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傣族历史上曾运用过五种文字,即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和新平傣文。西双版纳傣文一般称为傣泐文。关于傣泐文产生的年代,历史上无准确记载。张公瑾教授在《傣族文化研究》一书中曾谈到:傣语中干支的名称基本上保留了汉语上古音秦汉音的特点,由此证明早在汉代时期,傣族先民就已吸收了汉族的干支纪时法。这一点也同时证明,汉代以前傣族先民已经使用自己的文字,因为采用干支纪时需要有一个换算过程,如果没有文字,这个换算过程是无法进行的。傣文古籍《阿卡拉  相似文献   

2.
勤奋耕耘立意创新──评《泐史研究》周芳《泐史》是记载西双版纳傣族历史的史书,历来被研究傣族史的学者所重视。迄今为止,泽为汉文的各种《泐史》版本已有十五种之多。汉文史籍中关于西双版纳傣族历史的记载不多,因此,李拂一先生在48年前编译的《泐史》显得尤为珍...  相似文献   

3.
我国傣族神话叙事长诗《兰嘎西贺》与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以下《兰嘎西贺》简称《兰》诗,《罗摩衍那》简称《罗》诗)的关系,早已议论纷坛。有的认为《兰》诗是从《罗》诗蜕变来的;有的认为《兰》诗是《罗》诗的傣文译本;有的认为《兰》诗是土生土长的傣族文学。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现《兰》诗已经出版,我们因参与整理这部著名的傣族长诗,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想以此文谈谈我们的看法,求教于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4.
陈岩西 《今日民族》2012,(12):47-48
傣族语言(口语)由来已久,傣文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源于古印度字母系统的一种拼音文字.傣文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傣语文是傣族人民思想表达、信息传播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傣语文承载着丰富的傣族文化,本身也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室在发掘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一部重要的傣族古籍文献——《巴塔麻嘎捧尚罗》。这是一部创世史诗性质的巨著,州民委已于一九八七年上半年将这部史诗的汉译本编印成内部资料,引起了社会上和民间文学界的重视。可以说,它是我们开  相似文献   

6.
傣族的古代历史,或者说傣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何时开始,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有的学者主张从后汉掸国写起,有的不同意这个意见。笔者同意前一说法。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汉晋时期称之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掸从单音,本读如“胆”,再转译作“擅”。《后汉书·本纪》李贤注:掸者擅,《东观记》作“擅”,掸擅一音之转。近代傣族有傣泐(音le)、傣那、傣雅、傣绷等自称。掸,源于  相似文献   

7.
打造贝叶文化品牌提升西双版纳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香宰 《今日民族》2005,(10):60-61
贝叶文化,是人们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称谓,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贝叶文化”经本,包括叶质形和纸质形的两种。叶质形的傣语称为“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树叶片上而成。纸质形的傣语称“坦嘎兰沙”。大量的佛教故事、佛教经典、傣族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记载在《贝叶经》里,而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歌谣、情诗、谚语、俗语、格言、谜语以及法律法规、天文、历法、医药、伦理道德等都是传抄在《绵纸经》书里。由于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具有相同的族源(百越族…  相似文献   

8.
在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文化中,以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最为瞩目,它不仅是各民族外观上的显著标志和各民族生活习俗及审美观的体现,更是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里程碑。无论在学术上、艺术上都有其研究价值。傣族在云南是一个较大的民族,大多生活在云南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居住在元江的傣族按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自称,主要有“傣雅”、“傣仲”、“傣卡”、“傣掌”、“黑傣”等。各支系的服饰婀娜多姿,各具特色。下面主要介绍妇女的服饰。傣雅:元江傣雅,主要居住在大水平乡和东峨乡。傣雅妇女的服饰为:上衣两件,一件贴身内衣和一件无…  相似文献   

9.
杜晶 《今日民族》2010,(9):42-45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支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和平坝地区。  相似文献   

10.
德宏古傣文有近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傣族人民对它十分珍视,因为它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们今天来研究它,不仅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德宏古傣文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傣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感受这一优秀文化所带来的魅力,更为紧要的是让人们来学习、珍惜、传承和弘扬并深刻领会这一文化所蕴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春 《今日民族》2011,(2):38-40
临沧市临翔区,西汉时为哀牢地,傣族先民和布朗族先民世居于此。傣族先民在当地政治经济发展中较具优势,在改土归流前20任土司中,傣族沿袭18任,历时300余年。临翔区傣族称“旱傣”,据史书记载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图书是文字的载体,文字是图书的先导。因此,研究云南图书出版的历史时,会接触有关文字方面的问题。我就是在探索云南各民族图书出版历史方面的问题时接触傣文的。一接触傣文,我便发现:一方面,傣族语言、文字研究的先行者,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见地,为后来者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也发觉一些新涌现出来的研究人员,特别是傣族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尽管目前还不能对这些新的发现作出科学的结论,但至少可以说有了突破。这是难能可贵的。在此,我将探索傣族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3.
州市     
《创造》2009,(11):18-18
西双版纳:首个傣文网站 中国第一个傣文新闻网站——西双版纳傣文新闻网建成开通,在为国内外傣族同胞提供一个现代化交流平台的同时,也标志着长期以来依靠贝叶传承、口传笔录的傣文和傣族文化,在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征程中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云南历史上有两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一是元江东北部(内地民族区)的藏缅语族文化,以滇、西爨、南诏、大理文化为代表;一是元江西南部(边疆地区)越(傣族)、濮(孟高棉语诸民族)文化,而以傣文化为代表。傣族有今德宏的傣那和今西双版纳的傣泐两大支系,还有许多较小的支系。傣那地区于南诏西开寻传时,“革之以衣冠,化之以义礼”,特别是元、明多次征讨麓川,汉文化浸润日深,而“傣泐”地区僻在南疆,长期和内地处于隔绝状态,因而是保留我国古越人文化最多和受汉文化影响最少的地区。研究西双版纳傣泐的历史文化,不仅有助于追溯我国古代南方越文化的源流,而且对于了解中国南方越文化与东南亚掸泰文化的关系,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四川的傣族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地。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多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除云南以外,四川也是傣族人口较多的省份。据1990年的一次统计,四川的傣族人口约6000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会理、盐边等县和攀枝花市郊,与汉、彝、傈僳等民族杂居。四川的傣族在明朝洪武年间,云南景东傣族土司奉调来建昌(今西昌)参与平息元降将月鲁贴木儿叛乱后出现。叛乱平息后,这位土司就地改兵为民,婚娶耕种,并成为长官司、土千户、土百户。新中国成立以前,傣…  相似文献   

16.
中央编译局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中译本(全称《资本论(根据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翻译)》),在该书出版一百二十周年(1987年)之际,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件喜事。从此,我国不但有了根据世界通行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四版和法文版翻译的两种译本,现在又有了《资本论》的第三种译本,即根据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最初版本翻译的译本。这无疑为我们研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提供了更方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东、西方的一些民族中,曾产生过神奇的女儿国神话。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神话又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东方型女儿国神话,以我国汉文古籍所载的女儿国神话,以及日本女儿国神话为代表。西方型女儿国神话,则以希腊《亚马孙》女儿国神话最为典型。近年来,由于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对少数民族神话进行了深入发掘,过去鲜为人知的彝族《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傣族《椰林女儿国》等相继问世。前者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  相似文献   

18.
杨煜达 《思想战线》2002,28(2):139-140
何平教授的新著《从云南到阿萨姆———傣—泰民族历史再考与重构》最近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认真通读之后 ,感到作者对问题提出之尖锐 ,史料考证之周密 ,分析思辨之严谨 ,都让人耳目一新。现今分布在东至越南北部、西到印度的阿萨姆邦 ,北到金沙江河谷、南到狭长的马来半岛的泰国泰人、老挝佬人、缅甸掸族、印度阿洪姆人以及中国的傣族等 ,都是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的古老族群 ,现国际学术界对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 ,何平教授将之称为“傣—泰民族”。对傣—泰民族的族源和历史发展的研究 ,从 19世纪开始 ,就有一些西方人关注。 …  相似文献   

19.
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里,有一种高达十五、六米的棕榈树十分引人注目,它的树杆笔直而浑园,没有枝桠,直挺挺地插入天际,显得异常高大而雄伟。这种树傣语叫“戈兰”,学名叫“贝叶棕”,人们通常称它为“贝叶树”。过去,傣族人民用它的叶子来刻写经文、文学作品、医药和天文历法知识,传播民族文化。用贝叶刻写出来的经书,叫做“贝叶经”。根据傣文经书《尼赕坦帕召》(关于佛祖历史的经书)和《坦兰帕召》(佛祖的经)记载,贝叶经在历史上的使用和传播,已有二千七百多年了。  相似文献   

20.
《思想战线》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刊登了朱德普先生《“泐史”刀霸羡史实辨正——校补“泐史”札记之三》一文,读后觉得颇受启发,该文的发表对深入研究傣族史中的一些问题是有好处的。但朱先生在文章中说刀弄和奢陇法是一个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似还有可商榷之处,特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请教于朱先生及学术界的前辈和同行们。一、问题的提出奢陇法(即思龙法,下同),刀暹答(傣名道西拉罕)嗣子,遇答三弟彪斐法的仲子,于傣历778年,(即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继位为宣慰使,在位四十年,于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