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广西与东盟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广西迅速融入东盟经济环境之中.新的经济环境给广西汽车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广西汽车企业应该变革传统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新的东盟经济环境的以人为本的基于知识资源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邓群 《传承》2010,(24):4-6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广西应当把握好这一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广西区位优势,加强广西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突破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发展广西文化产业,全力打造东盟自贸区的企业文化,推动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日广西》2007,(21):10-15
近年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这些平台,广西在时接东盟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东盟的贸易增速加快,也使广西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广西的区位优势得到东盟企业的关注,广西的平台作用得到东盟国家的认同,而广西的市场与商机同样也成为一个香饽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这些投资者不仅来自国内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和港澳地区,也来自东盟10国和欧美日韩,广西已将自身发展形成一个雪核,在滚动中积累着资本能量,随着发展的加快,最终形成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雪球效应。在中国和东盟10国的共同孕育下,中国-东盟博览舍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就像一个成熟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对广西来说,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让广西随着博览会带来的机遇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广西在东盟国家中的影响更加深入,广西对外开放的步代将更加坚定从容。  相似文献   

4.
正【方向】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形成新动能,以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为契机,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广西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加强数字广西顶层设计,推动广西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加快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和"广西云"。【实践】发展数字经济畅通"信息丝路"5月28日,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发挥好中国-东盟信  相似文献   

5.
高歌 《当代广西》2010,(3):25-26
2009年岁末,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做了明确的部署,将广西定位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意见》赋予了广西发展新使命,是广西近年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随着今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广西应加快开展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必须 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重塑。本文首先对新经济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了新经济的特 点及其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挑战,最后推论出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建立知识管理模式,并提 出了建立知识管理模式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清 《当代广西》2005,(7):22-23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是广西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机遇,更是一种期望,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带着这种期望、责任和使命,最近,自治区主席陆兵率团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三国进行了访问。宣传广西,推介中国-东盟博览会与马来西亚、印尼、越南三国政界和工商界人士广泛接触,拜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宣传广西,推介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此次广西代表团出访的一个重要内容。在3月30日至4月14日为期16天的访问中,陆兵主席向三国政要和客商通报了广西代表团访问的目的和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情况,介绍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所具有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并邀请三国政界、工商界人士参加今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南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陆兵说,广西处于连接中国与东盟市场的交汇处,是中国商品和东盟商品双向流通的重要通道;广西与东盟三国各自比较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加强相互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前景广阔。希望东盟各国政界、工商企业界人士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积极参会参展,加强与广西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广泛的接触,真诚的拜访,详细介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广西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加深了友谊,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整个亚洲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有更多的马来西亚企业以及客商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通过这个  相似文献   

8.
事实说明。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以来,广西正以前所未有的动力倾身投入全球化浪潮和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并在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中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广西虽然是一个后发展地区,但广西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的实践,这对于广西来说,为发展赢得了更高的视野和更广阔的空间;而对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而言,广西无疑具有特别的角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将把广西经济推上一个持续增长的快车道,为广西稳固地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提供无法估量的动力。如何借“南博会”契机打造好五大合作平台?五大合作平台对广西经济发展前景的影响如何?笔者有如下五点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今日广西》2010,(3):21-22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在2010年1月1日建成后,我国对外经济随之进入一个新时期,同时,也给广西提供新的思考空间和发展前景。给广西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1 广西将成为自贸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广西建设自贸区的物流、会展、金融等中心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1.
袁明 《当代广西》2006,(21):55-56
随着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新格局的构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广西逐渐成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经贸和科技往来的大通道,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金融运行健康平稳,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但是,征信体系建设仍然是目前广西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快广西征信体系建设,培育广西现代信用文化,对促进广西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一、完善的征信体系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和金融稳定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商品流转、资金融通都离不开信用。如果社会信…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4,(2):8-8
正改革不止步创新无止境近年来,广西的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印象·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文化品牌或企业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提升广西软实力的重要力量。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来宾市荣获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为了使广西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广西以世界视野和战略眼光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协议,双方将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为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开辟了新的局面。2003年10月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参加与东盟10国举行的第七次首脑会议上提出,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这给广西对外开放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4.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10,(18):48-48
营销创新已成为广西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营销创新,广西企业能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有效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东盟市场占有率,在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机遇中“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评价了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格局中的前沿和枢纽地位,认为广西沿海发展应该成为新的一极,开展泛北部湾合作大有文章可作,前景广阔,使得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发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加以考虑。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所展现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为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是中国与东盟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窗口”和“桥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已经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列为西部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图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总体规划模型。/图文封面点…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2,(15):17-17
2006年以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共识不断扩大,务实合作成效显著。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由2006年的1608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29亿美元,年均增长17.7%。2011年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了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年均增长40.9%,东盟是广西跨境投资的重点地区,也是广西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何绍红  马瑞  赖燕 《传承》2011,(29):70-71,79
建立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是进一步解放广西北部湾地区企业生产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分析东盟文化和北部湾文化的特点和耦合是构建北部湾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应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在北部湾企业文化中融入东盟元素,提升企业文化的水平和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8.
谭娟 《当代广西》2004,(22):28-29
自2002年11月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决定在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后,有关如何开拓中国-东盟市场的问题一直深受世人瞩目。广西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开拓东盟市场较之其它省市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及贸易的比较优势。依托广西独特的优势,广西开拓东盟大市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依托海陆空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作为中国和东盟双向进入的桥头堡和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广西确有成为中国与东南亚经济技术合作和物流中心的潜力和基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对接,经由广西的商品和人员运输量  相似文献   

19.
韦宝毅 《传承》2006,(9):31-32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对于广西来说,全区上下千方百计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全力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的建设。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又沿边的省区,在以深入开展的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广西面临着发展区域合作的新的历史性机遇。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实施以开发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加强与“泛珠三角”各方、各省区及东盟各国的全面经济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M”型战略的提出,又推进了广西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盛会第十年。这一年,也恰逢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见证了中国-东盟合作10+1>1的无穷力量,为双方长远合作搭建起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紧密结合的广阔平台。无论是置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的战略里审视,还是放在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审视,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与合作的"助推器",都将载入史册。在广西加快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进程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不仅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多领域交流合作,更进一步带动广西的全方位开放,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和前沿的地位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