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资源节约是环境友好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资源节约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两型社会"是在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解决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是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两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使用、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金晓红 《工会论坛》2009,15(6):29-30
搞好节能减排,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加强管理和强化法制、政策支持等,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4.
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交通运输行业是用能大户,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推进两型行业建设,已经作为目前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公路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落实两型社会的要求,是文章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资源和环境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资源环境矛盾所使然。“两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以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整合环境文化,完善民主法治,推动环境公正,创新绿色科技,发展环境经济,实现资源环境公平,推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在思想、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和国际等各个方面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相结合的两型社会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吻合,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对我国现有资源与能源情况分析出发,初步的思考和探讨如何建设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与反思中逐步形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保护环境,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面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贫乏的形势,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与实践证明,清洁生产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产业、科技、资源和环境等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存在因果反馈联系.因此,应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以产业和科技为支撑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资源和环境层面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两大压力的必然选择。地方政府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地方政府官员政绩)中动及地方政府间权力利益竞争造成了地方政府职能错位,是能耗上升、污染扩大的原因之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难题。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完善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健全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财税政策体系和以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为根本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是创新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视野中消费观的生态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话题。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必将引起消费观的生态需求走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列举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科技驱动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强调了科技兴农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应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实施精准农业。强调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实现十三五规划中要求的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政府实施绿色采购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促进绿色产业市场形成,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等宏观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现实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绿色采购法规和措施,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日照市作为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的沿海开放城市,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压力,立足自身实际,确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本文总结分析了其决策动因和基本做法;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环境法律制度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为环境法律制度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环境法律制度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环境法律制度创新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有效的环境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必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卫生产业作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无疑与两型社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地方政府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主要破除一切从行政区划考虑取舍进退的观念束缚,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加快武汉与周边城市合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对地方政府从根本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尽快加快打破各城市间市场相对分割的局面,加快武汉企业的集聚和扩张,营造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目前,南宁市农业正处于城郊型传统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南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亦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两型校园"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院校的简称。建设"两型校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需要。"两型校园"建设应该从机制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生态校园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期,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制约的压力明显增大.在这一战略转折期,面对区域经济你追我赶的态势,抢抓机遇、争取主动,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发展成为了当前我省发展的主题.党外知识分子作为全省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对促进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四化两型”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