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曾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称为“崇高的事业”(《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81页)。毫无疑义,社会主义文艺作为这个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应当是崇高的。崇高,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执著的美学追求、强烈的美学精神和重要的美学特征。不能设想,一种庸俗卑琐、萎靡不振、玩世不恭的文艺,一种嘲笑崇高、亵渎崇高、反崇高的文艺,可以与我们“崇高的事业”相匹配,可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以下简称《文选》,所引只注页码)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文选》收集了邓小平同志在1975年至1982年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谈话。这些讲话、谈话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是怎样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这个伟大转变的。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重新确定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也是我们国家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首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他政治品格的一个鲜明特征。 一、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疾苦萦记心头的政治家。他说过:“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57页)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来制定和执行政策。早在根据地时期他就一再强调:党在“敌占区游击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利益”,“凡是能够保护人民利益的事,应努力赴之;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55页)。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又曾经深情地说过:“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  相似文献   

4.
一切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处处洋溢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体现着小平同志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挚情感和“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执著追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也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道德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是全体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每个当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我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信仰和追求。有了这个信仰和追求,我们的国家才能更有力量,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我们永无止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75年至1982年9月的著作)共47篇,417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10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93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的著作)共119篇,383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68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143次。 摘自(真理的追求)1999.3《邓小平文选》中的“社”与“资”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1994,(1)
《邓小平文选》(1982-1992年)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奉献给全国人民的又一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1982年以未,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伟大理论创造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作为党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坚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为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奋斗;同时,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生为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幸福和富强而斗争.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他对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做了许多重要论述,使之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考察邓小平一生的爱国主义实践和研究《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爱国主义与追求祖国繁荣富强相联系在经济上改变祖国贫穷落后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里,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发展的论述。通过学习后,加深了我们对"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理解。一、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经济在制定"八五"计划时,有一种意见认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百分之六就可以了。针对这种观点,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同志用中国老百姓朴素的语言说出来的一个深刻道理。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  相似文献   

10.
1975——1982年,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又一个从危难转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时期。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胜利,是因为邓小平同志作为这一时期党的正确领导的代表,一切都顺应历史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意愿。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时必须着重学习和深刻领会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这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认真研读,加深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精辟论述,对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一著名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春多次强调提出的。在这之前,即1986年12月中下旬,在  相似文献   

12.
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之后,又经历了45年的光辉战斗历程.这段历史,既有光彩夺目永载史册的伟大成就,又有在探索道路上出现的失误.在这个复杂曲折的历史中,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必须记取的教训.要正确研究和认识这段历史,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和客观规律,首先必须精心学习研究《邓小平文选》,尤其是第三卷.《邓小平文选》已系统出版了1938——1965年卷、1975——1982年卷和1982年9月——1992年2月卷,这三卷《文选》共选入邓小平同志建国以后的文章、讲话、谈话188篇,70余万字.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真实记录,是我党逐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反映.因此,也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光辉指南.  相似文献   

13.
·学习《邓小平文选》 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点 赵曜 人民论坛1995.12 我们永远不能忽视的首要问题 陈安吉 人民论坛1995.12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孙连成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6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04,(9):6-7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有着善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优良传统。如邓小平同志讲问题,往往都是从历史经验讲起,他提出的观点,经常是用历史作论证的。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党史研究的论述,我们深切地感到,《邓小平文选》特别是第三卷记载了建国后主要是1982年后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为什么讲这个历史?因为我们现在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以后,中央的决定再次重申了这个评价,并且指出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范围很大的题目。在这里,只想集中谈一个问题,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当代水平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概念,有的文章归纳为20多条。《邓小平文选》(1975——1982),也有许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概念。如果也像上述那样归纳,两书加起来,初步统计有50多个新观点。所以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7.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党的学说,“在这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正是因为列宁建立了那么一个好的党,才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的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41页)毛泽东同志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建党理论呢?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问题关键是把共产党内部搞好,这是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思想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以下凡《邓选》3卷,只注页码)“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6页)“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第357页)如果离开共产党领导,搞“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第244页)…  相似文献   

19.
《求实》1983,(8)
一、前言 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自1975年至1982年九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谈话,共四十七篇,其中三十九篇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8月22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