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院在审理一起嫖宿幼女罪案件中查明,被告人不明知嫖宿对象是未满14周岁幼女,从其身体长相看也不应知是未满14周岁的幼女,被告人是否构成嫖宿幼女罪?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构成嫖宿幼女罪。理由是:不管是否明知,只要有嫖宿幼女的事实就可以定罪,这是法律对幼女的特别保护;再从刑法第三百六十条的逻辑结构看,该条第一款对“明知”有叙明,即“明知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而该条第二款“嫖宿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中却未叙明“明知”,表明无须被告人“明知”。另一种意见认为不构成嫖宿幼女罪…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的司法解释在社会上激起轩然大波,并引发了一场关于“谁来保护幼女的权利”的大争论。“从没有一个司法解释像此一样引起普通民众的关注和争论。”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该解释在社会引起的震荡。要求孩子保持单纯是不现实的13岁的小珍一直在校住读,2005年初经人介绍,与17岁的大男孩王某相识。早已厌恶了住读生活的小珍急于找到回家的感觉,当天便与王某同居在一起。但出乎小珍意料的是,王某因此涉嫌奸淫幼女而被…  相似文献   

3.
“嫖宿幼女罪”遭社会诟病的一个原因是,“嫖宿幼女罪”是把原来法律认定的“强奸犯”变成嫖客,而受性侵害的幼女却变成了卖淫女。那些奸淫幼女的罪犯完全可以用“不知对方年龄”或“自愿有偿”开脱罪责。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张荣丽指出,1997年“嫖宿幼女罪”设立后,导致侵害幼女性权利的案件大大增加,而且此类案件中受害女童的数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制》2012,(3):9-9
幼女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处分能力怎能“嫖”? 在刑法上,14岁是一个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界限,14岁以下的人无论犯什么罪,都不以犯罪论处。  相似文献   

5.
一个乖巧漂亮的幼女被人强奸之后,幼女的父亲在法庭上以刑事附带民事的形式向强奸犯提出了包括处女膜修补费在内的贞洁伤害费索赔。“贞洁费”也能索赔吗?索赔“贞洁费”能立案吗?有法律依据吗?法院又该如何判决?  相似文献   

6.
陈驰  肖丽  陈玉强 《法治纵横》2011,(10):18-19
2010年7月,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发生一起“神医”诈骗案,受害人被“神医”以消除血光之灾为由骗取15万元现金后自缢身亡。沙湾县公安局刑警顺藤摸瓜,于2010年12月在湖南省将“神医”诈骗团伙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目前,此案已交由沙湾县人民检察院,等待五名犯罪嫌疑人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7.
于艳丽 《法制与社会》2013,(33):277-278
对于“嫖宿幼女罪”设置的合理性在其从强奸罪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罪之初就在刑法学界饱受争议,随着大量嫖宿幼女案件的披露,废除嫖宿幼女罪、切实保护幼女权利,使幼女免受性侵害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旨在从相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公约的角度去分析我国刑法所设立的嫖宿幼女罪与国际社会关于儿童权利保护主张的相背离,呼吁改革立法,顺应儿童权利优先保护的普世价值观,探寻适合我国应对儿童性侵犯罪的有效路径,以解决当前儿童性侵案件频发的现实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的权利,为祖国的未来营造更加良好、文明、稳定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德沃金的“理论争论”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沃金的“理论争论”说刘星在《法律的帝国》中,德沃金指出:“本书与法律中的理论争论有关。其目的首先在于理解这种争论属于何种争论,然后建构一个与恰当的法律根据有关的理论并为之辩护。”①“理论争论”说是目前德沃金法理学“实然分析”的理论基石,它开拓了当代...  相似文献   

9.
论“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众多的法律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无疑是一部颇有成效的法律。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从“王海现象”出现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在法学理论界、新闻界以及司法部门,对于王海是不是消费者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过。这场争论的焦点是;王海知假买假的行为,是不是消费行为?是否属于“生活需要”?是否可以获得消法第49条规定的加倍赔偿?在这场争论中,正反双方引经据典,各执己见,但最终似乎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两个相同的案例,两种不同的判决 出于对“消费者”概念的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性侵幼女案件已成为一种较为频发且严重恶劣的社会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法律角度来说,立法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也是这种现象无法根治的原因.2013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该意见从基本要求、办案程序要求、准确适用法律等方面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最低限度容忍”,对幼女进行“最高限度保护”.本文指出想要彻底消除这种社会毒瘤的存在,不仅需要在立法执法上加大严惩力度,明确性侵幼女相关罪名的界限,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有漏洞可钻;更需要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谢舒妍 《法制与社会》2011,(31):183-184
近年来,微博凭借着其内容简练、传播及时、大信息量和广影响力,成为备受广大网友关注和欢迎的信息交流形式。在此期问,更有人把微博特有的“转发”功能发展成善款的筹集办法。然而,这种疾速与海量的信息传播中究竟隐含着的是当事人所忽略的法律隐患,还是仅为当事人戴上了更重的道德枷锁?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将如何辨别?在舆论的压力中又将如何保持清晰的法律思维?本文将就“傅蔚冈的冲动”一事,表达浅见。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英国法律的发展会偏离欧洲大陆?其中,文化倾向、民族性格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对此学术界存在颇大争论。对这些争论的判断,不仅有助于揭开“为什么英国会在其法律发展方面偏离欧洲大陆”一类问题的神秘面纱,而且可以回答诸如文化因素是否有助于决定法律制度的性格等问题。在本文中,作者试图通过考察折射在各自法律方法中的罗马精神和希腊精神的差异以及罗马人和英国人法律方法的比较,解释英国在法律发展方面形成独特模型的原因。并将证明,文化倾向和民族性格在法律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温州“跑路潮”之后,又曝出了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崩盘致使老板自杀的消息,一时间,民间借贷市场陷入空前的恐慌气氛之中。民间借贷行为是否受法律的保护?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作为出借方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作为融资方,又该怎样防范自己触碰法律底线?  相似文献   

14.
荷兰现行宪法第120条明确禁止法院对议会的法律进行违宪审查,被称为西方世界抵制违宪审查的“最后堡垒”。然而,这一规定并非没有争议。自1848年以来,荷兰国内围绕违宪审查展开了长达160多年的争论。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荷兰法院频频依据宪法第94条对国内法进行“条约审查”的做法使得这种争论变得更加复杂。为什么荷兰人允许法院进行“条约审查”却不允许法院进行违宪审查?这需要从荷兰人特殊的法律观、特殊的宪法、以“波德模式”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模式以及国际法的影响等方面予以考察。荷兰的经验表明,人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但为了保护人权而允许司法进行违宪审查却并非普世且不可替代的真理。为了实现保护人权和维护法律秩序统一和谐这两个目标,每个国家应当在尊重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商业秘密保护的权利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商业秘密概念的界定欲对商业秘密进行法律保护首先要正确界定商业秘密的概念。关于商业秘密的概念一直是为国际上所争论的问题。即使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其中定义了商业秘密)最后文本已被马拉喀什会议认可,国际上对商业秘密含义的争论仍然不断。美国《侵权法重述》中首次陈述了商业秘密法律的保护的对象及其秘密性和价值性的要求。它认为商业秘密是“商业秘密是指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各种配方、图案、设计和资料索引,商业秘密的所有人与不知道或不使用它的竞争对手相比,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它可以是某一化…  相似文献   

16.
, 《政府法制》2012,(32):10-10
之所以从“中国好声音”出发讨论法律问题,是因为这一文艺现象从侧面折射出中国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法律问题。自从我国引进著作权制度以来,关于著作权是否有利于保护创新的问题始终争执不休。  相似文献   

17.
某地一幼女被强奸,回家向父母哭诉,父亲想去报案,又怕女儿丢丑,于是找到强奸犯家,经强奸犯一再求饶,赔了一些钱了事。该强奸犯尝到了甜头,继续作案,过了几年终于被绳之以法,并供出了那次犯罪经过。受害者的父亲只好出来作证,”丑事”没有瞒住,已成长为少女的孩子从此抑郁成疾,造成了一场私了未了的悲剧。类似怕丢丑而私了,怕耽误功夫而私了,在城里有,在农村更多。犯律者应受到惩处,因为“私了”而遥遥法外,必然助长坏人的气焰,损害了法律的威严。“私了”成风,国家制定的300等部法律岂不要束之高阁,成为空文?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18.
孟亚生 《江淮法治》2012,(12):28-29
民间往往视打上门来的一方为侵害方,守在家中或者在工作场所的另一方为受害方.但在法律上,是不是只要一方打上门来.另一方还击就一定是正当防卫呢?最近,江苏常熟市法院审结的一起因巨额赌债引发的伤害案件,就引发了一场是否正当防卫的争论。面对上门讨债大打出手的“砍刀队”,债务人一方持菜刀予以还击,“菜刀队”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法院经过漫长的审理后,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正案(九)》删除嫖宿幼女罪意味着否定了幼女是卖淫女。然而,《刑法》第358条第2款存在“组织、强迫未成年人卖淫”的规定,第359条第2款存在“引诱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卖淫”的规定。如果认为“幼女卖淫”不能成立,则会使第359条第2款沦为废款,如果承认“幼女卖淫”的成立,则又难免再次让幼女污名化。卖淫的本质是对性服务的交易,在“组织、强迫、引诱幼女卖淫”规定中,交易性服务即卖淫的主体是组织、强迫、引诱者,该规定应被解读为“组织、强迫、引诱者以幼女为手段,通过幼女来交易性服务”。组织、强迫、引诱幼女卖淫行为在触犯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之外,同时触犯强奸罪,对其应以想象竞合原理处断。  相似文献   

20.
《政府法制》2012,(3):4-6
2011年年底.一则网贴在各大论坛疯狂传播,该网帖称“当地一名村长和三名镇政府干部轮奸了一名14岁的女学生”随后.陕西肖略阳县县委宣传部发布通告弥,所谓“村镇干部涉嫌轮奸少女”实为“涉嫌嫖宿幼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