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将4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治疗组接受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接受自制中药面膜外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皮损总积分。结果 〖JP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皮损总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晶微针与中药面膜联用的疗效优于中药面膜单用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接受针刺与PNF治疗,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分级、Fugl-Meyer 运动功能(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MAS分级明显降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于MAS分级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PNF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槐花口服液治疗轻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轻度混合痔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槐花口服液治疗组、痔疮片及地奥司明片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3组患者出血、疼痛、肛门肿物脱出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出血、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槐花口服液组治疗前后出血、疼痛评分差值显著大于痔疮片组和地奥司明片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肛门肿物脱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槐花口服液对轻度混合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2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和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照组仅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玫瑰糠疹严重程度评分(pityriasis rosea severity score,PRSS),皮疹止痒、停发、消退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RSS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PRSS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止痒时间、皮疹停发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优于单用口服中药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汤联合厄洛替尼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厄洛替尼治疗,对照组仅服用厄洛替尼。观察并比较两组实体瘤疗效及基于中医证候评分的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实体瘤疗效和基于气阴两虚证积分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略有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汤联合厄洛替尼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实体瘤疗效,减轻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药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obacter pylofi,Hp)阳性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1例Hp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20例,予西替利嗪口服;联合组20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2周抗Hp四联药物;序贯组21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2周抗Hp四联药物后以序贯中药口服,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3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水平的变化及Hp转阴率。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和联合组;3组治疗后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序贯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联合组和西药组(P<0.05)。3组治疗后Hp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序贯组Hp转阴率为最高。结论 抗组胺药联合抗Hp四联药物后序贯中药治疗伴有Hp感染的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醋剂联合蜂王浆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脱落1例)。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药醋剂联合蜂王浆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醋剂联合蜂王浆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观察组给予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和真菌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皮损面积、脱屑评分和总评分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荆皮癣湿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能有效控制、改善鳞屑角化型足癣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肩关节功能Melle评分量表及肩关节活动度评价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Melle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对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刀骨减压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予以骨减压联合消痹颗粒内服,对照组予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5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评分、WOMAC评分和SF-MPQ各维度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针刀骨减压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对照组患者口服蒲地蓝消炎片,疗程8周。每4周观察1次临床疗效,并按照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GAG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联合R-CHOP样方案治疗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消癌解毒方联合一线R-CHOP样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R-CHOP样方案,两组均化学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解毒方联合R-CHOP样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化肝煎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难治性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化肝煎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GERD-Q)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GERD-Q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GERD-Q积分减少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肝煎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难治性GERD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乌灵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治疗2个疗程,共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总积分。采用PSQI对两组停药4周后总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PSQI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PSQI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双针挂针疗法结合温和灸悬灸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急性期单纯使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双针挂针疗法,并辅以温和灸,对照组则不加用针刺治疗。两组各治疗7 d后,均改用常规针刺手法,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及治疗第21天面神经功能评分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基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21 d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7、21 d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使用双针挂针疗法结合温和灸的治疗方案,可恢复患侧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中药封包联合臭氧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2例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在中药封包外敷腰背部痛区的基础上,观察组予局部臭氧注射,对照组予局部神经阻滞,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并评估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3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中药封包联合臭氧局部注射可有效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且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七叶神安片组和艾司唑仑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以PSQI总分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艾司唑仑组临床疗效优于七叶神安片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七叶神安片组患者PSQI评分降低值显著小于艾司唑仑组(P<0.05);七叶神安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组(P<0.05)。结论 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均可有效治疗失眠症,艾司唑仑临床疗效更佳,有效性更高,而七叶神安片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平目汤治疗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病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2例40眼)、中药组(22例39眼),中药组予平目汤颗粒口服,针药结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联合远近配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突眼度、突眼临床有效率、眼部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突眼度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度降低程度显著大于中药组(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眼部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眼部症状积分降低程度大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除“面色晦暗”“自汗”外,其余各项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在降低眼球疼痛积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 平目汤联合针刺能更好地降低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的突眼度,改善其眼部症状,缓解眼球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