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姜永仁 《东南亚》2006,(2):35-43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最古老的宗教,它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印度的文化与习俗,而且也对与印度毗邻的缅甸、泰国、柬埔寒、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与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婆罗门教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对于深入研究东南亚各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印度婆罗门教在缅甸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对缅甸文化的影响。(一)婆罗门教是印度的古代宗教之一,它是在公元前两千年形成的吠陀教的基础上产生的宗教,大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以《吠陀》为经典,信仰多神。梵天、毗湿奴、湿婆被奉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  相似文献   

2.
印度教是印度文化影响东南亚的重要表现形式,东南亚的众多印度教神庙一方面体现了相同的宗教源头,另一方面体现了印度教多样的本地化过程。印度教神庙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建筑风格分为吴哥式、占婆式、爪哇式、巴厘岛式和泰米尔式等5种类型。笔者认为,东南亚的印度教神庙与移民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呈现出与其他宗教建筑的巨大差异。为了适应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印度教神庙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变,特别是通过祭祀活动与灵魂崇拜结合,获得了坚实的民众基础,保证了宗教影响能够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3.
印度教与印度种姓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种姓制度不仅是一种特有的社会分工形式 ,它同时也是一种印度教的教阶制度。它被古印度的婆罗门经书赋予宗教上的“神圣”起源 ,又从印度教的神、哲学中获得了一种玄秘的“合理性”证明 ,且切合于印度教宗教生活方式的实际需要 ,以此能够在印度社会中长久地存在下来。  相似文献   

4.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西南部的一个小岛,因气候终年炎热,巴厘人衣服穿得很少,妇女裸露上半身是很平常的。 巴厘岛人以农、渔为生,信仰一种古老的印度教与佛教混合式的印度教。巴厘岛人把信教视为一件很光荣的事,因此几乎人人都是教徒,但与所有宗教不同的是,它的历法一年只有210天,而宗教节日却多达198天,因此巴厘岛几乎天天都是节日。 巴厘岛女郎的头平常可顶重物,一顶就是十几公斤,不顶重物的时候就插花,因此巴厘女郎的头上几乎满头是花,可是巴厘女性的衣服只是一片布,再简单也没有了。巴厘女郎的这一块布,是从腰上围起的,因此上半身是完全裸露的,是最名副其实的上空装了。这块布从腰上围起后,有些长及膝盖,有些长及足踝,因长度不同,显出不同的风韵,很美很美的女性风韵。 这块围腰的布很漂亮,多数是丝织的、麻织的,只有少数才是棉织。有些围腰布上有闪闪的光泽,而且几乎没有一块不是颜色鲜艳。这些鲜艳的颜色以紫、绿或紫绿格子的较常见,如果是  相似文献   

5.
在公元十三世纪小乘佛教传入柬埔寨以前,柬埔寨并存着婆罗门教、大乘佛教和原始宗教。(一)婆罗门教的传入与发展。公元一世纪婆罗门教随着混填的入侵而传丁进来。扶南王国建立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信奉婆罗门教的人越来越多,婆罗门教在首都和对外贸易的港口,更为流行,这其中商人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跋摩王朝时期,统治者是印度人或其后裔。公元五世纪下半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印度教的宽容理念、实践困境及其超越问题。作者认为,印度教的宽容是一种多元的宽容,亦是一种绝妙的宗教学说。但是,在印度的社会实践中,印度教的宽容理念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它既在与其他宗教的对话中面临困境,也在自身的实践中面临障碍。因此,超越印度教的宽容而致力于多元宗教的平等与和谐,可望成为印度社会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婆罗门教(8—9世纪改革以后称为印度教)产生于古印度,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及碑铭材料,史家们断定,婆罗门教曾超越印度国界,于古代传入东南亚地区,成为爪哇、扶南、真腊、占婆、暹罗等古王国的主要宗教,对这里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建筑艺术、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地区的人民后来虽然以小乘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但婆罗门教的影响在人民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当今印度尼西亚官方承认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指新教。下同)、印度教和佛教。据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不包括伊里安查雅和东帝汶),印尼约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分别为2.5%和5.3%,信佛教及其他宗教的则占1.7%。关于印尼华人宗教徒,尚无全面的统计数字。但据1981年8月4日《罗盘报》报导,华人穆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是一块勤劳人民与万能神灵共同生息的富饶宝地。古印度人民同宗教关系之密切,他们创造的宗教种类繁多,斑澜多彩。从最初的吠陀教、婆罗门教,以后又演化出佛教、耆那教、印度教、锡克教,以及各宗教又产生众多支派和令人眼花缭乱悠久而精致的宗教典制。在中世纪,次大陆又接受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即我国所称之景教)、袄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宗教的博物馆。伊斯兰教的传入对次大陆产生的影响,为各宗教之最。现在印度除绝大多数信奉印度教,尚有近亿的伊斯兰教徒,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把包括在“古印度”概念中的南亚次大陆诸  相似文献   

10.
佛教的“涅”与婆罗门教的“解脱”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佛教的最高修行目的是达到“涅”;婆罗门教的最高修行目的则是获得“解脱”。“涅”与“解脱”虽是两个不同宗教追求的最高目的,但它们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二者的同异与关联对...  相似文献   

11.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天后圣母等),姓林名默,福建省莆田湄洲屿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于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离开人世,时年28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印度教对印度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 ,以及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如何利用印度教来促成印度民族主义的形成、教派民族主义者如何利用印度教来为教派民族主义服务 ,并指出以印度教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对印度社会的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印尼经济经过1998年严重衰退后,从1999年和2000年开始缓慢走向复苏,但复苏的道路依然漫长。2001年印尼经济仍会增长,估计基本维持去年5%左右的水平,但不排除发生意外的可能。如果印尼再次发生政治和社会危机,印尼经济又将跌入危机的深渊。在印尼经济恢复的过程中,政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平 《东南亚》2009,(1):79-84
今天居住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一带的阿洪姆人的祖先,是13世纪以后从中国云南德宏一带地区迁过去的傣族,他们的先民辗转迁徙到今天的印度东北部地区以后,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叫做“勐顿孙罕”的王国并统治了当地。这些傣族移民的后裔后来被当地人称为阿洪姆人。在他们统治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同时,他们也逐渐接受了印度教和当地的语言,文化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婆罗门教传入东南亚可以追溯到吠陀文明时期。对女权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吠陀文明促进了中南半岛母系社会礼俗的发展,直到素可泰时期,泰民族仍然盛行女权文化。自阿育陀耶王朝起至曼谷王朝初期,泰民族统治者借鉴古高棉的做法,较大程度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婆罗门教对泰人原初的女权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男尊女卑在礼法制度上体现出来,但由于传播的局限,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中上层社会。  相似文献   

16.
印度尼西亚自1945年实现政治独立后,把工业化确定为实现经济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在65年来的工业化过程中,尽管遵循了与东亚工业化国家类似的工业化道路——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战略转变以及政府干预工业化,但由于自身的自然条件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其工业化的道路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危机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的影响 早在2007年2月,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3月宣布濒临破产,4月4日就申请破产保护.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很快,两国双边贸易和中国对印尼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顺利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尤其是中国一些商品对印尼的冲击引起印尼部分企业界的不满。本文拟对两国经贸关系存在问题,尤其是印尼纺织服装业受中国产品的冲击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以利于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走势远远好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并较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成为东盟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但国内失业率高、投资环境待改善、经常账户逆差逐渐扩大以及未来外部融资环境不被看好等因素仍是困扰印度尼西亚经济的主要问题,未来印度尼西亚仍需继续发挥内需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解决内部结构性问题,发掘经济增长的多元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