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汽车“召回”是今年中国车市继降价风之后的又一引人关注话题。说白了,被“召回”的汽车就是生产商出售给消费者的那些不合格的汽车,这在国外司空见惯,美、德、日等国每个月都有汽车被“召回”。但在我国,“三包”责任制尚未延伸到汽车产品,厂家只保证“修”,而不保“换”更不保“退”。要退掉一辆有质量问题的车,比制造一辆没有毛病的车还艰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汽车厂家在“政府保护”的温暖怀抱中酣睡多年,已经习惯多赚银子、少担义务。我们用世界上最高的价钱,购买性能不怎么样的汽车,事受的却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公司     
《小康》2021,(10)
正奔驰在中国召回超260万辆汽车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召回信息,自今年4月12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6年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0日期间的部分进口和国产车辆,总量超260万辆。本次奔驰召回数量堪称史上规模之最。  相似文献   

3.
1950年出生的王新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整整奋斗了30多年,现任中国汽车消声器行业协会理事长、湖北通达集团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级经济师。199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第七、八届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为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王新刚本着“团结、求索、自强、创新”的经济理念,以人为本,科技兴企,带领通达集团的全体员工不懈努力,使通达集团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知名企业,在新的世纪,王新刚的目标是使通达集团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6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已经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第2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总理(?)(?)赛2012年10月22日第一条为了规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汽车和汽车挂车(以下统称汽车产品)的召回及  相似文献   

5.
信息速览     
我国将对缺陷汽车产品实施召回制度《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根据规定,消费者或车主有权向主管部门、有关制造商、销售商、租赁商或者进口商投诉或反映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并可向主管部门提出开展缺陷产品召回的相关调查的建议。同时车主也应当积极配合制造商,进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最低工资标准两年调整一次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已开始实施。新规定明确提出,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并增加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福建省率先实现贫困农民全面低保福建省政府最近决定,从2004年1月起,…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产品召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悦 《中国发展》2006,(3):42-45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产品召回制度。鉴于目前频繁发生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伤害事件及不规范的产品召回实例,我国亟需建立产品召回制度。一旦建立产品召回制度,我国企业将首当其冲面临如何避免产品召回以及如何进行产品召回的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闻点击     
国家质检总局:拟出台汽车管理召回条例"国务院法制办对汽车管理召回条例的出台非常重视,最近我们连续召开了几次专门的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日前在记者会上称。针对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刘平均介绍,中国对于进口汽车、合资品牌的汽车和自主品牌汽车的召回管理始终是一视同仁的。2010年我国汽车召回的总数累计  相似文献   

8.
“入世”在即,中国的汽车工业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由于关税的降低和市场的开放,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必将冲击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汽车工业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记者: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促进和带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介绍,目前在中国生产一辆汽车,主机厂只生产30%的主要部件,其余70%的部件都是由零部件企业提供的,由此可见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达集团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重要的企业集团,请王总介绍一下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现状。王新刚: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的汽车厂都是大而全,全国只有极少数几家零部件生产企业。这种布局不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少数主机厂和多数零部件企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10.
缺陷汽车召回制度是针对汽车产品缺陷成规模出现时,由政府主管部门采取以生产者自主召回为主、政府强制召回为辅的方式,消除缺陷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的不利影响,实现由最具实力承担和控制风险的经济主体来承担和控制风险的制度.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制度展开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制度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7,(19):63-63
柳州市汽车配件三厂是由柳州市政府指定的重点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民政福利企业。本厂实施“稳质量、增品种、重科技、创效益”的企业方针,牢固树立QSTC的质量观点,先后为“东风”、“乘龙”系列汽车及五菱微货车配套出200多种零部件,主要产品有消声器总成、排气管、拉杆总成、汽车及中小型冲压件、焊合件,深受柳汽、柳微两大主机厂的信赖。本厂于2006年通过ISO/TS16949:2002标准的第三方认证,使工厂质量管理水平再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 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共同制定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于3月15日正式发布,并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据国家质检总局负责人介绍,缺陷汽车召回是指按照规定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包括进口商),选择修理、更换、收回等方式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缺陷的过程。主动召回是世界汽车制造商的普遍做法,汽车制造商一旦对缺陷汽车实施召回,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呢?有关专家表示,主动实施召回是  相似文献   

1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始建于1986年11月,经过18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零部件、高等教育、装潢材料制造、旅游和房地产开发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资产总额已经超过50亿元;特别是自1996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断创新的观念,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以年销售平均增长117%的速度跻身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3+6”主流格局,2003年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331位,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第25位,被评为“中国…  相似文献   

14.
对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中国民众来说,“产品召回”,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究竟什么是产品召回?就产品召回我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受到许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汤建辉 《求索》2012,(1):146-148
中国的产品安全事关民族道德底线与健康安全,产品召回制度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行的进路。中国特色产品召回制度在程序上缺乏消费者的参与与互动,在实体上忽视了消费者权益因素的考量。因此,为提升产品召回制度的制度功效,应从程序与实体两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从程序上,直接规定消费者在召回报告中的地位,加强消费者协会在召回中的作用;从实体上,扩张召回主体的范围、重新定义产品缺陷的内涵,提高行政罚款,引入惩罚性赔偿等。  相似文献   

16.
论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加入WTO,“东风”与“日产”公司的重组,地方整车企业配套份额的下滑,外省汽配行业的快速发展,整车行业低成本战略的推进等,都给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湖北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根据内外环境状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通过成本领先、依附协作、联合经营、“小而专、小而精”、规模扩大化、科技创新等战略的运用,积累、保持、运用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讯     
100多税目的进口关税将降低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6年1月1日 起,中国将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关税减让承诺,进一步降低100多个税 目的进口关税,涉及植物油、化工原 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  相似文献   

18.
建质量追溯制度有问题立即召回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近日,省长姜大明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40号——《山东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办法》共分7章46条,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山东省生猪屠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汽车集团总裁陈虹称,中国汽车产业在生产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需以日本“丰田召回事件”为戒,把安全质量、跟踪保障体系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山东人大工作》2008,(1):I0003-I0006
潍柴是山东制造业的“风向标”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2007年,潍柴在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增长的基础上,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它标志着一个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产品具有高度协同效应的新潍柴集团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唯一的涵盖动力总成、商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黄金产业链的形成:标志着新潍柴集团已经进入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较强影响力和较强增长潜力的全新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