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小成 《福建乡土》2012,(1):31-33,36
走进云根书院朱子阁,正大厅里有三座雕像,分别是朱森、朱松和朱熹,朱森是朱松的父亲,朱熹是朱松的儿子。这三人之中,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儒家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又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杰出实践者,他创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可谓声名远播,家喻户晓。殊不知,朱熹之所以与闽北结下不解之缘,盖源于其父朱松到政和任县尉,制治有方,民赖以安,政和人称他为“既民之父母,又民之师保也”。  相似文献   

2.
朱火金 《台声》2001,(3):43-43
朱熹( 1130- 1200),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朱熹一生除任 9年地方官和 46天宁宗皇帝侍诏兼侍讲外,均从事教育。他生前曾竭力推行书院教育,亲手创办兴复福建武夷、考亭、庐山白鹿洞、湖南岳麓书院等书院,在书院讲学和著述终其一生,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我国古代教育和书院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金门,是朱熹最早办学的地点之一,岛内的“朱熹燕南书院”是朱熹最早的授课之所。宋神宗熙宁年间( 1068- 1077),金门始立都图,归统于…  相似文献   

3.
任树民 《青年论坛》2011,(3):133-136
马瑞辰一生曾历主多处书院。由于原始传记材料的表述有歧义,致使当下学界认为他是在黑龙江释归的道光二年之后主讲于白鹿洞书院。通过考辨,可以确认,马瑞辰曾于嘉庆十二年前后掌教过白鹿洞书院。但由于文献阙佚,还不能完全否定马瑞辰于释归后曾主持过白鹿洞。本文认为马瑞辰在一生当中曾主持过江西白鹿洞、山东峄山、安徽庐阳诸书院,而非"先后主讲"上述三处书院。  相似文献   

4.
金门岛上古迹多金门是个战地,也是个人文资源相当丰富的地方根据台"营建署"的报告,金门的开拓至今已有1600多年、宋朝时,一代大儒朱熹在岛上设燕南书院,造就了不少人才;明代时朝廷在此兴建城墙并置军,并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将原岛名州洲改为金门。...  相似文献   

5.
刘梦溪 《北京观察》2014,(11):66-69
正当代文化价值理念的建构,亟须填补的,就中国传统这一块,我讲的以"敬"来带领的这些价值理念,包括诚信、忠恕、仁爱、知耻、和同等,应该是最重要的亟待填补的精神价值。国学概念的渊源与流变"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唐代也有,庐山下面有个白鹿洞书院,这个书院最早是在南宋朱熹把它建成为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白鹿洞书院,而是叫"白  相似文献   

6.
庐山诗话     
正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著名道士陆修静,白鹿洞书院创始人李渤,及后来经营书院的理学大家朱熹,都与庐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000多年来,历代有1500多位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数千首诗词歌赋。首先自然要提到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陶渊明,他生于庐山之麓,至今山内还保留其相关遗迹,如"玉京山""醉石""陶渊明墓"等,及人们所熟悉的《归园田居》《饮酒》等著名诗作。  相似文献   

7.
李春桃 《求索》2008,(9):180-182
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还创作了一千二百多首诗,是他深邃的理学思想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展现。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识;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人生经历;传承儒学、倾心书院的教育活动。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深入解读,以足够的事实证明,朱熹的诗歌蕴含了多层次的价值,是研究朱熹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赵乖勋 《求索》2011,(6):186-188
对屈原的评判,有诸多观点,学术界由于朱子对屈原的过分评论,"伤原之甚",最终引来了诸如"与班固一样,曲解《楚辞》,贬低屈原"的非议。朱熹认为"夫屈原之忠,忠而过者也。屈原之过,过于忠者也",进而提出屈原不应"故捐生以赴死","抒怨愤而失中"的观点。朱熹关于"屈原之过"的观点,是基于朱熹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发的。从朱熹的"屈原之过"之因来看,朱熹身处的南宋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外又受强敌威胁,朱熹期望国家中兴,由此朱子萌生了忠君尽善尽美,从而感叹"屈原之过"。从这一层面上讲,朱熹的"屈原之过"之论也彰显了朱熹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林虹 《政策瞭望》2013,(7):36-38
仙居历史悠久,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钦赐县名为仙居。"八山一水一分田"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传承着7000多年新石器时期下汤文化的薪火,中国道教第十洞天、江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头禅院、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等古迹,见证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留下的灿烂印迹。  相似文献   

10.
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出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之手,诗中提及的半亩方塘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南溪书院内。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朱熹在尤溪城南郑氏馆舍诞生,这里便是后来被宋理宗皇帝赐为"南溪书院"的地方。朱熹建构了以"义理、天命之学"为核心的理学,把儒  相似文献   

11.
卢腾 《福建乡土》2013,(2):25-25
政和县云根书院,是宋朝朱熹之父朱松任县尉时创建,历经元、明、清,时废时修,至清末圮毁。前几年,在地方政府和社会上乐善好施人士的通力合作下,得以重修。古时,朱熹曾在此习读、讲学过,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间,“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迎来了“海峡两岸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术会议”的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及旅居国外的朱子后裔等80多人相聚一堂,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缅怀闽学先贤,寻访朱熹遗址,共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之大计,促进了两岸朱子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整个会议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情感。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又一具有国际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这一文化巨人,四十余年都在闽北武夷山度过,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大学——紫阳书院,并与他的弟子们立足闽北文化土壤创建了朱子学(即闽学)。朱子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控制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七八百年,渗透至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各个领域,而且广泛地传播海外,对  相似文献   

13.
古田林用中     
吴谨 《福建乡土》2014,(6):39-40
正古田玉田素有重教崇学之风。自南唐余仁椿建蓝田书院创私学始,经北宋李堪立庙兴学,至于南宋,教化事业已是独秀八闽。邑中才俊辈出,享誉朝野。然则,能称为风化重地者,其域内必有为学之典范,供后世学子景仰、效仿。或言南宋朱熹、吕祖谦、张栻为一代学者宗师,今纵观玉田历史,当首推林用中为古田之"学宗",并应立其为偶像,供后代学子去顶礼膜拜。林用中,古田西山人,南宋庆元间进士,学者称"草堂先生"。他一生访拜名儒,游学天下,术业专精,名噪当时,为理学至尊朱熹  相似文献   

14.
鹅湖浅读     
在江西铅山,有一处闻名天下的文化遗迹——鹅湖书院。800多年前,大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曾在这里"相与讲其所闻之学",面对面论辩哲学观点,从而给世人留下"鹅湖之会"美谈。书院在离县城廿余公里的鹅湖山北麓。这里青峰突兀,秀岭相连,清泉莹沏,飞瀑如练。据《铅山县志》  相似文献   

15.
我在南平工作多年,数次深入政和调研,对政和的山山水水和干部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坐落在闽北鹫峰山脉西南麓的政和县,是一个物产丰富、风光秀丽的山城,也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渊薮的古城,迄今建县已有千余年。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因进贡白毫银针受赐年号,故名"政和县",沿用至今。这里有大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星溪书院;有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四平戏;有香飘世界的"政和工夫"、"政和白茶";有国家级风景  相似文献   

16.
溪山书院旧址,这个宋代大儒朱熹生活过的地方,永远地沉睡在翠屏湖中,可朱熹手执的书卷散发着清香,历史在香气中袅袅上升。当年,这位背负文化种子的大师,遇难南逃,途经这块山青水秀之地,兴院授学,使之人才辈出,史称"先贤过化"。  相似文献   

17.
张琴 《求索》2010,(9):126-128
关于《中庸》之"未发"与"已发"问题的理解是理学家思想体系建构的关键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其学说的理论走向及学派归属。道南一派与湖湘学派的思想分野也以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为基础。朱熹对此问题的观点原与胡宏相契,后则产生疑问而发"中和新说",终以"心统性情"为此问题之结论。朱熹作《知言疑义》,胡宏"心为已发"之说正为其疑义之一。在理学的视野中,"未发"、"已发"问题又与《易传》"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句、《乐记》"人生而静"句相牵涉,以至于引起诸多争端。朱熹哲学体系的建构实以对该问题的认识发展为枢纽,而胡宏的学说则对朱熹心性思想的建构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三联商社济南家电商场四楼格力空调"中华第一店"里,有两个硕大的圆饰,上面各书一字,分外醒目,一个字是"悟",另一个字是"品"。山东格力电器市场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段秀峰说,这两个字是他做了十年格力事业的最大收获。他说,企业做到现在,自己开始真正悟到了一些东西,也品出了个中的滋味:要想成为一个“丰满”的人.  相似文献   

19.
在《辞海》“朱熹”词条的析义里,看不出朱熹是尤溪人。但朱熹出生在尤溪的事实已经被学术界认定,并达成共识,同样也引起相关出版部门的重视,读者将会在新修订的2009年《辞海》中,读到这样的解释:(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  相似文献   

20.
安宁  ACE 《福建乡土》2006,(5):12-14
朱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是一位继孔子之后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他不但在中国国内,而且在海外,都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朱熹一生多次来到福州地区。即使在避伪学禁时期,由于他的名望,也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