高职教育迅速崛起,而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到2008年,高等职业院校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占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44%。预计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将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因此,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郭远哲 《学理论》2010,(24):248-249
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和永恒的价值追求,高等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公平、教育公平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作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是机会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5)
法学专业的应用型教育转型是高等教育应用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紧紧结合法学教育的本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法学应用型教育转型的目标、构建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实习模式、加强法律实务型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必须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本文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为背景,深入研究探讨了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 份报告中赞扬古巴学生的语 言课和数学课成绩在被调查的13个拉美国家中得分最高。报告指出,古巴在发展教育方面走在拉美国家的前列。其实,古巴教育事业的成就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把古巴的教育模式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古巴的教育事业备受国际社会的赞誉,是因为它取得了如下的成绩:古巳的文盲率自60年代初以后一直保持在3—4%以内,在拉美国家中是最低的。在1990—1996年期间,小学生的毛入学率为 100%。 1996年,每1000人中教育工作者的人数为18.…  相似文献   

20.
任培江 《学理论》2009,(11):152-1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最好的时期,其中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始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确定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迎接和适应世界新局势的总对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是我国教育质量保障事业发展的指示灯,我们将抓住时代契机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事业,促进我国当代教育的进步,逐步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