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一把手"的腐败主要来自权力腐败,从权力运行角度来预防"一把手"腐败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治本之措。因此,只有提高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化水平,有效协调、控制、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形成从权力授受行为的规范,到权力行使行为的分解,再到权力执行结果的控制这一系列权力制约环节,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一把手"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2.
梁丁 《廉政瞭望》2009,(1):38-38
关于权力,有很多“经典”的话,譬如“权力是一剂春药”,它意味着,即使再萎缩不堪的人,只要掌握了权力,就可能枯木逢春。还有“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个“绝对”是个可怕的词语,任何东西,只要“绝对”了,它就能够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同样,它也具备了践踏一切的冲动,“腐败”其实只是它附加的收益,绝对权力者最本质的;中动是维护这种“绝对”。  相似文献   

3.
腐败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并且总是同公共权力密切相关。应当对权力、权力腐败、权力制约等基本概念进行厘清与准确界说。权力腐败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必须找准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问题研究的着力点。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轨道上惩治权力腐败问题,通过加强社会监督和民主政治建设制约权力腐败,以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提升廉政领导力,从而深化和拓宽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18):57-57
领导“一元化”。表面上竭力推崇“党的一元化领导”“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实际所谋求的是个人的绝对权力和绝对领导——“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A·达尔曾说过:“权力可以用来取得声望、尊敬、安全、友情、财富和许多别的价值。”哈罗德·拉斯韦尔也把权力视为“本身具有的价值,是达到其他价值,包括财富与尊敬的基础。”在政治科学术语中,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和特殊影响力,具有可带来超额利益的特殊品质。而公共权力则被认为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由公众所赋予和认同,并能够维护公共利益的权力。在现实生活中,公共资源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的拥有者就有可能通过运用手中权力而达到私人目的.获得私人利益,反过来侵害了公共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权力腐败?笔者认为,公共权力“期权化”是腐败的最新形式,具有隐秘性和错时性,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防止和反对腐败一直是我党常抓不懈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虽然我党一直高度重视,但腐败现象仍屡禁不止,主要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在机制体制上存在着问题。腐败的产生,主要是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导致权力失控。要防止腐败必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本文主要从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和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权力监督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消除村"两委"分设模式中的矛盾冲突和村级权力结构不稳问题,当前全国多数省份正在或者已经推行村"两委"书记主任"一肩挑"模式。"一肩挑"者总揽村"两委"决策、执行和部分监督权力。在这一高度集中的权力结构中,由于组织内部缺乏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以及村庄派系、村民"搭便车"、"依持-庇护"等因素对监督体系的影响,包括上级监督在内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和党员村民问责回应等监督能力不足。因此必须建立村"一肩挑"决策过程中外部权力的嵌入机制,做实村民监督委员会,创新农村发展项目监督特派小组机制,加强党员村民的民主素质教育,完善村民委员会和农村党支部委员会的选举制度,进一步提高村"一肩挑"权力监督体系的总体效能。  相似文献   

8.
“吃”与“骂”:透视日常权力变迁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权力就是日常生活权力.就利益关系而言,日常生活世界也是一个权力结构,一个处于历史变迁过程中的权力结构.“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权力结构变迁中的一种现象.它表征着30余年来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深刻变迁及其内在发展逻辑.历史地辩证地透视这一典型现象,揭示“吃”与“骂”的背后内蕴的必然性、历史普遍性及其社会进步性,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建构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4,(6):9-10
国务院日前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专家认为.这是中央政府首次“晒”出权力清单、亮出“权力家底”,更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摸清底数,锁定改革目标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权力”一词虽然熟悉,但又很抽象。专家表示,其实,行政审批就是政府部门权力的直接体现,而此次国务院各部门公开这个目录,就是要把中央政府的权力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在阳光下“晒一晒”。  相似文献   

10.
不道德论是目前对灌输论最普遍的质疑,其立论依据是所谓的无灌输道德教育论,它主张国家对道德中立教育中立,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因而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必须反对任何向不道德论立场退缩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班子内部权力运行监督是保障权力有序运行,防止权力滥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反腐败斗争日益深入的情况下,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必须抓住权力运行监督这个关键,将关口前移,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  相似文献   

12.
李桂荣 《求实》2016,(5):16-24
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构筑合理有效的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是防治腐败的核心问题。明确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的价值目标,聚焦目前我国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问题,探索构筑权力运行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有效机制的路径,对于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腐败问题可能导致"亡党亡国",提出"建设廉洁政治"。习近平接任总书记后,也多次强调要对腐败保持警醒,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腐败的根源是深扎于人性中的趋利性和权力欲。权力,指的是一种控制力和影响力,强调对社会资源和他人行为的支配力。"权力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不同生活领域的权力现象分别被称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和宗教权力"。宗教权力在古代和中世纪显赫一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成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宠儿,唯有社会权力,被关注得较少。按照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手握重权的“一把手”腐败占有相当比例,权力过于集中成“一把手”腐败重要因素。如何规制“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如何给副职分权?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软权力”论与国家崛起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权力和硬权力都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硬权力,软权力有其相应的构成要素及特性。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如果一国过分重"硬"而轻"软",不仅会损害本国的国家利益、危及对外政策目标,最终不利于国家崛起,国家的成功崛起依赖于软、硬权力之合力。  相似文献   

16.
各地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绝对权力》中的男主人公之一——高州市委书记齐全盛,为树立个人的权威,欣欣然以“一言堂堂主”自居,在领导班子中大行“绝对权力”,搞“一言堂”、“家长制”,班子成员唯其命是从,不敢说一个“不”字,以至于他不到场,原定召开的党政联席会议也无法进行。其实,“齐全盛”并不完全是个“艺术形象”,现实中热衷于“绝对权力”者大有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便是一例。马某人曾经趾高气扬地说:“我是一把手,我就有绝对的权力,我想提拔谁还提拔不了吗?”正因为他有“绝对  相似文献   

17.
“郡县治则天下安”。关注基层执政能力建设,必然关注县委权力运行,关注县委书记的权力运行。 2009年3月,中央纪委、中组部确定了一批全国规范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日前。中央纪委到试点地进行调研、评估,进一步深化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背离公共权力的授权目标,违反公共权力的使用规范,牺牲公共利益来谋取少数人利益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导致了腐败的产生。因此。治理腐败的关键在于有效的防止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就我国而言,应从廉政教育、薪酬制度·、监督机制、法制建设等四方面着手,从而使公共权力拥有者不想、不必、不能、不敢通过公共权力泛化去腐败,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交往权力是哈贝马斯在建构审议民主理论过程中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因其非实体性而与行政权力等政治权力相区别,在理论上被哈贝马斯赋予既能实现民主、又可体现法治的政治意蕴,在实践中则被赋予解决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合法性危机的政治功用。同样,由于交往权力的非实体性,导致其政治功用的实现取决于其他因素而非它自身。  相似文献   

20.
沈义  彭静 《共产党人》2009,(17):47-49
重庆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唐文峰(正厅级)是牌桌上的“庄家”,大小通吃;他更是权力的“庄家”,主政10年大“赌”特“赌”,结果却“赌输”了,而且“输”得很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