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王孝琴 《学理论》2014,(4):154-156
在分析传统媒体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局限后,探索了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途径、方式及影响。主要研究了社交软件——微信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主要优势。探究了如何用好这一工具,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高校如何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管理和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敬康 《学理论》2009,(10):125-126
随着高校毕业生暂缓就业政策的出台,暂缓就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加强这部分毕业生中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特点、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出加强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五项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美华  胡蕾  李红梅 《学理论》2014,(2):125-126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普遍把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作为工作重点,对入党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相对薄弱。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学生一线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对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如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思想;扩大服务领域;注重实践教育;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建华  韦琨 《学理论》2013,(24):150-151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至少有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大量实习生党员流动到各个实习单位,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被提上议程,这也是高职院校在新时期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瓶颈。试图通过推广党员电子卡、校企共建党支部、开辟绿色通道、开通微博互动、搭建平台做表率等来做好实习生党员的管理工作,培养好实习生党员。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2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党建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琳  李艳  李长贵 《学理论》2010,(13):207-208
十七届四中全会对高校大学生培养和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高校学生党员质量,己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积极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通过搭建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院的安全稳定、学风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毕业生就业和文明离校工作、班集体建设和文明宿舍建设、青年志愿者和学生"三自"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带头带动作用,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使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2+1"或"2.5+0.5"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建工作在校培养期间出现断点的问题,为高职院校对实习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不连续的困难。针对我院实习生党建工作,提出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实习生党建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实习生党员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民主生活讨论管理系统、思想汇报管理系统和领导评价管理系统,完善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质量,提升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金亚琳  李茂平 《学理论》2014,(20):254-255
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差异性比较,从学生党员自身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后续教育管理策略,创新大学生后续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更好地促进学生党员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玲 《学理论》2014,(8):102-103
研究探索党员骨干示范引领模式已成为高校基层党员培养模式的新举措。从学生党员和青年教师党员中遴选一批骨干组建"示范引领班",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狠抓其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作风建设,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班党员的影响力、号召力和亲和力,切实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和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兰州市在城关区拱星墩街道和七里河西湖街道、建兰路街道开展了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试点工作。工作中,按照“一摸二建三抓四有五活动”的总体思路,坚持边试点、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学生党建工作部,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创新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3)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的领头雁,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先锋引领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生与生活,也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员培养教育的迫切要求。文章着重从思想保障、运行保障、实施保障和路径保障几个方面,探索易平台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问题,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辟了新思路,也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贯彻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高校党建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活动的基础,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体,建立完善的学生党支部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党员人才是高校党建的主要任务.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今后高校开展党建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和人才,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民族地区建设的需要。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现状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如下:做好入党启蒙教育;党员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新大学生党建模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民族理论政策教育和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9,(10)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进程不断深化,地方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日趋多样化,合作不断拓展,海外留学生党员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海外留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地方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特殊性及复杂性,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的难点,对新时代地方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建设目标、主线、布局和八项部署。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建的组成之一,全方位、多角度地将思想引领和行为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至关重要。大学生党员工作站是继课堂、党支部、班级和宿舍之外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补偿性教育基地。通过明确大学生党员工作站的概念和角色定位,针对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的"党建进公寓"工作流于形式、党员工作站组织建设薄弱、缺乏系统量化的考核评价标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管理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文彬 《学理论》2011,(16):225-226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期间的各项工作与各高校世博临时党委和党支部的高效运作密不可分。通过广泛调研和实践探索,对世博志愿服务期间,高校学生党员在临时党支部中的常规活动运作及有效依托临时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杨海涛  林超 《学理论》2015,(4):188-189
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建设好学生党支部。通过总结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实践,应从完善支部组织结构、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严把党员发展关等方面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应通过实施共产党员承诺制、毕业生党员树形象展风采等途径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应坚持"重心下移""问题导向"等原则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实现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中的中坚力量,高校对于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探索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党员本身和党建工作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大学生党员素质教育;二是推动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周小乐  贾阳 《学理论》2010,(13):189-190
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针对目前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创新性地提出研究生党员发展新模式,探索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