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伊斯兰教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重视商业的宗教 ,认为经商是受真主喜爱的职业。伊斯兰教鼓励以经商谋取财富 ,但同时主张服从善行要求和道德规范 ,买卖公平。伊斯兰教对回族群众不仅是宗教信仰体系 ,而且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 ,对回族经济起着重大影响作用。伊斯兰教对回族商业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伊斯兰教鼓励经商、伊斯兰教重视商业道德及伊斯兰教对利息的态度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对非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表示排斥,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又能够与其他宗教如佛教、道教和平相处,对其他宗教信仰者表示理解和尊重。这种社会交往行为对于当代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和解与交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儒"成为有着独特品格的群体的代名词,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明末清初形成的"回儒"是回族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阐释者、弘扬者.他们受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双重传统熏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的载体和代言人,他们的精神和品格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宗教信仰精神的结合.研究他们的思想和品格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的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4.
解决回族聚居地区回族党员信仰宗教问题,必须看到千百年来伊斯兰教文化的发展变化,看到伊斯兰教与回族人民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的联系和区别,实事求是地分析回族党员队伍的现状,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要求,结合党的现行政策进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研究,大胆探索,正确划清宗教活动与民族风俗和文化传统的界限,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回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且围清真寺而居。清真寺是我国回族等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也是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与分布的象征,同时还承载着伊斯兰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的主要功能。随着历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内部组织制度的干预和引导,云南省清真寺的管理制度在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自2000年后,云南省各地清真寺新一轮改扩建开始,其管理的世俗化更为凸显,管事民主选举也被提到新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体系与内容都直接渊源于伊斯兰教法,并且在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之中融入了中国本土特色。在当今建设法治国家的语境之下,回族伊斯兰习惯法基于其当代价值仍然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实践中,应从"立法中心主义"走向"法律多元主义",进而认可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既有作用和价值;理清回族伊斯兰习惯法与国家法各自的作用领域与作用范畴;国家法通过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的方式对回族伊斯兰习惯法中的合理内容予以借鉴,方有利于实现国家法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达成社会和谐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礼拜场所,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由于伊斯兰教在回族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纽带作用,因此相对于中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而言,清真寺在回族社会生活中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清真寺既是回族穆斯林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穆斯林礼仪礼俗实践及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佛教中国化和伊斯兰教中国化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系统梳理了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为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西安回族书画艺术的两种形式,讲述了有关西安回族书画艺术今昔的一些人和事,重点谈了谈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回族书画艺术的现状与新气象;从书画艺术的侧面反映出西安回族热爱中国与伊斯兰两种传统文化以及追求高雅文化生活情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广大的回族同胞是构建和谐社会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为例,阐述伊斯兰伦理观及其和谐思想,进而论述伊斯兰伦理对回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员老龄化程度趋高是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党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转型的外部作用,更有自身建设的内在不足。面对党员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应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从外部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依靠广大群众不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2.
“摆”是中国南传佛教中的一种宗教仪式活动,广泛渗透入云南诸少小民族如阿昌族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佛教活动泼水节的个案研究,可以透视音声行为在佛教活动中的功能及作用,从而探究这一文化背景中的“摆”所折射出的观念信仰体系及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立法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人权,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实现问题.在中央立法层面,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若干规定到《文物保护法》,都涉及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在地方立法层面,云南、贵州、福建等省份都有相关的地方性立法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立法完善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国内的适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元明清王朝治回政策与回族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唐宋元王朝的回族先民到明清王朝的回族,每个王朝的统治者都制定了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回族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在元代恩威相济的对回政策下,回族共同体雏形形成;明代回回人仍受重用,对回实行优待和强制同化政策,回回人融合汉族文化进而加速了原文化的本土化进程,回族共同体形成;清代对回政策前后有别,前期因俗而治,后期采取“以回制回”的压制政策,回族共同体非但未被削弱,民族认同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在著名的西征战役中,西征红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民族统战工作,成功地在宁夏回民聚居区团结了广大回、汉族群众和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团结了东北军及一切抗日武装,打击了马鸿逵部队,开拓了宁夏生动活泼的革命局面,将陕甘苏区扩充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全国革命大本营。红军西征的伟大胜利,对于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以及宁夏人民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恢刺法并配合牵张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提高Neer量表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和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灸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7.
先知穆罕默德独特的宣教过程和早期麦地那社团的实践,使得伊斯兰教具有强烈的入世性和鲜明的政治性。入世性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逻辑要求和无所不包的教法的直接体现,它意味着伊斯兰教反对出世,把宗教与世俗视为一体;政治性意味着伊斯兰教拒绝世俗化,坚持宗教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伊斯兰教的入世性和政治性,决定了穆斯林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8.
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三个趋势是美国同伊斯兰世界的对抗关系;全球化、地区集团化和边缘化以及世界正在重新认识中国。随着中国的崛起,应重新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克服弱国心态,重点是分清爱国和误国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一直被视为导致安全和战争问题的诸多相关因素之一。中东地区宗教和教派分歧严重,主要表现在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的冲突上。宗教对中东地区安全产生影响基本上是通过认同安全、利益安全和宗教合法性三种途径。宗教既是中东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利因素,又是一种融合因素。如果双方都本着宽容和博爱的根本教义,为了自己的人民不再遭受苦难与流血,互相救赎、互相热爱,那么任何冲突都有希望被化解。  相似文献   

20.
从伊斯兰教的主要内容看其社会政治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斯兰教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 ,它涉及宗教信仰和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 ,这样广博而丰富的内涵 ,使得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 ,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体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形态 ,甚至是一种社会归属认同。因此 ,伊斯兰教表现出它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 ,具有较大的社会政治影响力。了解和认识这一特征 ,有助于我们领会党的宗教政策、做好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