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闻要事     
《江淮》2009,(6)
坚决查处村委会选举中贿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首次对贿选的概念作出界定,指出"在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过程中,候选人及其亲  相似文献   

2.
廉政动态     
《党的建设》2009,(8):41-41
中办国办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和改进村委会选举工作坚决查处贿选行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坚决制止和查处贿选行为,进一步明确贿选界限,加强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对参与或指使他人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违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碍村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  相似文献   

3.
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目前,全国农村有村委会60.4万个、经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230多万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1988年《村委会组织法》开始试行到现在,村委会选举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实践证明,是基层民主化进程的伟大进步,同时对整个国家民主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中,我们需要充分分析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使村委选举得到改进和完善,借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资讯     
《先锋队》2013,(18):5
村民可联名提出罢免村委会成员要求民政部印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明确了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和场地要求,旨在深入推进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践。对于农村选举中最典型的贿选、造假等问题,《规程》明确指出,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  相似文献   

6.
村民选举权利保障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金辉 《唯实》2005,(3):16-18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利,必须从制度安排上予以保证。一、选举前:严格相关程序,使村民选举权利不受侵犯在村委会选举之前严格相关程序,使村委会换届选举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是保证村民选举权利不受到侵害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9,(7):68-6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规范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通知》要求,坚决查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作者1997年在福建省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与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实施之间的关系。调查表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村民的收入很低,集体收入也很少,村委会选举的竞争程度就差一些,而村民小组则成为没有实质内容的空壳,无法通过选举产生组长和村民代表;而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一方面村民的收入较高,同时村集体收入也不少,村委会选举竞争就较为激烈,而村民小组因为拥有一定的实权也可经由选举产生组长和代表。因此,作者认为,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竞争性的村委会民主选举,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是搞好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柏欣 《揭阳论丛》2007,(1):65-69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首先是从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开始的。村民选举制度是其他一系列村民民主制度实施的前提保证,是村民自治有效实施的关键第一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以往村民选举实践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反思,以求进一步的完善当前村民选举制度,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必要性。本文剖析了我国村民选举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现行村民选举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进行的陕西省西安市第七次村委会换届工作,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全市统一组织的第四次大规模选举活动。为了及时掌握换届选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进行了全程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1.
论村民选举纠纷及其法律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选举纠纷是指在相关村民选举主体之间发生的,围绕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而进行的村委会及其他相关组织选举过程中的实体性或者程序性问题而产生的争议.村民选举纠纷影响村民选举权利的实现,严重制约村民自治事业的发展.应当分别构建和完善村民选举纠纷的行政权解决机制、司法权解决机制以及立法权解决机制,并加强它们之间的协调,使之形成内在统一的体系,以便推动村民选举纠纷的解决,保障村民选举权利的实现,促进村民自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个案村庄村委会选举出现的贿选和选举后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了部分村存在的选举规则不细化、村务管理不规范、村务监督缺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村委会选举后所面临的治理困境、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促进选举后村务管理规范有序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村委会选举是当前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部分。在村民选举中,由于许多地方片面重视村级换届选举,忽略了其他制度建设,因而产生了不能正确评价村委会选举效应的现象。本文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从对村委会选举正负效应进行分析的视角对其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较客观的评价,以期对基层民主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村委会又一轮大规模换届年。来自民政部的时间表显示,安徽、浙江等15个省份今年将启动村委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行近十年来,这已是第四轮换届。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作者2003年寒假在福建省村级换届选举试点调查所获的资料,对村委会选举中所采用的“海选”、“直选”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海选”、“直选”都是现阶段村委会选举可行且有效的两种方式。但“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有发展前景,更有推广意义。“海选”与“直选”的模式选择与农村具体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主体素质高度相关,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作具体选择;同时,要尊重大多数村民意愿。  相似文献   

16.
杨泽娟 《求实》2005,(2):91-94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村民最直接的政治参与形式,而村民能否积极有效地参与是衡量选举成败的关键.爵誉村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表明,村民对选举是冷漠的,不信任的.中国乡村民主政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刘发奎  毕锟  郭娜 《党建》2009,(5):42-43
2008年进行的陕西省西安市第七次村委会换届工作,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全市统一组织的第四次大规模选举活动。为了及时掌握换届选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第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进行了全程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8.
被老百姓俗称为“印把子”、“钱把子”的村委会印章与账本,是农村基层组织行使权力的必要用具。然而不少地方实行村民自治后,“海选”出的村委会却因拿不到公章、接不到村账,上任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湖北武汉市中胜村就发生了这样一桩怪事:5名村民新当选为村委会成员。不久,村委会拟定了计划生育等工作的通知,准备盖章后执行。但公章却在非本届村委会成员的村会计手中,拒绝交给新村委会使用。新村委会当初向村民许诺要办的几件实事,皆因盖不成公章泡了汤。 “村官” 交接难,到底难在哪里?在200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公安部《关于规范村民委员会印章制发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村级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农村民主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管理组织的良性运作,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结合温州市龙湾区2005年村委会选举工作的实践,着眼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合理程序设计,探索民主的制度化途径与配套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刊编辑部 《先锋队》2011,(19):20-24,1
如何做好新一轮农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刊推出《〈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政策问答》,旨在为即将开始的第九届村民委员会选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