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析青年计算机越轨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计算机互联网络等要素构成的越轨情境使得青年计算机越轨的利润很大 ,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年对财富、权力与声望资源的需求 ,因而极大地刺激了青年将其越轨动机付诸实施 ,从而导致了大量青年计算机越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行政行为的越轨及其道德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行为的越轨及其道德限度沈远新一行政越轨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滥用职权,即为非金钱目的使用权力;二、贪赃枉法,即为金钱目的使用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一些低阶层的犯罪行为及其成员给予相当关注,比如暴力抢劫、贩毒等,而对...  相似文献   

3.
政府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稳 《学理论》2010,(23):95-96
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时期,因而导致了社会越轨行为的日益增多,进而影响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政府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主要从社会越轨行为的三个不同内容:积极社会越轨、中性社会越轨和消极社会越轨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手段包括:科学的分析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立科学的法律规范这三种手段。通过对社会越轨的有效控制营造社会和谐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一个形象的表述,并不是说要把权力禁闭起来,权力不需要在阳光下运行了,更不是关死,而是要把权力运行制度化,纳人到制度的轨道上来,在民主、科学的制度下运行。  相似文献   

5.
王永志 《党政论坛》2011,(15):24-26
“权力导致麝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在政治系统内,国家权力的运行必须要受到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权力失范,最终导致腐败。为了控制国家权力,保证国家权力在正当的范围和轨道上运行,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用权力约束权力,实现权力之间的制衡。  相似文献   

6.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能 《青年研究》2003,(11):30-37
青少年越轨与犯罪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较完整地介绍了越轨社会学领域中有关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的种种理论取向 ,结合对中国社会现实情境中可能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重要的社会趋势的分析 ,对各种越轨理论在中国情境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简要评估。进而建构出了一个在中国社会情境中研究青少年越轨和犯罪问题的整合性理论框架 ,并给出了如何控制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控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腐败问题呈现出腐败领域集中、腐败手段隐蔽、腐败影响恶劣等特点,如何有效遏制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控,既是高校改革发展题中之义,更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高校权力运行失范及其制度性缺陷,提出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控体系建设必须构建干部自律长效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机制、权力运行的公开机制,权力运行的程序机制,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多方合力的监督机制及依法治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一个形象表述,并不是说要把权力禁闭起来,不需要在阳光下运行了,更不是关死,而是要把权力运行制度化,纳入到制度的轨道上来,在民主、科学的制度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中的权力观,其基本内涵应是“权由民所授、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控”。  相似文献   

9.
蒲晓光 《学理论》2009,(5):42-43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我国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权力行使主体、权力实施的全过程、权力运行的后果进行有效制约的机制;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包括重点监督、程序监督、民主监督、职能监督等方面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县委如何在公开选拔中科学地选人用人,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2011年,临泽县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试点县,按照试点工作分权、用权、亮权和制权“四位一体”的总体部署,我们紧紧围绕促进选人用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这一根本要求,积极探索明确县委选人用人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行使程序,扩大权力公开范围,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促进县委民主用人、科学用人、依规用人,有效提高了全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利益的本质及内容的矛盾规定性着眼,对当前我国行政利益结构的现状与行政权力运行状况,行政利益结构优化与行政权力运行高效及规范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作了分析。认为均衡态与相关性是行政利益结构状态的基本表征。我国行政利益结构表现出的高非均衡性及高相关性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行政权力运行低效率及行政权力运行失范。优化体制外利益结构,协调、解决好行政利益结构内部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是实现行政权力运行高效及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郭江河 《学理论》2009,(32):18-19
国家的公共权力是和当前社会的经济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国家的公共权力体现着社会的利益关系。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多样化,所以我国的公共权力的运行也呈现出不同的轨迹。如何使我国的公共权力体现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按照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笔者从我国当前的利益关系出发,分析我国当前公共权力的运行轨迹,找出制约权力异化的方法,使国家的公共权力在体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关系轨迹上运行。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权力运行的变异及其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权力变异是指行政权力在运行中偏离了公共权力设置初衷的方向,而出现的违背公共利益的现象。现实中的以权谋私、权力滥用、权钱交易等都根源于此。行政权力运行变异的机理在于: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失灵会导致行政权力实际行使中的“内部人控制”;我国现阶段行政权力运行所处的环境是双轨制的“体制”漏洞为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提供了可能,同时政府无处不在、无不干预的权力经济背景为权力腐败提供了温床:政府官员的“经济人”特性在前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导致权力运行的变异。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变异总体上需从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制建设,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及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的法制约束三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运行范围和运行过程实施强有力的制约与监控。  相似文献   

14.
权力控制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政权是以国家的力量为内涵的一种权力现象。权力运行中出现非公共运用,损害了公共利益,这就是权力变质,成为一般意义上讲的腐败。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群众,权力变质违背权力运作宗旨,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危及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试论领导越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越轨,就是超出常规,违反或背离公认的社会规范。领导越轨是指领导者违背党纪国法,违背政策和规章制度,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近年来,领导越轨现象比较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因此,探讨领导越轨问题及其控制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领导越轨的性质分析领导越轨行为在性质上是不同的,按照社会规范的类型可区分违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如图示)。1.领导违法在越轨行为中,违法犯罪是最严重的。领导犯罪是领导者不履行职务、不正确履行职务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严重触犯国家刑律应…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权力运行与行政道德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一切行政活动的实施都是通过行政权力运行实现的。行政权力运行实质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运作和行使行政权力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政道德风尚的好坏,行政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行政权力目标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研究渐渐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封中外大学权力理论谱系的分析,重新建耩了基于社会契约论和权力让渡理论的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主要来源于学术权力、市场权力和政府权力(政党权力)的让渡,这些权力通过政治上的博弈最终形成一股合力,支配大学组织行政职权体系的构成和运行;而大学行政权力属于衍生权力,它是对这股政治合力的执行,其具体表现为行政职权。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时,当读到“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句话,不禁眼前一亮。“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透过这清新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它所折射出的理性与正义之光。  相似文献   

19.
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与防止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运行机制是关于国家公共权力运作和行使的一套具体程序和基本制度安排。权力被滥用、以权谋私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运行不规范、权力内部缺乏有效制约。本文结合腐败的成因分析了权力运行机制的缺陷将导致腐败,认为我国当前在权力运行方面所存在的主要缺陷是:1.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2.权力的合理配置和规范运作存在缺陷;3.有关权力运行的法制化建设滞后;4.权力运行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发生扭曲。之后又对如何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提出了相应观点: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权力配置,加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2.规范权力的运行程序,将权力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减少腐败机会;3.完善激励惩罚机制,抑止腐败动机。  相似文献   

20.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概念界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权力制约和监督是一个老话题,但"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则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议题。由于学界对于"什么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问题尚未引起关注,因而相关研究还处于有待破题的阶段。在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组成"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一术语的词语或短语和"权力运行机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等相关概念加以界说的基础上不难发现,"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由若干个"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构成,而所谓"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则是指由若干个对权力主体分配和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约束、限制、观察和纠正的机制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权力配置、程序控制、信息公开、复合监督、责任追究等机制就是作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基本构成要件的五大"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