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保国 《中国民政》2011,(11):59-59
吉林省蛟河市民政局三大机制破解农村社区工作建设。具体内容:一是构建“四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发挥民政、组织、宣传、文体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将农村社区建设与标准化村部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以及文化大院建设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力量,进行重点投入,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曹斌 《群众》2013,(3):72-73
近年来,南通始终将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强化服务,逐步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单位、全国第一家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南通特色的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实践证明,实现这项制度的根本环节,是建立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基础上的民主管理。而实现民主管理,关键又在于依法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使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滞后现象和不规范问题,阻碍了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妨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寻求对策,以加强这项工作,推动农村民主制度法治化的进程。 一、村规民约建设的重要意义 村规民约,是指在村民…  相似文献   

4.
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共同一致的文化。社区文化为社区居民所认同,同时又强烈地影响着社区内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即文化的发展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审美创造功能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组织逐渐弱化,人们对仅存的村级组织认同也非常低,原本依存于社区组织的社区规范势必随之式微。出于同样的原因,村规民约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社区组织去执行,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再发挥应有的规制功能。市场经济的利益算计原则日益渗透于社区生活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功利化,这种利益算计原则日益解构着农村社区传统的内在规范。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城市社区建设之后,湖北省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之路,取得较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从湖北省情、民情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出发,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序进行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法律制度,二是转换政府角色,三是提升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4,(5)
正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新村建设中要注重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乱搭建房屋,保护好山林环境,做好绿化美化彩化,让新村与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相协调;房屋设计建设要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满足群众需求,做到整洁美观、格调色彩统一、特色鲜明;要结合产业开发,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让村民富起来、生活好起来;要发挥村民  相似文献   

8.
冯凯  刘元勇 《中国民政》2009,(11):32-33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和利民、富民的有效载体,从起步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沈北新区农村社区建设中,以城市社区建设理念为蓝本,准确定位农村社区发展方向,重新架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从农村发展实际需要和农民的客观要求出发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08,(1):32-34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牧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把我区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决定》精神,现就我区开展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2,(5):22-22
一、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淡化。2、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3、农村社会风缺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4、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1.
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规民约是民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的社会实践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同时,作为民间法重要表现形式的村规民约也赋予了村民民主管理权利、民主决策权利及民主选举权利,加强了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在农村治理实践中,提升村规民约的执行效力及合法性成为现阶段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兴华 《群众》2009,(10):36-37
近年来.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把城市社区理念引人农村,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创建和提升人文素质的“一号工程”来抓.坚持“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充分发挥社区在文明创建中的“辐射源”和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着力点”作用.从“人居环境、人员素质、发展功能”三个方面实现城乡社区文明同步发展。通过持续创建,全市城乡社区基本实现了社区服务便捷、基础设施完备、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文明、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风气良好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连干部学刊》2011,27(10):26-27
社区建设是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城市管理及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城市文明、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等诸多方面。所有这些不仅需要政府的强力推进——主导性作用,也需要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和社会自治功能——保障性作用的发挥,许多工作都与社会基层组织紧密联系,需要社区来解决和应对。  相似文献   

14.
村规民约是指农村村民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而制定的涉及村风民俗、社会公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规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它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村民共同商量制定、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形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已被普遍采用。据统计,目前我国90多万个村民委员会中有98%的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或者村民自治章程。河南农村的村委会也大都有了自己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出现,对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村规民约作为一种以村民自愿合意为基础的民间规范,既发挥着以道德教化为手段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作用,又具有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最近,省综治委、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司法厅联合部署开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活动.制定修订村规民约,需坚持法治思维,群众路线、问题导向,确保制定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具有合法性、广泛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村规民约,是广大村民自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规章和公约。实践证明,建立在不违背《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村规民约,对于搞好村民自治和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由村规民约违法而引起诉讼的案件却出现了增多的势头,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村规民约违法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在内容上只要求村民讨论通过即可,忽略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撑握法律、法规不够深透全面,只注意了某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忽视其它方面;三是在制订村规民约时没有真正经村民讨论通过,只是几个村干部在一块合计一下就算了事。  相似文献   

17.
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们到安吉县就"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深深感到: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城镇与乡村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一、制定科学规划,描绘美好蓝图,更好地发挥激励、引领和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安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立县,生态环境良好,农村  相似文献   

18.
村规民约作为一项村民自治的制度化成果,在农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国内许多传统的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矛盾和冲突,且不能与农村现代化、法治化建设的目标相适应。在农村治理法治化背景下,传统的村规民约需重新建构,实现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互动融合,推动村规民约向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抓乡镇,城市抓社区。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和省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精神,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我市认真总结、探索社区文明创建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开展社区建设“十个一”和文明社区“八个有”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四个六”机制加强文明  相似文献   

20.
重塑村规民约之于乡村法治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挖掘村规民约的独特价值、实现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融合互动,是推进我国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确保村规民约的内容符合国家制定法的规定;发挥村规民约在司法审判中的价值衡量功能;鼓励乡民积极维权,培育乡民法治信仰;推动村规民约本质特征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