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将在机场向出境的非美国公民采集指纹等资料.这是自"9·11"事件之后最新一项安检措施,以监察和识别出入美国的旅客.  相似文献   

2.
《瞭望》2010,(Z1)
<正> 铁路春运客流进入高峰,来势迅猛。预计2010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1亿人次,同比增长9.5%。据春运前10天统计数字分析,今年春运节前客流相对平缓,客流高峰比去年晚。春运前几天客流舒缓,但在春运第八天铁路客流突破500万人以后,增幅较为明显,平均每天发送旅客500万人以上。随着春节的临近,探亲客流增加,  相似文献   

3.
侦查决策关系突发重大劫持人质事件处置的成败。"8·23"菲律宾突发重大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置过程,存在诸如决策目标不明确、决策时机把握不当、情报信息掌控不力、研判不足和决策执行不力等失误,最终导致这次劫持人质事件解救行动的失败。突发重大劫持人质事件处置决策具有不同于一般决策的特点,决策者在紧急情况下作出的侦查决策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有科学决策才能避免、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4.
旅客行为检测技术主要指通过检测旅客某些行为指征,识别可能对民用航空构成威胁的人。这项技术在国际民航界已有较多应用,它可以弥补"以防物为主"的传统安检模式的不足,提高案件甄别的有效性。我国民航旅客行为指征主要分为证件票据、面部表情、行为动作等七类。目前,安检各岗位均有应用旅客行为检测技术,并能将多种行为检测方法结合应用,但各岗位的应用比重不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关注重点仍是旅客有无携带违禁品,受制于外语水平而对外国旅客检测较少,安检人员对这项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还需要加强培训等。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现实需求,对于建立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以及相应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归纳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典型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灾害的机理机制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研究、应急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与决策行为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模拟仿真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后评估与重建研究,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扼要的回顾和展望;最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重大研究计划以便加强研究力度,并就如何提炼和组织其中的科学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我国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月6日启动春节后最后一个客流高峰之后,今年春运行将结束。对今年春运,广大旅客依然感觉不满意。仅从购票一个环节看,在全国各大城市,购票长龙依然如故,而且,有的旅客即使排几天队也不一定能买上票,这让回家过年的亲情之旅反倒成为令人难捱的苦旅。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7,(8)
正1987年7月27日,新疆达坂城、吐鲁番附近爆发了罕见的山洪,兰新铁路部分路段被毁,9趟列车的1.2万名旅客滞留新疆密火车站5天5夜。当时哈密市区公有10万人口,哈密火车站是一个仅能容纳300名旅客的二等过路小站。面对突然拥来的大量滞留旅客,6万哈密军民为滞留旅客奔忙,无偿赠送食物多达2万公斤,没有让一名旅客挨饿和中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当年滞留旅客贴出了"哈密人民万岁"、哈密精神万岁"的标语。全国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后,"哈密精神"就此传扬开来。  相似文献   

8.
获悉中国民航将采取新的更严格的安全检查措施,11月22日,记者赶往中国民航总局采访。总局负责人对记者说:从11月中旬起,各地已实施一项新的安全检查措施。飞往东南沿海的航班,对旅客随身携带的包实行百分之百的开包检查,对旅客进行百分之百摸身检查。旅客随身不能携带任何可能导致劫机的工具、刀具等物品登机…… 这是中国民航史上空前严格的安检措施。 这位负责人指出:由于劫机事件的屡次发生,我们为保证飞行和旅客生命安全,目前作出这一决定,实属迫不得已。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1万公里客运专线。按计划, 铁道部今年将开工建设武广、郑西、石太、京津、合宁、武合、温福、福厦、甬温9条铁路客运专线,总规模达322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旅客需求一直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然而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客流猛增, 运输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其中京沪、京哈、京广、陇海等干线运能缺口非常严重,许多区段能力利用率已达100%,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10.
张学亮 《理论导刊》2020,(5):97-101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事件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考验国家治理能力,极易引发舆论风暴,这是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意识形态风险的衍生逻辑。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与真相调查的"过程性"、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性"与矛盾斗争的"潜在性"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破坏性"与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使主流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更加困难和复杂。为此,需要构建权威人物权威信息有效供给机制、领导干部危机处理能力提升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公众心理预警机制,以防范和化解主流意识形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加强诚信建设责任重大。近年汉口车站始终将创建"红绶带、心连心"助行服务品牌作为"诚信铁路"建设的载体,广泛开展"诚信在岗位,满意在铁路"实践活动,全力打造"旅客零距离、情感  相似文献   

12.
陈聪 《理论探索》2015,(1):109-114
"紧急状态"是应急法治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但我国现行法律条文中的"紧急状态"一词的含义并不明确和统一,易和戒严、战争状态、突发事件等相近概念混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受法律规制的"紧急状态",应该是指一种法律状态,是具有规范意义的法律概念,如将紧急状态从文义上理解为紧急情势导致的危机状态,可能会导致国家紧急权力的不当使用。对法律条文中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应避免使用"紧急状态"一词,改用突发情况、危险状态、紧急情势等相近词语替代;要从根源上解决"紧急状态"含义混乱问题,还需进一步厘清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虚假广告"的产生与其所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从社会生态视阈考察"虚假广告",就是将社会环境视为有机生态系统,将"虚假广告"理解成因系统失衡而招致破坏的信息资源.信息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形成的重要资源.当信息资源受到破坏并被有机体吸食,有机体内在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严重者会导致有机体的死亡,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平衡,长此以往,有机体与社会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4.
倒卖车票严重扰乱铁路旅客运输秩序.其人员成分复杂,活动形式多样,呈现出智能性,导致这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原因主要是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铁路在车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使违法者获利较高.打击倒卖车票活动要从改革管理制度上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5.
“呜——”,1月22日凌晨3点29分,从郑州驶到北京的254次列车佩着彩带缓缓进站了。1500多名旅客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亚洲首屈一指的铁路客运站。他们是北京西站迎来的第一批旅客。 从郑州来的旅客张庆友告诉记者,北京西站真大,真不愧为亚洲第一,服务员态度和蔼,着装整齐,车站内美观干净,看到这些心情特愉快。 上千名旅客陆续出站,38辆大巴士、12辆小巴士以及60辆出租车已经在等候他们。北京公交总公司营运处处长王新声告诉记者,北京西站是国家的骄傲,我们做好铁路的衔接工作理所当然。 22日凌晨5点47分,从北京开往洛阳的231次列车从西客站驶出。自此,北京西站接发的27对列车开始投入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6.
高考成绩公布后,又迎来留学咨询的"小高峰".在一些考生正在为留学、签证发愁,另外一批手持"绿卡"的考生却显得从容.这是由于父母已经为他们取得了移民身份,可以享受国外"公民"待遇,有的还可以享受到免费优质教育."先移民后留学"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这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动车组列车环境舒适,秩序较好,部分旅客防范意识弱化,给了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为此,应采取动员旅客自防,加强乘警巡防和车班协防,搞好站车联防、以打促防以及科技固防等措施,建立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保障旅客乘车安全.  相似文献   

18.
铁路是人、财、物聚集的"流动城市",也是犯罪分子实施作案的重要场所和逃窜的主要交通工具.铁路上的涉枪案件具有隐蔽性大、突发性强、处置难、易于逃避、逃窜快、涉足小站、隐匿乘车、威胁危害震动大等特点.铁路涉枪案件是属于严重暴力犯罪之一,一旦发生这类案件,将严重危害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铁路运输生产也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春运期间,由《人民铁道》报社、全国铁道团委、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主办的铁路春运"带‘福’回家"大型公益活动,成为了全国春运亮点之一。在活动中,通过两万多名铁路志愿者在全路百余座车站和千余趟列车上,向来往旅客赠送大福字和春联10万余幅,让旅客们感受到铁路的文化关怀,有效缓解了旅客乘车的紧张情绪,也让大家怀揣惊喜,愉悦地踏上旅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观感     
今年夏天,笔者参加上海市公务员考察团访问加拿大,所见所闻,颇为得趣,特作访加观感,向朋友们提供一些思考的材料. "现代化"的注解在国内天天讲"现代化",但对"现代化"到底怎样理解,缺乏感性认识.过去,我们老是用国民生产总值、能源、交通、科技教育等一些列数据来描写现代化,未免显得枯燥.加拿大现代化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首先是发达的高速公路系统.各城市之间人员和物资的流通主要依赖高速公路.多伦多附近的高速公路,有20车道,近百米宽,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20车道上全部奔驰着120英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