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偉大歷史功績,是我幼年時代從父母的教誨中記取在心頭的。隨着年歲的增長,我對先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對先生的革命思想尤為景仰。當影片《孫中山》的導演丁蔭楠選中我扮演孫中山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我從小就崇拜的革命偉人,現在由我來扮演,並有機會去研究、探索先生的理論,把先生的光輝形象儘可能真實地、藝術地重現在銀幕上,真是三生有幸!憂的是,先生是世界偉人中的佼佼者,是後  相似文献   

2.
孫中山先生名文,號逸仙。“逸仙”是他的中文老師、傳敎土區鳳墀為他取的。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博濟醫學院、香港雅麗氏醫學院,以及在澳門、廣州開業行醫,遊歷歐美諸國直至逝世前致電蘇聯的遺書,都是用“逸仙”之號。 孫中山幼名“帝象”。“孫帝象”這個名字一直用到一八七八年他十二歲往美國檀香山求學的時候。十八歲在香港人基督敎受洗禮,號“日新”,這是取《大學》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義。十九歲在家鄉廣東香山翠亨村完婚時取字“德明”。一八九四年,孫中山先生上書清朝大臣李鴻章,這封信後來在《萬國公報》上發表時,署名“廣東香山來”。“中山”是孫先生的號。一八九七年,他  相似文献   

3.
近年來,一些從事近代史研究的學者撰寫、編選的研究孫中山思想和革命業績的專著、論文集和文獻資料,在各出版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預計下列各書可在今年十一月孫中山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前後陸續出版。《孫中山全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和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合編,收錄孫中山的著作、函電等八千餘件,是迄今收錄最齊、考訂最精的孫中山全集,全集十二卷,現已出版七卷。《孫中山書信手迹選》 劉大年主編,收入孫中山親筆書札七十四件,其中有百分之七十六的手迹爲第一次發表。《孫中山藏檔選編——辛亥革命前後》 黃彥、李伯新編,選錄廣東孫中山故居保存的孫中山生前收藏的一部份檔案材料,共五百零八件。主要內容爲一九二一年前後孫中山、黃興、胡漢民、蔡元培等人的來往函電以及其他文書原件、原抄件,大多數未曾公開刊佈。《孫中山先生畫册》全國政協、中國革命博物館合編,收編記錄孫中山生平及革命活動的照片七百六十多帧,鄧小平題寫書名並題詞,香港印刷。《回顧舆展望——國內外孫中山研究述評》 孫中山研究學會編,這是一九八五年該會主辦的‘孫中山研究述評國際學術討論會’的論文集,收錄國內外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年夏秋間,寥仲愷和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初次會面。從此,廖仲愷滙集於孫中山的革命大纛之下,與孫中山建立了此後二十多年的深厚友誼。在孫中山左右的重要幹部中,廖仲愷是追隨孫中山最早的一人,是孫中山爲數不多的同志中“最忠誠、最親密、發揮作用最大的一人”。  相似文献   

5.
童年時我愛聽故事,每晚都是媽媽的故事把我送入夢鄉。上學後我才知道,媽媽的故事是來自一本書,它的名字叫《一千零一夜》。沒想到長大後我會從事文學,更沒想到年近不惑時結識了一位神奇的中國民間故事家,他的故事把我送回了童年的夢幻中……是在一次採訪中見到這位八旬老人的。他叫劉德培,家住湖北省五峯山區。那裹羣山重嶺,交通十分閉塞,山裹人很難享受到現代文明的關  相似文献   

6.
在夏威夷的一次學術討論會上,我第一次遇見孫穗芳女士。不用介紹,我一眼就認出了她。這由於她那張安祥、善良的圓瞼,那雙炯秀的雙眸,真真切切地透視着其祖父孫中山先生的容貌,就好像在她脸上貼了“孫中山孫女”幾個字。穗芳對此頗感驕傲。“祖父的孫子、孫女中,就我長得最像他老人家,”她說,“記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廣東省中山市的一個民辦刊物——《中山僑刊》收到日本友人、‘日中朋友會會長淺井計彌先生一封信,說在去年該刊第七期上,讀到孫中山夫人宋慶齡爲《中山僑刊》題寫刊名的故事,又獲知孫中山先生的故鄉近年發生了喜人變化,十分感動,特揮毫致意,並匯來日幣一萬元贊助該刊。 孫夫人爲僑刊題寫刊名有什麼故事呢?這得從頭說起。 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初名香山縣,已有八百餘年歷史。一九二五年三月因紀念孫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孫中山誕生一百二十週年,海峽兩岸都以各種形式隆重紀念。孫中山不僅是全國人民和海外華人、華裔共同敬仰的偉大的革命先驅,也是世界人民所崇敬的偉人。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崇高,即使在大陸‘文革’十年內亂期間,巍峨的南京中山陵和上海中山故居等處,‘無法無天’的‘四人幫’爪牙們也不敢侵犯。本刊同仁對偉大的孫中山在崇敬之外,還有親切的感情,因為本刊的創辦人就是孫中山夫人宋慶齡。過去,逢到孫中山誕辰,本刊同仁總要給孫夫人寫信致  相似文献   

9.
讀了蕭乾的《北京城雜忆》,他那流利而俏皮的京白,使得七十年前的北京城的色、香、味,頓時縈繞而充滿了我的感官,引起我長時間的含淚的微笑! 蕭乾是我小弟弟謝為楫的小學同學。他十幾歲時就常到我家來玩。一九二六年我從美國學習回來,那時他是北新書局的小職員,常來給我送稿費。他一面從拴在手腕上的手絹裹拿出錢來,一面還悄悄地告訴我,這一版實在的印数不止三千册……此後他還在燕京大學上過學,在《大公報》當過記者。這幾十年來,無論我們在國內或海外,都没有停止過通信。他算是和我相識時間最長的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屆時在北京將召開有首都各界人士和羣眾一萬人參加的紀念大會;上海、南京、廣州、武漢和孫中山先生故鄉中山市,亦將由當地政協主持召開紀念會,並分別舉行參謁中山陵、中山故居等儀式。全國政協將邀請在國內外的孫中山部份親屬、同孫中山革命事業有關的人士,以及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中的代表人物參加各項紀念活動。 銅像揭幕北京市將在中山公園建立一座孫中山先生銅像,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顧問曾竹韶負責銅像的雕塑造型,預定在孫中山先生誕生紀念日前落成揭幕。原北京鐵獅子胡同‘孫中山逝世紀念室’,在紀念活動期間將向海內外人士開放。展覽 民革中央、中國革命博物館將聯合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展覽’;同時,中國革命博物館將發行孫中山生平主要事迹展覽圖片一套。民革中央還將舉辦紀念孫中山書畫展覽。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地亦將同時舉辦孫中山生平事迹展覽。各地有關孫中山的文物和紀念堂等將充實陳列內  相似文献   

11.
為紀念偉大的民族英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一百二十週年誕辰紀念日《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從中國大陸到台灣以及篗?都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時間之長,名目之多,內容之豐富,都是空前的。最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紀念這位近代偉人的活動,在一個至今尚未完全統一的國家里,却能超越政治障礙。在海外僑胞中,不論其政治傾向如何,在孫中山的旗幟下,大家走到一起來了鐕顸h元老于右任先生賢婿、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屈武在北京所說,孫中山先生是聯繫海峽兩岸以及海內外炎黄子孫  相似文献   

12.
我站在孫中山先生故居陳列館的第二展覽室裹,懷着一種景仰之情觀看着中山先生留下的墨迹。在那衆多的題詞中間,這一幀墨寶以其樸素而光輝的內容,牢牢地吸引住我的視綫:‘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相似文献   

13.
我們海外華人愛吃髮菜,却不知道髮菜的產地和它的生長狀况。我問過許多人,有人說是在海裹撈來的,有人說是在湖裏的石上長出來的,也有人說是在沙漠裏找到的,眞是莫衷一是,前幾年在《人民日報》的廣告欄看到《寧夏学報》某期中有一篇叫做《淺談髮菜》的文章,可惜此地找不到。希望貴刊能够寫一篇文章報道一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的顏保教授,生就一副好脾气,為人和善,有長者风範,因此,他的學生們都在背地里親切地叫他‘顏老頭’。 頭一回見到這位六十七歲的學者,童顏鶴髮,還不時發出朗朗的笑聲,沒有什麼‘老’的印象。他的穿著和說話倒像一個童心未泯的小伙子。顏教授一九二二年出生在越南河內,一九四○年以前一直呆在越南。他的祖籍據說是中國的廣西南寧,祖父參加了反清的黑旗軍,失敗后撤退到越南,以後就再也沒回來過。他的父親在越南讀書,後來在滇越鐵路綫上當了小職員。母親是個道地的越南人。一九三六年,顏保在河內文科中學學法文。第二年,中日戰爭爆發,這個血管里流着中華民族之血的年輕人很想回國參加抗戰。但這事沒能成功,他只好又考入河内工業學校學習工科。  相似文献   

15.
三年前,賈似曾在香港打算回到大陸定居時,心裏仍充滿着恐懼。他想:‘自己反共多年,共產黨豈能饒我?’但又想到自己離别三十多年的髮妻和五個都已長大成人的兒女,實在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他終於下了决心。心想,如果共產黨要槍斃我,我就只要求一條:請求允許我見妻子兒女一面! 前不久,在北京新居民區一套三间敞亮的居室裹,筆者見到賈似曾。他,白白胖胖的,脸上充滿笑容。寫字枱上的鏡框裏鑲着一張他們夫婦年輕時風度翩翩的照片。他的老伴孫以華女士滿面春風地出來進去。我們坐在沙發上,主人向筆者談了他由台灣回大陸定居的前前後后。  相似文献   

16.
可悲的笑话     
一位來自台灣的朋友,與我談起他兩次返回大陸探親的心情: 去年上半年,他第一次回大陸,一位好友勸他:‘當心被共產黨殺了頭’,並做了一個用手當刀切脖子的姿勢。他雖不信,但猶存狐疑。不過他終於回到了福建老家,見到了相思三十多年的親人,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情接待和舊友們的親切問候,使‘殺頭’之疑慮頓時煙消雲散。於是,去年歲末,他又攜夫人前來福建、北京旅游,並帶了彩電、洗衣機、收錄機等大小十多件家用電器要赠送親友,在廣州海關卡住了,要納税。他向工作人員說明,第一次回來時什麽也不敢帶,這一次多帶了些,希望能免税。工作人員驗看了他的回鄉證件,向上級請示後,决定免税放行,使他十分高興。這是受優待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他住高級旅館,房租又因台胞而受優待,只收全價的百分之六十。他高興地說,比香港便宜多了。臨走時,他一面欣赏着在長城、十三陵、故宫等處的留影,一面說:‘我回去以後,要和那位怕“殺頭”的朋友結伴,再次回來旅遊。我要告訴他,回到家鄉不但無“殺頭”之險,而且會被尊爲上  相似文献   

17.
她長得並不漂亮,個子不高,短髮,戴一副眼鏡,夏季愛穿短褲,可是與她見過一次面的人都會牢牢記住她——鍾麗思。她是廣州人,在我的記憶中,她常坐在院子裏紫荊花樹下,吹一管紫色的洞簫,最喜歡的是《蘇武牧羊》。聽說,她父親是一個師長,立過戰功伸陡赣H的影響,她從小習武,練就一身好拳脚,槍法也特別棒。一九六六年後,因爲“文革”,她中斷讀書與同學們到廣東省番禺縣農村去種地。因爲槍法好而被懷疑成“特務”,吃了不少苦頭。那年代,誰敢關心這樣一個姑娘呢?  相似文献   

18.
我國航海界一位老前輩最近作《自勉》詩,其中兩句是:‘揮戈能返日,白髮不知翁。’詩如其人,這鏗鏘有力,氣勢磅礴的詩句,正道出了作者戎馬倥偬的不凡經歷。他,就是當年護衛過孫中山先生的原永豐艦二副,現年八十九歲高齡的廣州港務局退休高級工程師、廣東省政協委員胡應球。在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二十週年前夕,筆者訪問了這位老人。胡老雖年逾古稀,但思維敏捷,精神矍鑠。筆者說明來意之後,他的話匣子很快被打開了。胡老出生於廣州市番禺縣一個普通的醫生家庭。一九一○年考入前清國立水師學堂(辛亥革命後改名廣東海軍學校),一九一七年畢業,被分配到北洋護法艦隊,先後任實習生、學員、三副、二副等職。陳炯明叛變胡老踏上社會工作之日,正是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風起雲湧之時。胡老說,一九二○年夏,孫先生根據當時國內革命形勢的發展,命令粵軍由閩西南回師廣東,討伐盤據在粵的桂  相似文献   

19.
我彷彿又看到童年時的情景:光秃秃的黄土高原;縱横的溝壑;騾子馱着筐子艱難地行進;老人們飽經風霜的面孔……如今我乘坐着火車奔向父親的老家寧武。這是一個距山西太原以北約二百公里的地方,當年,父親騎着騾子或毛驢到太原,路上至少走一個星期,而我現在只要五個小時就能到達。在乾涸的河床一邊,我看見許多卡車和小型柴油拖拉機,掛着拖斗,滿載煤炭、石塊和木頭,‘突突突’地向前開,吐出一股股難聞的黑煙。人們顯然並不擔心污染。田野上盛開着一朵朵淺藍色的小花,那是一種油料植物的花。燕麥和土豆長勢良好。這裏人們看上去很健康,沒有人穿著破破爛爛的衣裳,村頭也看  相似文献   

20.
父女情深     
乙丑歲末,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第二届理事會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那天,在来自浙江的代表中,我一眼就看出了石静如:豐满的體態透着活力,圆圆的臉上總掛着童稚般的微笑。‘怎麽,就你一個人來了?石老呢?’我問。石(光海)老是石静如的父親,上海著名的中醫學院教授、曙光醫院连任二十年的皮膚科主任。我頭一次見到他是在一九七九年。那時,石教授作爲上海的代表,來京出席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他雖已年過六旬,頭髮幾乎全白了,但身體壮實,走起路來大步流星。但我還是從他稍微有點灰藍的眼睛中,覺察到了他的幾分憂鬱的神色。石光海出生在台湾宜蘭縣農村,中學畢業後到日本考入了東京昭和大學醫科。一九四一年他畢業後便回到祖國大陸,先後在北京、上海開設皮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