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妇科学术成就评析黄孝周(歙县中医院245200)关键词新安医学,妇科,学术成就新安妇科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资料可远溯于张果《医说》一书,其专设以“妇人”篇,收有妇科证治等凡31节。明清之际,专著较多,如徐春甫《妇科心镜》、吴谦《医宗金鉴...  相似文献   

2.
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篇,主治“妇人腹中诸疾痛”。笔者临床常运用于妇科诸患,获效均较显著。1经行浮肿田某,32岁,会计,1992年3月4日初诊。患者每值经期则面肢浮肿,伴少腹疼痛,经行不爽,色黑有块,经后旬余肿渐消尽,下次月经期肿复如故...  相似文献   

3.
妇人产后调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散见于中医妇科文献古籍中。产后调养在时间上应维持百日,在情志上要保持情志畅快,忌大喜大悲;在起居上新产后不可即卧,应紧闭阴户,远寒凉,不宜洗浴,百日内也需避风寒、勿过劳、不独宿,谨慎调护;在饮食上要清淡、温热,多食粥糜,忌冷硬油腻;在房事方面,百日内尤忌行房。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的民国时期妇科书籍存在4本漏载,分别为《女科要诀》《妇女病自疗新法》《最新实验求孕与避孕》《妇科学 婴科学》;5本藏书地、书名、人名、成书年份等记载错误,分别为《妇科病自疗新法》《续嗣珍宝》《中国胎生学》《闺房医库》《育嗣宝筏》;3本版本漏载,分别为《中西合纂妇科大全》7卷、《妇科易知》《妇人科》。  相似文献   

5.
“妇人以血为基本”,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现象与血关系密切,因血行不畅成瘀而引起的疑难性发热,治疗上可以化瘀为基本思路。整理古今文献,可见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治疗妇科发热性疾病的相关记载,且在化瘀基础上结合月经期胞宫虚实变化剧烈、产褥期气血大亏、围绝经期常伴崩漏的生理特点而有不同侧重,于临床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浅析妇科血瘀证梁文珍(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合肥230061)关键词:血瘀证;妇科杂病;病理;辨证;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271.1;R255.7血瘀证及对血瘀证的治疗,在妇科领域尤为历代医家所关注。因妇科疾病,究其症状,不外是血、症、痛、带四大主证...  相似文献   

7.
淤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对妇科尤为重要。妇女以血为本,举凡经、带、胎、产诸病,不论虚实寒热,最后均可导致气血淤结。唐容川说:“女子胞中之血,一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淤血。”故淤血阻滞为妇科最常见的发病机理。现就有关妇科的淤血证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妇科推拿萌芽于魏晋南北朝,该时期已有妇科按摩手法、膏摩治疗妇科疾病的记载。隋唐时期为妇科推拿的发展阶段,妇科大力推广膏摩法,采用膏摩美容、手法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宋金元为妇科推拿的兴盛阶段,妇科推拿类型增多,包括使用辅助工具、创新助产手法等。明清为妇科推拿的成熟阶段,该时期妇科保健推拿得以开展,妇科推拿手法日益丰富,形成较为成熟的妇科推拿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自唐宋以来,历代前贤论述产后之病,多责为虚,治倡温补。如孙思邈曾谓:“妇人产讫,五脏虚羸,惟得将补,不可转泻。”然笔者通过对《金匮要略》的学习,认为仲师对产后病的论治,有补有攻,既照顾产后体虚的特点,又不拘于产后禁忌,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堪为后学之典范。兹将其治法分述如下。 一、发汗解表 轻而扬之 汗法是一种具有发汗作用,以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常用方法。汗血同源,妇人新产,本已失血,故此法在产后不宜使用。然妇人产后,卫阳失固,邪气乘虚,感之最易,是以产后外感之证并不  相似文献   

10.
梁文珍教授是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诸多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妇人病,源于脏腑,累于气血,显于胞宫;脏腑之中,肾为根本,肝为躯干,脾为枝叶;气血之中,气多郁滞,血多瘀阻”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种子必先养精,调经必理气血;理血必疏肝气,疏肝必重怡志”的治疗思路,对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理论和教学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苑医院傅方珍老大夫,从事中医妇科四十余年,学验俱丰,尤擅长二妙丸应用,笔者曾亲聆傅老大夫教益,于妇科临床运用本方加减,效果满意。 二妙丸中黄柏滋肾清热,苍木醒脾舒筋。临床运用最早记载于《丹溪心法》,主治湿热下注的下肢痿软、足膝肿痛、下部湿疮等。胞宫位居下焦,妇科疾患多与胞宫有关,凡因下焦湿热所致的月经过多、月经先期、阴痒带下,症瘕,痛经、经前呕吐、产后恶露不净等,均可运用本方加味治之。  相似文献   

12.
补泻通涩法治疗乳糜尿二则彭玉叶(安徽省郎溪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42100)关键词:膏淋;乳糜尿;补泻通涩法乳糜尿属中医之“白浊”、“膏淋”,大致可分虚实两类。然虚实一体又为该症最常见的病机。笔者在治疗这类疾病中,常补泻通涩配合使用,以冀虚补实泄,寒通漏...  相似文献   

13.
王云铭主任医师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中医妇科,尤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治疗独具专长。兹将王师辨治症瘕的经验论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女子以血为主,肝主藏血;又女子之气善郁.肝主疏泄,郁则气血不能调达,于是诸症遂生。逍遥散中当归、白芍能养营血,益肝之体,血足体充则肝之气用而无滞。柴胡、薄荷疏肝气、散肝郁,助肝之用,气畅郁达则肝之血行而无阻。气血化源在脾胃,苓、术、煨姜能培木荣木,且可防有余之肝气戕克。甘草调和诸药。血充气畅,怫郁之气化为乌有,因而本方有“逍遥”之名。本方为妇科要剂,凡情志不畅、肝郁不达而致的经、带、产、乳以及疼痛诸症,用此方随证加减,每能收效。今介绍笔者临证治验,以资交流。 1.痛症如经前头痛、乳房胀痛、经行腹痛、妊娠腹痛、产后腹痛等,多责之于肝郁血淤使然。治疗以逍遥散合金铃子散为主,有  相似文献   

15.
对非公上市企业来讲,“故事”是投融资之源,不管是投资还是融资,都需要“故事”;“信誉”是投融资之本,资本市场信誉的含义一是企业信誉,二是个人信誉;“责任”是投融资之果,有“责任”之果,才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果。  相似文献   

16.
古有一妇人,丈夫外出数日不归。忽一日有人说:“菜园井里有一具死尸。”妇人惊慌地跑去一看就嚎啕大哭:“这是我丈夫!”随即报告官府。知府令妇人的邻居集合到井边,察看井里死尸是不是妇人的丈夫,大家都说井深没法辨认。知府说:“大家都没法辨认,为什么唯独这妇人一看就知道是她丈夫呢?”吩咐将妇人关押审问,果然是妇人与奸夫同谋杀死亲夫。此案中,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众人不能察看辨认井中死尸,而唯独妇人能一眼看出是她的丈夫,这种现象就是“超前反馈”,即在调查或讯问的过程中,在未向对方(或对象)有意识地输入具有某种特…  相似文献   

17.
当归芍药散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由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泽泻组成,有养血、和营、疏肝、健脾、利湿、止痛等作用。笔者常以本方加减用于妇科计划生育术后诸症,收效满意。现举三则如下。 一、置节育环后赤带 例1.袁某,30岁,营业员。1983年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抗凝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并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积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D、FIB水平和血瘀证积分、VTE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2例齿龈出血和2例大便带血,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9.
胞阻刍仪     
胞阻,中医妇科病名。首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其云:“……有妊娠下血,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意言胞阻指妊娠下血腹痛。而后世对此病有歧义。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云:“夫漏胞者……亦名胞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则云:“妊娠腹痛,名胞阻。“《女科综要》又云:“妊娠腹痛,又称胞阻、子痛……。”《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中则言:“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小腹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亦  相似文献   

20.
“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