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加快,环境资源问题也日渐突出。我国现行法律给定了行政处罚、民事制裁、刑事处罚解决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刑法和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严厉性,其调控效果也更明显。本文从刑法介入对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我国现行环境刑事立法现状以及我国环境刑法的完善与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刑法对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浅析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兆开 《前沿》2003,(3):88-90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升级 ,环境刑法对传统刑法理论提出挑战。我国 1 997年新刑法专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这是环境刑事立法方面的重大发展与进步 ,但环境刑法理论仍须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对环境犯罪构成要件的论述 ,以求对完善环境犯罪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邦俊 《理论月刊》2006,(6):143-145
动物资源是我国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大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我国刑法设立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但我国刑法对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规定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状况不容乐观.鉴此,新刑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扩大环境资源刑事立法的保护范围;二是对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继续实行过错责任原则;三是增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责任追究条款,加大刑事责任追究力度.  相似文献   

5.
胡陆生 《求索》2007,(3):92-93
刑法国际化是有关国际公约的内容在国家刑法中的体现与执行,因此,刑法国际化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为指导。中国刑法的国际化应遵守主权平等与国际合作原则、条约必须信守原则、尊重和保护人权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缺陷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规定了一系列的罪名 ,对严重侵害著作权的行为进行刑惩。但与国外著作权刑法保护相比 ,无论是在刑事责任主、客观归责的条件还是著作权刑法保护范围、刑罚惩罚的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必须对刑法进一步完善 ,才能与国际社会著作权刑法保护相接轨 ,也才能使刑法与我国的著作权法保持协调  相似文献   

7.
刑法的价值是刑法理论的深层次问题。"从单一保护到两个保护"、"从刑法任务及机能看两个保护"两个角度可知全球化下的我国刑法价值观念的维新在于两个保护;又从"两个大宪章与刑法公正"、"全球化下的被害人学研究与刑法公正"这两个方面可知,全球化下的我国刑法价值观念的核心在于刑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刚彦 《前沿》2012,(18):64-65
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发展,法律制度也开始向国际化方向迈进.世界各国政府基于对人权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始调整本国刑法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我国的刑法进程也应顺着当今世界的刑法发展趋势,在立足于已有的刑法政策前提下积极吸收各国刑法有益的立法经验,注重刑法理念的更新和对现有刑法制度的完善,这样大大减少了我国刑法制度和国际化刑法制度的差异,也使得我国刑法能够符合当今世界刑法发展的进程,这对于我国刑法的长足发展和实现刑法应有的职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97年《刑法》在环境犯罪的立法体例、犯罪主体、定罪处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刑法》在立法模式结构、犯罪客观要件、处罚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环境资源法规中的刑法性规定相协调等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缺陷。有必要采用特别立法模式,扩大刑罚范围和刑事责任形式,调整个别罪的法定刑,增强条款规定的可操作性,并协调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的刑法性规范与《刑法》的关系,以完善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研究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内容及意义为基本切入点,主要阐述了世界主要国家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内容和范围以及我国刑法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内容和范围。并根据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犯罪态势变迁的现状,总结归纳了目前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刑法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犯罪主体更广泛,犯罪目的更易得逞,危害后果更严重。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犯罪刑法理论在危害行为、犯罪目的、客体对象、危害后果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在刑法保护的应对方面存在着法规法律之间的内在矛盾和越权等问题,建议通过修改立法模式、修正刑法规范、完善司法解释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从人肉搜索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入手,界定个人信息的内涵,介绍我国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探讨如何加强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97年《刑法》在环境犯罪的立法体例、犯罪主体、定罪处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刑法》在立法模式结构、犯罪客观要件、处罚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环境资源法规中的刑法性规定相协调等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缺陷。有必要采用特别环境资源法规中的刑法性规定相协调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缺陷。有必要采用特别立法模式,扩大刑罚范围和刑事责任形式,调整个别罪的法定刑,增强条款规定的可操作性,并协调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的刑法性规范与《刑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环境刑法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 0 1年刑法修正案以独立条款专门修改环境犯罪的形式 ,拉开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序幕 ;2 0 0 2年刑法修正案中增加了两个环境犯罪新罪刑条款 ,并对原有两个环境犯罪条款内容进行了罪状修改及法定刑补充 ,使我国环境刑法有了突破性的重大发展。但我国环境刑法仍存在环境犯罪种类偏少、刑法介入角度到位不够、刑事法网薄弱等不足。从发展角度看 ,近几年我国环境刑法进一步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走势已是未来历史发展的必然 ,刑法理论应为我国环境刑法的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依照平等适用刑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刑法应该对男性和女性的性权利都予以保护。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刑法保护的性权利主要是女性的性权利,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则不是很具体和明确的。因此应该通过完善立法,来加强对男性性权利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6.
龙燕 《人民论坛》2013,(8):145-147
《刑法修正案(八)》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有利于加大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的力度,但也有不足之处。对此,应确立从严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立法思想,修改现行刑法,对破坏环境罪犯的行为设置严厉的法定刑;应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从目前的结果犯修改为行为犯,并增设相应的罪名以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7.
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既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蕴涵,又是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当前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仍存在主体不平等、权利范围及保障手段不全面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人权保障总体水平的发展。针对此问题,为完善和发展和谐社会下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我们应注重实现人身权利刑法保护的全面化、平等化与特殊化,使我国人身权利的刑法保护水平与国际社会相接轨。  相似文献   

18.
孙旭  ;张永红 《求索》2007,(7):105-107
两性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应当受到刑法的特殊保护,但现行刑法对两性人缺少应有的保护法则;为实现两性人权益的有效保障,需要修改现行刑法中的相应犯罪条款,如拐卖妇女、儿童罪、强奸罪、引诱幼女卖淫罪等。  相似文献   

19.
新刑法将毁林犯罪规定为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增加了毁林犯罪内容 ,不仅保留原刑法的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 ,新增了保护珍贵树木有关条款。加大了对毁林犯罪的打击力度 ,在加重法定刑的同时 ,将附加刑改为强制性规定 ,增加了管制刑 ;犯罪主体扩大到了单位 ,不再局限于自然人。毁林犯罪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滥伐林木罪的法定刑问题 ,明知持有违法发放的采伐许可证而进行采伐的罪与非罪问题 ,毁林开垦、采石、采砂等行为的刑事处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刑法新变化引起的理论问题主要是单行刑法时间效力和罪名规定问题 :单行刑法从通过、公布到生效施行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不能同时生效 ;单行刑法应遵守刑法所确定的“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 ,并加以明确规定 ;对罪名确定问题应从长远角度考虑 ,尽早在单行刑法中实现罪名立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