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是物价改革。原苏联东欧各国中央集权是计划体制,造成了扭曲的价格体系。为了加速工业部门的发展,国家有意保持工业投入品特别是能源的低廉价格,原材料、能源和农副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通过扭曲的价格转移到工业部门,为工业的资金积累和高速增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工业品与农产品,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剪刀差日益扩大,农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生产中不计成本,浪费原材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大大高于西方。到80年代,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环境的严重退化和经济的停滞迫使人们实行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三种看法对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一、从整体来看,东欧各国从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得到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苏联。二、与第一种看法正好相反,认为苏联在经济上压迫和剥削东欧各国,苏联通过同东欧各国的贸易,得到了比东欧各国更大的经济利益。三、在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苏联和东欧享受着平等的经济利益。这种看法主要存在于东欧各国的经济学家中间。他们以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国家分工贸易理论为根据。  相似文献   

3.
东欧的困境     
东欧骤变,政权更迭,东欧各国纷纷选择走政治上多元化和西方议会制;经济上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并不如东欧各国朝野上下所预期的那样迅速收效。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似乎只要改变政权性质,宣布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西方经援就会源源不断而来,经济马上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马上会改观。其实,即使像西欧、北美那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才有今天那样的局面。而且,东欧又有两个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1.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集中管理经济向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东欧的前景     
东欧政治的现实和前景复杂、多变,因而很难进行预测。但是通过东欧各国同西欧和苏联关系的发展、通过这些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进程,以及东欧各国相互关系的变化,这一问题将明确起来。虽然很难从个别和总体上指出上述每一个因素的意义,但是目前我们就可以确定出,在这些诸多因素中哪些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东欧各国十分重视吸引外资,重视外国独资和合资企业在发展本国经济中的作用。为吸引外资各国都努力创造各种政治、组织、经济和法律条件,以便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但目前从总的情况看,对外国投资者来说,在东欧投资既有明显的机会,也有相当的风险。下面分别叙述一下东欧各国吸收外资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1995年9月2日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卢卡申科在高尔基市举行的白俄罗斯农学院成立155周年纪念大会上宣布,白俄罗斯将建设“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目标。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新统治者葬送社会主义制度的今天,白俄罗斯总统宣布社会主义是主要的社会准则和经济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他说:“我们不准备照搬别人的社会主义模式,我们的社会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和自己对未来的看法。”他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就是要对人实行高水平的社会保护、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鼓励人们进行劳动、没有短缺和排队现象。白俄罗斯正是要选择这样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市场经济法则不是自发地起作用,而是在  相似文献   

7.
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发展低碳经济与绿色革命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绿色革命则是指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环境,与环境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 目前,中韩经贸关系中存在四个严重的问题。 中韩经贸关系中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互补性是有双重的特定的含义的,它是指双边间不可替代的结构性的需求,自己国家短期内无法实现自给的需求以及必须在这个国家获得的需求,除去这三种情况,其它都还是正常的贸易交往。我们总说韩国需要我们的能源。韩国确实能源短缺,但它如果需要中国的煤的话,相比较还可以采购澳大利亚的煤;如果需要天然气的话,还可以自己开发。  相似文献   

9.
东欧各国政府目前的经济目标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西方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从中央集中控制的计划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以使陷于困境的东欧经济起死回生,就好象要把煮熟的鱼还原成活鱼一样困难。捷财政部长克劳斯也说,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就象把炒鸡蛋变成生鸡蛋那样困难。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物价放开后所造成的价格冲击。能不能顺利地克服通货膨胀,是关系到东欧各国能不能顺利地转向市场经济的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来,苏联东欧各国愈来愈重视与西方合资企业在发展本国经济中的作用,将之视为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与生产工艺、管理知识,扩大出口创汇的手段之一。但总的而言,合资企业在苏联东欧各国内的进展远远低于人们曾经期待的水平。究其原因,各国合资企业法规定过严限制太多固然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而根本的障碍,却在于苏东各国的经济体制本身以及现行的经互会外贸与结算机制。在此背景下的苏东各国合资企业的发展前景,将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匈牙利剧变后的经济转轨在东欧各国中是较为顺利的,经过5年多的经济所有制转变,目前匈牙利已基本上摆脱了剧变初期的无序状态,经济开始回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人数都有所下降。毫无疑问,经济转轨的成就离不开匈牙利剧变前长达21年经济改革所打下的基础和积累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和东欧各国在转型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经历了诸如物价飞升、通货膨胀,国有资产在私有化过程中严重流失,投资受阻、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经济金融领域面临危机和人民生活水平急剧恶化的状况。俄罗斯近期尤其是普京执政后对现有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经济开始复苏,并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社会经济领域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改革,鉴于东欧和俄罗斯在转型中的经验教训,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健全监管机制,防止为盲目追求效率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转变政府职能,从行政改革方面对经济发展进行有力的配合。优化产业结构以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整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地区和城乡的差距给予政策上的关注。开放外汇市场进程中稳中求进,防止金融动荡引发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3.
东亚金融危机和韩中两国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1992年8月24日韩国和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这给两国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最近随着两国首脑的会谈,两国达成了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加深了两国间的友谊。 最近,东亚地区遭受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外汇短缺。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危机和外汇短缺也影响到了韩国,使韩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为了防止再次发生这种金融危机和外汇短缺现象,我们有必要分析亚洲地区外汇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并摸索出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方案。韩国对金融危机和外汇短缺所分析出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可以认为是为此次危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此文将说明东亚的经济危机和外汇短缺的原因,其次讨论韩国外汇短缺的原因和特点;再次分析韩国对此次危机和外汇短缺所采取的措施,在实行该措施时所遇到的问题等;最后强调了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作者论述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方向,尤其是对在稳定外汇市场,保证国际社会的经济流通方面。  相似文献   

14.
1983年是东欧各国经济趋于好转的一年。经过几年的调整,各国正在逐步适应已变化的国内外条件,虽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但与前几年相比,连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停滞的恶化局面基本控制,并出现不同程度回升的趋势。保加利亚目前,保加利亚是东欧唯一实现本五年计划指标的国家,也是近3年(1981~1983年)东欧各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过去3年里,保加利亚的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4.6%,工业总产值为5.1%,农业为3.1%。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每年增长9%,化学和橡胶工业增长9.1%,电的生产增长6.6%。  相似文献   

15.
进入九十年代,伴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东欧各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除去前南斯拉夫地区由于战乱而使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以外,其他各国的通货膨胀均与经济转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页1期l政治一个美国记者的访苏报道 经济经互会国家经济合作方面的三 个趋向经互会东欧国家的能源问题国际经济合作银行简介保加利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简 介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一九八二年经互会对外贸易综 述经互会国家1986~1990年计划 的协调一九八三年东欧各国的经济形 势安德罗波夫政权和苏联经济展 望安德罗波夫上台以后苏联经济 的·间题和趋势苏联的劳动力资源波兰经济困难中的一些主要因 素变化中的东欧科学技术政策苏联住宅建设的形式和组织管 理经互会欧洲成员国人民福利的 改善情况)新技术革命与苏联的科技政策苏联科技革命的影…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希特勒法西斯的侵略,使东欧许多国家的城市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华沙、柏林、索非亚、布加勒斯特、布拉格以及贝尔格莱德等大城市无一幸免。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灾难。1945年,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东欧各国人民带来了和平的生活。但是,当时各国面临的困难也是十分严重的,波兰有85%的建筑在战火中被焚毁,  相似文献   

18.
对外经贸体制是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匈牙利是个小国,能源短缺,将近一半国民收入来自外贸。国内经济对于国际市场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匈牙利对外经贸的政策在发展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今年以来,这个国家实行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对外经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同时也是资源消费大国。作为一个本身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度,日本是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克服了能源短缺的问题?又是如何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将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到最低限度的?围绕上述问题,探讨日本在城市能源利用方面的节能措施以及对新能源在环保领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梳理了在京都会议后,日本的节能环保技术、理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解决在新常态下,在推动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能源以及环境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东欧各国经济普遍走进死胡同。东西方经济现实比较产生的反差,以及东欧各国百姓对仍在运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抵触情绪,使执政者手足无措。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执掌苏联首把金交椅,掀起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反思运动,为一向瞻苏联人马首的东欧人能够按照本国的国情而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事,打开了久已封闭的闸门。在此情况下,一直处在非法和地下状态的团结工会在波兰执掌了政权。随之,其他东欧国家也发生了社会制度的根本演变。而且,所有东欧国家都在本国推行了市场经济和私有化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