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资源和环境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资源环境矛盾所使然。“两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以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整合环境文化,完善民主法治,推动环境公正,创新绿色科技,发展环境经济,实现资源环境公平,推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在思想、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和国际等各个方面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产业、科技、资源和环境等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存在因果反馈联系.因此,应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以产业和科技为支撑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资源和环境层面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当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上来,就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们国家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是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小…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环境法律制度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为环境法律制度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环境法律制度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环境法律制度创新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有效的环境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必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创新型国家、服务型政府”。“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又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开展了作风建设年和能力建设年活动。  相似文献   

6.
和谐生产力是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该文提出了构建和谐生产力,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路:大力构建和谐生产力体系;促进和谐生产力全面协调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构筑和谐生产力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7.
高霞 《工会论坛》2011,(4):149-15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两型社会在内涵、发展目标、建设框架和实现途径等方面都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是手段,两型社会建设是目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指导,建设两型社会在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建设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存在着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相结合的两型社会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吻合,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对我国现有资源与能源情况分析出发,初步的思考和探讨如何建设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政策法律体系的要求,在河北省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在循环经济中的职能、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中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特征。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面临资源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生物质能,加强科学研究,制定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1.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3.
免与官当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两种适用于官吏犯罪的规定,它们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然而,两者在性质、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法律后果上均有共同点和差异之处,笔者在此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4.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理性和理性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笛卡尔主义的代名词,哈耶克不满"理性"和"理性主义"长期以来被其独享和滥用的局面,尝试和寻求对理性和理性主义的正名。通过对理性的重新表述和在理性主义之前加修饰语的办法,从逻辑层面上将这两个术语加以提升,区分出滥用理性的"建构理性(主义)"和有效利用理性的"进化理性(主义)",为自发生成的进化理性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提防个体自由遭受源于建构理性的计划和极权主义的侵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电子"与"政务"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电子政务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本质,摆正"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改革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