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磺胺嘧啶(SD)是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抗球虫和抗弓形体的药品,但该药在猪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却很少有人报道,往往造成兽医临床给药方案的不合理。据国外资料反映,磺胺类药物在牛体内的半衰期比人的半衰期要短。我国于1980年开始研究磺胺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笔者对SD在杂交一代育肥猪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主要受动物的种属、疾病和药物之间相互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增加会降低药物经肾脏消除,限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降低药物渗入脑脊液、细胞内液或炎症组织的程度,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磺胺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在体内血液中只有游离的部分才具有抗菌活性。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其蛋白结合率来监测血液中游离的药物浓度。我们模拟了机体酸碱中毒的病理条件,研究了几种磺胺药物对黄牛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同时观察了抗菌增效剂TMP和水杨酸钠对磺胺类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影响,为监测这类药物在动物体内游离和结合的血药浓度,拟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磺胺嘧啶(SD)在各种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报道较少,尤其在鸡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未见报道。为了给科学用药提供依据,为临床药理学提供参考,于1983年6月~1984年1月,对鸡进行了SD血药浓度测定。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品: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上海兽药厂生产,批号811214,含量标示95~105%。分析试剂除N—(1—萘基)—乙二胺从英国进口以外,其余均为国产分析纯品。 2.试验动物:随机选用尼克公鸡15只,近期无用药史,体重1.9233±0.1447公斤(变动范围1.65~2.10公斤)。临床检查均健康。  相似文献   

4.
我们继7种抗蠕虫药物对实验感染大白鼠旋毛虫肌幼虫杀虫效力试验后,用筛选出的丙硫咪唑、丙氧咪唑、氧硫咪唑、甲苯咪唑等四种抗旋毛虫作用较好的药物,前后四批用43头猪,以不同给药方法,进行了对实验感染猪旋毛虫肌幼虫的杀虫效力试验,同时观察了几种药物的毒性反应。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动物和人工感染 试验猪系从甘肃临洮县集市购买的长白和苏白杂种猪,体重5~10公斤,公母兼有。经一段时间饲养观察后,用采自疫区的旋毛虫病猪肉经大白鼠传  相似文献   

5.
恩诺沙星为化学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其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等特点,已作为动物专用抗菌药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预防和治疗多种细菌和霉形体性疾病,其疗效优于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恩诺沙星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6.
在畜禽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或便于使用药物 ,常将数种药物配合在一个处方中 ,这就要求兽医临床工作者了解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就是某些药物在一起发生的不良反应 ,如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或变成有毒物质。研究药物配伍使用及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原理与防止和克服配伍禁忌的方法 ,达到提高药剂生产质量与临床疗效的目的 ,是药剂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配伍禁忌1.1 物理性 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物理变化 ,即改变了原先药物的溶解度、外观形状等物理性状 ,给药物的…  相似文献   

7.
Marrinor(1980)首先研究了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而后Fetterer和Saimot等分别测定了连续给药后绵羊、犊牛和人体血清及病变部位丙硫苯咪唑及其代谢物的浓度。认为对驱除寄生虫起功能作用的,并非丙硫苯咪唑本身,而是它的二种中间代谢产物——亚砜(sulfonide)和砜(sulfone)。其最终代谢产物是二氧基砜(2-aminv5-propylsulfonyl-1H-benzimidazole)。但是并没有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系统参数。未能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来阐明该药在实验对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本试验应用原子示踪法,旨在研究[~(35)S]丙硫苯咪唑在大白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洁霉素、周效磺胺(SDM')、磺胺-5-甲氧嘧啶(SMD)、磺胺-6-甲氧嘧啶(SMM,DS-36)、磺胺嘧啶(SD)等,均为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其中有些药物虽然国内外作了牛的血中浓度变化及药物动力学观察,但在水牛方面很少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得出A、O型牛源强毒对牛、猪、实验动物(乳鼠)的病毒滴度如何?给以后攻强毒时打下稀释基础。 一、O型阿克苏系F_(30)牛源强毒对牛、猪、乳鼠之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10.
磺胺甲基异噁唑抗菌较强,乙酰化率低,在尿中溶解度高,适用于尿路感染症。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本药在鸡体内血药浓度变化,求得其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数据。 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药品 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粉,由江西黎明制药厂生产,含量99.8%,批号:8303049。 (二)实验动物 江西泰和鸡,300日龄,公鸡,健康,营养良好,平均体重为1.6±0.12kg(由泰和鸡原种场提供),试验时分为静注及内服两组。每组10只,登记编号,笼  相似文献   

11.
管状线虫、贾第鞭毛虫、毛滴虫是寄生于小鼠肠道的主要寄生虫 ,严重影响小鼠的健康和动物试验的准确性。为防治小鼠肠道寄生虫 ,我们筛选研制了饲料添加药物驱虫散 ,对寄生虫具高效驱杀作用 ,又无毒副作用 ,为开发实验动物净化药物提供了试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 经粪便检查 ,粪便中有管状线虫、贾第鞭毛虫和毛滴虫的普通级KM小鼠 5 0只 (雌雄各半 ) ,由本所动物室提供。1.2 试验药物 驱虫散 (自拟 ) :由苦楝子、黄连、乌梅等组成 ,所用中药及甲硝唑均购自甘肃省药材公司。1.3 分组和给药 将选择的 5 0只KM小鼠随机分…  相似文献   

12.
家禽用药的理论与实践(一)操继跃(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禽类与哺乳类动物相比较,其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合举对药物的反应和代谢方式有许多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药物动力学、药效学、毒理学等方面的差异上。以哺乳动物药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药物保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鹿是一种野生经济动物,生性胆小机惊,人不易近。药物保定有助于梅花鹿锯茸、疾病诊断、运输、捕捉以及进行小手术。六十年代初以来,国内外纷纷加强药物保定研究,如司可林、二甲苯胺噻嗪、二甲苯胺噻唑、安定等保定药物,取得了较大进展,药物保定技术日益受到兽医工作者欢迎。现将我们十多年的研究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可以间接反映被试菌株对临床应用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而为在防治工作中更好地选定敏感的药物及配伍提供依据。 本试验的菌株是在乳牛常乳或临床病乳中分离,经生化鉴定,随机取样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的。溶血性链球菌主要是无乳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大部份是有致病力的菌株。 本试验采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制造的药物纸张,按常规在鲜血肉汤琼脂上进行,置37℃  相似文献   

15.
磺胺嘧啶(SD)属于抗菌力强,抗菌谱较广的中效抗菌药物(在人),近年来有用SD同抗菌增效剂TAP预防和治疗兔的巴氏杆菌病和球虫病,取得一定效果。关于SD在牛、猪、鸡体内代谢动力学有报道。该药在家兔体内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SD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畜用抗寄生虫药物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家畜的危害性十分严重,它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常以极为隐蔽的方式摧残动物的身体健康,损害其繁殖性能,抑制幼畜的发育生长,降低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为防治家畜寄生虫的流行,世界各国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广谱驱虫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畜用抗吸虫药物、抗线虫药物、抗绦虫药物及抗其他寄生虫药物综述如下。 (一)抗吸虫药物 1.六氯乙烷(Hexachloroethan, Fasciolin):对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相似文献   

17.
免疫增强剂是指单独或与抗原同时使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目前证实有免疫增强作用的物质达几十种,如卡介苗、转移因子、干扰素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天然药物包括中草药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证明许多天然药物对动物免疫系统有广泛...  相似文献   

18.
进行药代动力学实验关键而困难的一环是必须不断地在规定的时间内采血。目前,国内做该实验时采血的方法仍是传统的旧方法,即每采一次血就在试验动物的采血部位穿刺一次针头,既麻烦又费时,存在不少弊端。为了解决频繁的采血问题,我们利用羊和牛做试验,试制成功了“静脉针头活塞”,改进了家畜静脉连续采血方法,即在供试动物药后采血,静脉只穿刺一次针头,便可在不同时间连续采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有些动物园对观赏动物的寄生虫作了初步调查,并进行药物驱虫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就部分驱虫药物在野生动物体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谨供参考。 (一)抗吸虫药物 寄生于野生动物的吸虫种类很多,其中以片形吸虫、并殖吸虫和槽  相似文献   

20.
喹烯酮是我们新研制的畜禽饲料药物添加剂,毒性试验及临床应用试验证明,该药毒性极小并具有明显的抗菌和促进生长作用。对大鼠胚胎致畸试验又证明喹烯酮无致畸作用。本试验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喹烯酮,通过三代繁殖实验,观察对小白鼠繁殖生育能力及胚胎毒性的影响,为最终评价喹烯酮对人畜安全性提供科学数据。 (一)材料和方法 1.受试药物:喹烯酮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近年新研制的中试产品,批号901130,熔点187~188℃,淡黄色结晶粉末,无嗅无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及氯仿等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