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的风云变幻,使海峡两岸出现了很多看似相识却陌生的事情。就拿大专院校来说吧,大陆有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台湾也有这些大学(东吴大学英文名称就叫苏州大学)。  相似文献   

2.
两岸大学多同名历史的风云变幻,使海峡两岸出现了很多看似相识却陌生的事情。就拿大专院校来说吧,大陆有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台湾也有这些大学(东吴大学英文名称就叫苏州大学)。台湾清华的校史从北京清华开始算起。在介绍台湾清华大学前,先说一段历史故事。1948年冬天,清华大学还在上课,人民解放军突然从南口进至北京西郊,与国民党守军在学校墙外交火。不久,国民党军队退守城内,清华园因此被解放军掌控。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碰巧于前一天入城公干,当时交通断绝,只好留在城内。蒋介石眼见局势不妙,就派飞机把梅…  相似文献   

3.
《人事管理》2000,(6):19-19
张学光同志为苏州大学副校长:葛建一同志为苏州大学副校长;周德欣同志为苏州太学正校级调研员,免去萁苏州大学副校长职务;顾纲同志为苏州大学正校级调研员;王顺利同志为苏州大学副校级调研员;朱南康同志为苏州大学副校级调研员;曹友清同志为镇江医学院院长(任期四年):宋余庆同志为镇江医学院副院长;陈乃林同志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学者,他拥有两个博士头衔:苏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他的教学风格生动活泼,受到学生欢迎。作为管理者,他充满企业家精神,学校广场上飘扬着27面董事单位的旗帜,细数一下就有德国博世、芬兰诺基亚、韩国三星、美国超威等国际巨头。作为行者,他走出书斋,整合优质资源,全力构建一所"创业型大学"。他,就是苏州市政协常委、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他的理想就是培养面向国际  相似文献   

5.
路建美 《群众》2013,(6):59-60
2008年,为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贴合苏州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特别是发展纳米材料的战略需求,苏州大学创建了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初期),后又与苏州工业园区协同组建了苏州大学纳米研究院。  相似文献   

6.
孙越 《江苏政协》2010,(4):14-15
3月9日下午,窗外寒风凛冽,雪花飞舞,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音乐厅内却洋溢着夏日一般的热情,第四届"戏曲走近大学生"活动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行。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我省京剧、越剧、昆曲、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梆子戏、滑稽戏、评弹等戏曲名家的精彩表演,频频展现了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深深吸引了来自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苏州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等四所高校的500多名师生,并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哲学学会主办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哲学研讨会”2005年9月24-2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阴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市委党校、江苏省社科院哲学所等20多个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从哲学的角度就建设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一、和谐社会的层次性特征与会者大多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厘清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有高级阶段和低级阶段之分:高级阶段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现在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低级阶段是指要减少社会矛盾和…  相似文献   

8.
李明媚 《今日广西》2008,(11):10-12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大学”、“创业”、“成功”这三个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这在中国几乎成了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人们往往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获得大学文凭.也就意味着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胜固欣然败亦喜”,我曾经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猜疑、惊诧、不解的目光。怎料,当我置身于大学毕业生行列,重新领略同样的目光之时,我再也不能置之度外、视者无睹了,我的心在颤抖、在哭泣、在哀叹。我是今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7年苏州寒窗苦,我对这座美丽的文化古城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甚至发誓,不惜一切代价留在苏州。求职之时我才发觉自己实属单相思,一厢情愿而已,苏州城似乎很不欢迎我这名学子,拒我于千里之外,绝望之下我与无锡一所大学签订了协议书。殊料,协议书签好之后,苏州市…  相似文献   

10.
熊思东 《群众》2022,(9):40-41
随着数智时代到来,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呈指数级变化,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治理模式。“智改数转”已然成为大学改革发展的新课题。苏州大学始终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学校与华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云中苏大”,探索与实践“云中大学”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智改数转”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05,(2):60-60
3月22日,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与中华女子学院在京联合召开“维护妇女劳动权益”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大学、苏州大学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北京市妇联、北京市总工会及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人权》杂志社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角度,对中国在维护妇女劳动权益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如何通过立法维护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晏燕 《民主与法制》2011,(25):61-63
上大学有捷径吗?答案应当是没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寒窗十年苦,哪能轻松踏入名校门。不过,也有人会偷偷地告诉你,上大学有捷径。这不,湖南省会同县某中学老师张玉杰就忽悠着学生朱云峰的父母交了10万元“大学保证金”。  相似文献   

13.
学问与人生     
当我们来到大学,生命中就有了一段宝贵的时光叫大学生涯。比起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四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怎么来看待这四年的大学生涯?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我们都会很珍惜这段时光,但在今天,它却成了问题。因为今天,人们似乎把四年的大学生活看成是谋取好职业的途径和手段,大学俨然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所。这样一种大学教学的功利主义倾向到处蔓延,以至于遗失了大学教育的初衷。在我看来,“University(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科学共同体,一个民族的精神中心。这里有一批人,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担当着推动科学进步的使命。一句话,这里是追求真理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人生的青年阶段,能够有四年的时间来到这样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应当是非常幸运的。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有一段暂时与现实社会的利益体系相脱离的平静时光。  相似文献   

14.
泰国行     
今年的农历腊月里,我携大病初愈的婆婆,告别寒风中的昆明,随着涌动的人潮,到泰国去了一趟。与众多昆明人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在导游的催促声中行色匆匆地“奔游”,而是一到泰国就汇同在泰国做访问学者的女儿住到大学里,再悠哉游哉地“漫游”。因此,虽然时间短,仍感到与泰国老百姓的生活更为贴近,因而也就有些不同的经历和感悟马海多大学分校女儿在马海多大学做访问学者,我们就住进了这所大学。马海多大学很大,位于泰国那空帕松府沙拉亚,距曼谷市区有三十多公里路程。学校有十几个学院,每个学院隔着很长的距离,树很多,路边的小…  相似文献   

15.
天明 《公安学刊》2006,(3):101-101
本刊讯5月18日,本刊在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暨苏州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纪念大会上再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实现了三连冠。这次会议在苏州大学召开,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回顾与思考“大学、学术、学报”话题,总结学报百年的历史经验,为推动学报的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本刊既是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学报,又是浙江省警察学会的会刊。自1988年创刊以来,在编委会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联络站和理论研究基地的支持下,在全省公安民警的关心下,本刊的办刊质量和效益不断提…  相似文献   

16.
就业难恐怕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感触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扩招造成的。我国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跟不上社会的脚步,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开始降低求取目标,从基础做起。那么,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究竟是怎样就业的呢?  相似文献   

17.
夏玉兰  刘忠  苏胜利 《群众》2012,(6):54-56
他,来自芬兰,是诺基亚苏州公司原副总经理、苏州大学客座教授、苏州形象大使; 他,敲伊朗鼓、唱苏州评弹,热爱江苏,其热爱程度甚至让一些江苏人汗颜:  相似文献   

18.
曾亮  官兴丽 《前沿》2013,(16):125-126
大学文明足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其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茶道文化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思想,这些都与精神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是将茶道文化引入大学当中,势必会对其文明进程产生出积极影响。基于此点,本文就茶道文化对大学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大学是什么?这是从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机构诞,~生以来,人类就不断拷问的问题。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大学在不断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当现代大学的脚步由神坛踏入世俗社会、成为社会大众生活的必需之后,大学就像魔咒,令人喜悦令人忧愁12011年12月初,我在网上搜索了10月到11月网民热议的大学校长不带研究生、大学招生的“圆梦计划”、大学教学质量报告“被公开”、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网四个热点问题进行简要评论,以反映网民对“中国大学:今天到底怎么了”的现在进行时进行理解、深思和关照。  相似文献   

20.
苏州大学100岁了,正在展开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苏大百年,是从它的前身创办于1900年东吴大学堂算起的,后名东吴大学,1952年后,已几经调整几度易名了,现已成为进入全国“211工程“的重点大学。至今保持名称未变的是我国台湾省台北市的东吴大学。台北东吴大学是1951年由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逐步发展建校的,根在苏州。苏州大学、东吴大学早已建立了亲缘关系,两校互有人员交往,进行教学、学术交流。台北东吴大学早在今年3月16日已隆重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