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芯竹 《今日民族》2021,(11):45-48
阿昌族人的家国情怀 今日民族:您是梁河县曩(nǎng)宋阿昌族乡人,自幼耳濡目染,请简单介绍一下阿昌族的历史人文. 曹先强:阿昌族古称"峨昌",是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也是人口较少民族.在云南,阿昌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芒市、盈江县,保山市腾冲市、龙陵县和大理州云龙县等地.居住在不同地区的阿昌族有不同的自称,如"峨昌""阿昌"等,1953年,国家根据阿昌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阿昌族.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峨昌(阿昌)与中央王朝及周边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莉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4):162-170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通过土司制度与峨昌(阿昌)民族上层建立起政治隶属关系,峨昌(阿昌)土司倾心归附,发挥了重要的凝聚作用;在统一的政治前提下,中央王朝与峨昌(阿昌)土司之间的关系得到加强,部分峨昌(阿昌)与内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出现一体化趋势。异族土司统治下,受汉族、傣族等强势文化影响,峨昌(阿昌)族体进一步向着同源异流的方向发生分化,部分发展为阿昌族,其他发展为景颇族中的载瓦、喇期等支系和彝族支系莨峨人。在民间,峨昌(阿昌)与其他民族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各民族间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阿昌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保存了无数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户撒刀”又称“阿昌刀”,是云南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阿昌族打制的刀具,是阿昌族著名的传统手工业冶铁工艺品,也是阿昌族引以为荣的物质文化瑰宝之一。陇川户撒阿昌族乡,因包括原户撒、腊撒两个土司的辖地,历来被称之为“户腊撒”。这里是全国阿昌族最集中的地区,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阿昌族,这里阿昌族打制的各式刀具,如:黑长刀、花钢刀、腰刀、背刀、藏刀等等,历史悠久,早已驰名中外。户撒刀其渊源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沐英率军屯戎户撒、腊撒时,…  相似文献   

4.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户撒乡,是一个以阿昌族为主体的民族乡,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被国家文化部评为“民间艺术之乡”,有“神话之乡”和“宝刀之乡”美誉。户撒生产的“户撒刀”,是中国三大名刀之一,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已有600多年。户撒刀又称“阿昌刀”,因多产于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腊撒地区而得名。户撒刀品种、款式纷繁众多,工艺独特,质地精良,  相似文献   

5.
阿昌族是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但却有着足以立足于中国乃至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标志的“窝罗”节及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作为民族“品牌”的“阿昌刀”,作为新兴的民族经济希望之星而冉冉升起的“水稻王”豪安公与阿昌族茶园等等,无一不浸润着阿昌人世世代代的血汗与智慧。  相似文献   

6.
3月17日下午,300多位在昆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阿昌族同胞以及多年研究阿昌族文化的专家学者,欢聚在云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欢庆第21届阿昌族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  相似文献   

7.
柳五三 《创造》2002,(3):29-30
陇川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云南省通向缅甸以及东南亚的重要通道,这里美丽富饶,素有鱼米之乡、孔雀之乡的美誉;著名的阿昌族“户撒刀”、景颇族“绿叶宴”均出自这里。  相似文献   

8.
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位于德宏州陇川县西北部,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327人,其中阿昌族1293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5%。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省、州、县各级民委的关心支持,户撒乡保平、芒炳、腊撒、项姐等10个阿昌族聚居村委会被列入《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9.
正新华乡是保山市腾冲市阿昌族聚居最多的乡,有阿昌族2246人。阿昌族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9555人。初夏,驱车走进新华乡新山社区阿昌山寨坝角村,在绿树翠竹掩映下,美丽的村庄道路干净整洁,阿昌族特色村寨屋舍俨然,在文化活动中心,妇女照看着玩耍的孩童,老人们则闲适地喝茶聊天。  相似文献   

10.
袁焱 《思想战线》2012,38(4):129-130
阿昌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由于受文化影响而导致族群分化,进而引发语言变迁的情况具有典型性,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语言问题。一、阿昌族的族群分化据史籍记载,阿昌族的先民经过多次迁移,大约在13世纪定居于今天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缅甸的北部地区。境内阿昌族人口约3万人,聚居在陇川、梁河、潞西和盈江。由于居住地域的原因以及民族关系的变化,早期阿昌族都受到傣族影响,后来梁河和潞西的阿昌族又受到汉族影响,而盈江阿昌族近年来受影响于景颇族。陇川阿昌族受傣族影响,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梁河、潞西地理位置紧靠云南汉文化较发达的腾冲县及龙陵县。到了近代,特别  相似文献   

11.
文叔封许与许国的世次迁徙张彦甫“许”,周代国名,美姓,男爵,与齐同祖。周武王时封四岳之苗裔文叔科许,称许国。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故许遗址在今许昌市东1。八公里处的许昌县张盘乡盆李村,由故许遗址偏东北七点五公里处,就是部陵县境的许由村、许由监、许由...  相似文献   

12.
炎黄文化●在濮阳●的历史地位黄泽岭远古时期,以黄河中下游两岸的黄土丘陵地带生存条件最为优越,加上濮阳地处咽喉要道,东西南北各部落辗转迁徙在此交会,人们逐渐认识到此地为天下之“中”,谁能占据中原濮阳,谁就能统一四方。于是各部落在这一带展开了异常激烈的争...  相似文献   

13.
段玥婷 《今日民族》2008,(12):26-31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地处古哀牢地中心,傣语称“勐撒”,缅语称“万莫达”,历来被誉为祖国西南边陲的宝刀之乡、神话之乡、歌舞之乡和艺术之乡。从明清时起,这里的阿昌族、汉族、傈僳族、傣族、景颇族等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融合,族际社会特征明显。而在多种少数民族中,生活着户撒独有的一个汉族亚族群,户撒阿昌族将其称为“布董嘎”,俗称“大包头人”,在民族识别中归为汉族。  相似文献   

14.
张步胜 《群众》2022,(6):12-13
<正>盐城位于黄海之滨,由古长江和古黄河共同交汇形成。这里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滩涂,有着最独特的辐射沙脊群,有着西太平洋最原始的滨海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中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也是世界八大候鸟迁徙带的重要通道。盐城黄海湿地是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成员、“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成员、“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成员、“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汉傣之间:阿昌族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昌族从明清以来就深受周围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族和傣族文化的影响,其社会发展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的结果。从地理位置来看,阿昌族正好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因此与周边的汉族和傣族之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有婚姻关系的存在。在族群认同的过程中阿昌族容纳了汉、傣等民族的新鲜血液,形成了典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清晨,太阳还没从滇池"露出"头来,俸昌泽便拾掇起寨子,准备迎接游客的到来。俸昌泽说,阿昌族村是云南民族村入口的第一个寨子,不早点准备好打开寨门,等游客进入后,就忙不过来了。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地处昆明市区的南部,紧邻高原明珠滇池,占地面积1270余亩,  相似文献   

17.
吴学忠 《今日民族》2005,(10):40-41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扑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布朗族的自称和他称很多,住在勐海一带的自称“布朗”,住在镇康一带的自称“乌”,在澜沧一带的自称“翁拱”,住在双江、云县、墨江一带的自称“阿娃”等;汉族和其他民族通称他们为“濮满”或“濮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愿,统一称为“布朗族”。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云南省澜沧江和怒江一带是布朗族聚居地之一,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生活着67…  相似文献   

18.
苏贞昌,台湾著名的政治人物,号称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曾担任过民进党主席,先后担任台北县长、“总统府秘书长”、“行政院长”等。由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和不断参加选举,苏贞昌对自己家族在祖国大陆的祖居地,从来都是讳莫如深。但是,水有源树有根,苏贞昌家族从祖国大陆迁徙到台湾的历史过程是可以勾画出一个大概来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秦在远古时代,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以赢(马的前身)为图腾、生活在齐鲁之间的东方部族。柏翳(即伯益)是该部族受领封地后第一个祖先。他是“少昊(东夷)之后”,而不是“颛项(华夏)之苗裔”。后来赢姓子孙分衍为许多国氏,分布于江淮一带,秦氏是诸国之一。由于政治上的兴亡变易,到殷末周初,赢秦人被迫向西迁徙,与西戎杂处,逐步发展成为赢姓秦国。这与过去一般史籍所述:赢秦人从来是陕甘一带的土著部族,是不相同的。 本文为作者所著《秦史稿》的一章,原文约23,000字,本刊发表时作了一些删节。  相似文献   

20.
1990年《贵州民族研究》第4期发表《浅谈仡伶与侗水语支诸民族的关系》(简称《浅谈》)说:“明代史籍记载,‘峒(洞、侗)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沅州、靖州和贵州黎平、镇远、思州、石阡、思南、铜仁等府及广西怀远县一带。同时,向北发展到今湖北来凤、咸丰,向南分散到今广西之靖西和苍梧等地”。又说:“伶人和伶人的起源地及伶人的迁徙活动,明代及以后的史籍记载较详细”。认为黎平、广右、龙胜、融具、怀远,是其民迁徙的起源地区。“大约在明代中期,有一批伶人和一部分侗人沿都江、浔江、融江、柳江而下迁徙,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