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李业甫胸椎分段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常规推拿的基础上采用膝顶扩胸扳法,治疗组在常规推拿的基础上采用李业甫胸椎分段整复法。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McGill量表评分,并在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和显效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结论 李业甫胸椎分段整复法能够减轻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疼痛和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66例混合型颈椎病(颈痛、眩晕为主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手法推拿、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汤剂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cervical vertigo,ESCV)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眩晕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7、10、14 d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ESCV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10、14 d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7、10、14 d时,观察组ESCV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混合型颈椎病疼痛、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口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脾失健运型口臭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口臭、舌苔厚度、腹痛、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异常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症状总积分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小儿口臭症脾失健运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养阴活血祛风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将69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治疗组予以养阴活血祛风中药口服,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单个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症状、体征总积分及降低瘙痒面积、瘙痒持续时间、干燥、鳞屑、抓痕血痂积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养阴活血祛风法能有效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治疗后血浆CGR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浆CGRP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化结止痒方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结止痒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结止痒方治疗结节性痒疹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中药辨证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其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温针灸对CSA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Ⅰ、Ⅱ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8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芍倍注射液、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3 d,试验组肛门疼痛、便血、肛门坠胀、排尿困难、痔黏膜、痔核大小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除肛门疼痛、排尿困难积分外,试验组其他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局部硬结和排便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安全有效,尤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便血、肛门坠胀及排尿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中胆道镜联合序贯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胆道术后围手术期应用中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加常规术后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加服补中益气汤联合四逆散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术后T管胆汁引流量,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除舌淡苔白、脉弦细评分以外,观察组患者主症积分、其余次症积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从第5天开始,观察组胆汁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后序贯补中益气汤和四逆散加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肝郁脾虚型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对照组予以中药汤剂安慰剂口服。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降低,而治疗组显著升高,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及KP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刮痧联合疏肝行气中药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和乳汤3个月,观察组患者口服和乳汤并接受刮痧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超声观察乳腺的增生腺体厚度和增生肿块最大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乳房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增生肿块最大径、增生腺体厚度显著缩小(P<0.05),乳房疼痛VAS评分和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刮痧联合和乳汤内服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优于单纯和乳汤内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重症闭合性胸外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胸痛程度,通过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评价炎症程度,采用血气分析评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3、7、12天末,治疗组患者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外周血WBC计数、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提高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肺泡的通透性,改善肺组织的通气及换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观察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银翘散和三仁汤加减,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体温复常时间、病毒核酸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作为结局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体温复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10 d后病毒核酸转阴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体温复常时间,提高病毒核酸转阴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平目汤治疗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病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2例40眼)、中药组(22例39眼),中药组予平目汤颗粒口服,针药结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联合远近配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突眼度、突眼临床有效率、眼部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突眼度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度降低程度显著大于中药组(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眼部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眼部症状积分降低程度大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除“面色晦暗”“自汗”外,其余各项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在降低眼球疼痛积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 平目汤联合针刺能更好地降低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的突眼度,改善其眼部症状,缓解眼球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BS-D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腹泻、腹痛、口渴、小便短黄、肛门灼热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腹泻积分和总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F-12)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加味葛根芩连汤能改善IBS-D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抗凝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并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积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D、FIB水平和血瘀证积分、VTE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2例齿龈出血和2例大便带血,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结合化瘀通络灸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再接受通督调神针刺和化瘀通络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痰瘀阻络证积分、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计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脱落3、2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DHI评分、痰瘀阻络证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EPCs计数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DHI评分、痰瘀阻络证积分降低程度和EPCs计数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结合化瘀通络灸治疗PCIV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劣心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恶劣心境(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米氮平治疗),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分别观察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治疗第8周末,观察并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和西医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两组SDS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SDS和HAMD评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包括精神抑郁、胸胁作胀、胸闷心悸、脘痞纳呆、善太息、月经不调、脉弦细)总有效率及西医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恶劣心境(肝郁脾虚证)的疗效优于单用米氮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