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哲思睿语     
《求知》2010,(4):1-1
<正>人类最高的欲求,是时时创造新生活。——李大钊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鲁迅  相似文献   

2.
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李大钊(1889—1927),以“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的清贫与朴素生活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黑暗到了极点”的世界里。在短短的38岁人生征途中,他以满腔的激情,坚定的立场和百折不挠的斗志,奋勇投身于民族的解放与人类的进步事业。他一生努力实践自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座右铭。在他留给我们被鲁迅称为“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的大量遗著中,比较多的精力和篇幅阐释了他的青年观(即他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对待青年的根本观点和正确分析青年的根本方法的总括)。学习和研究李大钊的青年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形势下的青年及青  相似文献   

3.
林非 《瞭望》1986,(43)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鲁迅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鲁迅精神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新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鲁迅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一切对待鲁迅思想所采取的轻率、虚无主义的态度和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十月六日,中国作家协会邀集在京的鲁迅研究专家和学者举行了纪念性座谈会。本刊特约请林非同志撰写专文,并摘要发表了陈漱渝同志在“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一篇论文,以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4.
钱行 《瞭望》1985,(39)
这篇文章犹如一篇“人物小传”,把中国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诺,如何从一个“密苏里人”(“我是密苏里人”在美国是一句谚语,意为眼见为实,不轻信,不受糊弄)到“国际人,”叙写得有声有色。文中特别提到了斯诺和鲁迅、宋庆龄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比较     
卜束 《瞭望》1989,(38)
鲁迅先生曾经有一种杞忧,“怕中国更要复古了。瓜皮帽,长衫,双梁鞋,打拱作揖,大红名片,水烟筒,或者都要成为爱国的标征。”(《华盖集·补白》)按鲁迅的意思是:问题不在于流行什么样的衣物和习俗,而在于有些人将上述一段时间的时髦嗜好标榜为“国粹”,而他们则一下子洋洋然成为最最爱国的炎黄苗裔了。这样的“国粹热”,只是廉价的自我陶醉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伏琛 《瞭望》1988,(49)
鲁迅买《文始》 《鲁迅日记》1932年8月11日记云:“下午同三弟往蔡先生寓,未遇。往文明书局买杂书四种,27本,共泉(钱)5元……”文中所称“蔡先生”指蔡元培;“买杂书四种”,查“每月书账”,其中有章太炎著“《文始》二部二本,0.60(元)。” 鲁迅为什么买《文始》,并且一买就买了二部?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缔造者和忠实践行者。伟大建党精神的“坚持真理”集中体现于李大钊广泛学习、不断深入、尝试运用、积极传播,最终为马克思主义真理献身的历史过程。基于历史与文本的考察,可将李大钊的“坚持真理”总结为浮槎东渡、拨云睹日、学以致用、星火燎原四个既各具特点又紧密联系的阶段。李大钊对真理的探索和坚持既深刻认识了时代潮流,又积极适应了时代要求;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先驱积极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眼光,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对内忧外患、探索救国救民新路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8.
谢狱 《瞭望》1988,(45)
中国新兴的版画,成就巨大,这是和鲁迅先生的热心倡导分不开的。鲁迅热爱版画,则是由来已久的事。知堂老人晚年写的有关鲁迅童年时轶事,每多这方面的记述。 我们记得,1933年间,鲁迅与郑振铎合编了《北平笺谱》以后,兴致颇好,两人决定继续合编《图版丛刊》,拟介绍宋、元、明以来中国彩色和单色版画于世人。目的是:一、让中国的现代画师了解中国古代人物、屋宇、器物,免得他们误把广东饭馆的现代器物当作唐代器物来描绘;二,让外国画家了解古代中国的风俗民情,免得这些艺术家“画五六百年前的中国人,也戴红缨帽,且拖着一条辫子,站在牌楼之下,而远处则一定有一座塔。”(鲁迅语)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若干论文中提出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所谓“一体” ,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 ;所谓“二元” ,是指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 ,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素、单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远溯至《周易》 ,就提出了“一体二元”的雏形。在殷周之际产生的《周易》中 ,第一次出现了阴 ( --)阳 ( -)两个符号 ,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形态。接着《易传》作者借释《易经》 ,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 ,它还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这里“太极”就是“道” ,“两仪”就是“阴阳”。这表明 ,《周易》的“太极”(“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才子佳人小说、“名教中”人”撰的《好逑传》,一名《侠义风月传》或《风月好逑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它列于“明之人情小说”一章里;孙楷第因清初人夏二铭在小说《野叟曝言》里曾引过这书,认为它是清初人所作。(见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文学史家,总喜欢将30年代林语堂在《论语》上提倡幽默的实质归之为:“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因为这是鲁迅《论语一年》里的话.鲁迅是在引用金圣叹临死前那句妙语:“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以无意得之,大奇”之后,才说了这番话,以证实中国无幽默.在鲁迅看来,金圣叹的妙语,只能算作“笑话”.在那时的中国,所谓“幽默”,要么倾于对社会的讽刺,要么堕入“说笑话”.不过,作为老朋友,鲁迅毕竟能从在幽默小品的牛角尖  相似文献   

12.
论对日本了解之深,与日本文化人交流之广,在日本知识界影响之大、声誉之隆,现代中国没人能够超过鲁迅。在日本人值得称道的德性中,鲁迅最欣赏的就是“认真”。鲁迅对中国人喜欢“做戏”的毛病深恶痛绝,一再予以抨击,对日本人做事是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篆刻     
伏琛 《瞭望》1991,(22)
鲁迅先生曾于1914年写过一篇有关篆刻的短文,收于许广平编的《集外集拾遗》,这是仅见的鲁迅谈治印的专文,题为《<蜕龛印存>序(代)》。后来他虽无暇注意及此,但他游览过杭州的西泠印社,对这个专门研究篆刻艺术的学术机构颇为重视,也很关切。 川岛(章矛尘)在《鲁迅先生1928年杭州之游》一文中,曾记述了鲁迅游览西泠印社的往事。此次游杭,鲁迅偕许广平同来,自7月12日晚至17日展,前后游憩了四天,这在鲁迅辛劳的一生中,是很难得的数日之闲。 鲁迅到杭州的第二天,就由郑奠和川岛陪同前往西泠印社。他们在“四照阁”  相似文献   

14.
马叙伦先生早年虽然不是共产党人,但是社会主义理想却使他成为共产党人的挚友。李大钊、陈独秀都是马叙伦早期结识的共产党人。“五四”运动时期他们都在北大任教,由于“五四”运动,特别是“五四”以后的共同斗争使他们关系更趋密切。李大钊和马叙伦一起领导了1920年北京的第二次索薪和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马叙伦和李大钊分别被推选为北京国立大专以上八校的教职员联合会主席和书记。在著名的“六·三”事件中,李大钊、马叙伦和北大教授沈士远一同走在游行请愿队伍的最前面,在新华门总统府门前遭到埋伏的反动军警殴打,同时受伤,马叙伦的头部伤势尤  相似文献   

15.
试论李大钊进步的人道主义观刘云龙鲁讯在评价李大钊理论时说:“一,是他的理论,在现在看起来,当然未必精当的;二,是虽然如此,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①今天看来,李大钊理论中“未必精当”的某些部分是否也有些进步意义呢?...  相似文献   

16.
广田 《瞭望》1991,(33)
在鲁迅先生心目中,长夜漫漫的旧中国,人杰是不多的。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猝遭暗杀,鲁迅怀着“无怖于死”的激情写了一首七绝《悼杨铨》,尊之为“健儿”,“为斯民”而哭之,可见鲁迅悲愤之深,也可见他对国民党反动派憎恶之甚。 杨杏佛(1893—1933)名铨,江西清江人,早年求学于上海中国公学,后留学于美国纽约州绮色佳康奈尔大学学机械工  相似文献   

17.
禾果 《民主》1996,(10)
(一) 爱国需要读史。鲁迅先生说:“历史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研讨英国李约瑟院士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首百余年前世纪之交的甲午(1894年)之战,中国惨败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手下。重温这段历史教训,应当永远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的法律之缘,贯穿于他的一生。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李大钊的人生主色调,而法律和法学则是他政治实践和政治理论的一个底色。探寻李大钊法理学思想,是法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李大钊的法理学思想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民主主义法学转变为共产主义法学:从启蒙主义角度出发,他提出了“法律民彝论”,兼顾中西、追求民主和法治,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法理学;从唯物史观出发,他批判和继承了西方政治与法律思想史,继承和发展了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法律学说,从马克思的经典中提炼出唯物史观的法律一般理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李大钊对法律与权力、法律与道德的专题研讨,对政治权力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论证,充分显示了他的理论创见。李大钊是早期共产党人中善于充分吸取外来法学理论资源的理论先驱,也是探索构建中国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19.
严秀 《瞭望》1991,(30)
对于鲁迅的研究,这十多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不过,我有一个粗略的感觉,过去十多年中,对鲁迅的宏观研究,即从大的方面或总的方面去研究和评价鲁迅的工作,似乎做得还很不够。 我所说的“宏观研究”(这个词也许不够确切,暂时借用),主要是指把鲁迅作为一个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杰出人物,去研究他对我国的(包括过去与将来)主要贡献大体上究竟是些什么。也就是说,要对鲁迅作为一个空前的民族英雄,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代表者,这些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展开研究。上面这些,是毛泽东作出的历史评价。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是十分正确的,表现了远见卓识,是高出于党内外的一切人的。我以为,确实只有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了,才能把鲁迅置于一个永远不可动摇的光辉的历史地位,也才能充分继承和发扬鲁迅的精神思想,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伏琛 《瞭望》1990,(16)
鲁迅曾在《头发的故事》里描绘了民国9年(公元1920年)在北京过国庆(?)的情形: “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一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见《呐喊》) 这是旧中国黑暗统治下人们对国庆节的态度,其实,这也明白无讹地显示了人们对那时的“政府当局”的态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