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周文云  杨樨 《传承》2008,(18):54-55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利益意识、选择意识都在不断增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重要方法,同时也能衍生出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利益意识、选择意识都在不断增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重要方法,同时也能衍生出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陆畅 《就业与保障》2023,(8):100-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也是引导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就业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意识融合,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关系,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当代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方法等。探讨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自主创新和创业意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亲情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首先来自于亲情关系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使亲情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联系,即亲情关系的广泛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亲情关系的亲和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亲情关系的稳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亲情关系的差序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亲情关系的自发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性之间存在着种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宪政建设中,大学生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大学生的宪法教育和宪法意识水平将主导着他们参与宪政建设的热情。加强对大学生的宪法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丽娜 《前沿》2013,(19):159-161
社会心态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积极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根据大学生心理、思想和生活的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大学生自我心态调适,增强大学生自我调适的意识、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主动自觉地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7.
卢利亚 《求索》2011,(12):186-187
本文就农村留守生问题,提出了亲情关怀教育思路。分析了亲情关怀在留守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论述了亲情关怀在留守生教育中的要求,即教育者、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吴新颖  尹秋红 《求索》2013,(4):256-258
童年时期记录在人脑中"父母意识",即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一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农村留守少儿缺乏亲情抚育。为此,本文从父母多一些责任、学校多一些感化、社会多一些合力、规制多一些柔情等思考着手,试图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形成人格缺陷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亲情教育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话题之一。新世纪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亲情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客观指出了当前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困境,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实效性的优化策略,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相似文献   

10.
阎根生 《前进》2004,(8):30-31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他那公私分明、不谋私利的亲情观,展示了无私无畏的人性光辉。一、郑培民亲情观的基本定位与表现亲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进步的力量。亲情在人的思想情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可以说,在人这个“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亲情观最直接最本质地反映出人性的本能。郑培民同志的亲情观可概括和归纳为三句话:热爱家庭但公私分明,儿女情长但不谋私利,重精神而轻财…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部队青年官兵成份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独生子女多,不少官兵对亲人、对战友、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淡漠等实际,为引导官兵爱亲人、爱家庭、爱战友、爱部队、爱人民、爱祖国,总队部署了对广大官兵进行亲情教育。亲情教育开展以来,在官兵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官兵的亲情意识明显增强,情感境界有了提升,进一步筑牢了争做忠诚卫士的思想感情基础。但在教育过程中,少数官兵在认识亲情、回报亲情上还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2.
肖韵  林巧 《前沿》2012,(7):129-130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公民意识教育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基础,是倡导公平正义理念、营造自由平等环境的根本途径。本文针对大学生缺乏公民意识的问题,分析了公民意识缺乏的原因,着重探讨了基于时代环境特点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策略,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缺乏公民意识的问题,走出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有浓厚感恩美德底蕴的民族,而当代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大学生亲情淡漠、人际关系冷漠、师生情淡化以及社会责任感弱化是其感恩意识缺失的典型表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重塑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应该从德育的理念、目标、内容、体制、过程几个方面实现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人之"主体性"在全方位的生活领域与公共世界中的彰显,是人的主体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产物。通过公民教育来进一步增强民众的公民意识,培育出无数健全自律的公民,建设一个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既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洪流中,无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村官浩浩荡荡地奔赴农村的广阔天地去建功立业。他们带去的除了农民急需的科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所赋予的公民意识。重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公民意识普及作用,完善大学和民间的契合机制,是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石荣慧 《传承》2012,(22):40-41,43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对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特点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群体,正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对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特点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赐军 《传承》2011,(8):46-48
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严重冲击,对在一元政治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多种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落在实处,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总结分析以往思想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推行亲情化思想工作的新观点,并从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坚持企业社会主义原则等方面论证了推行亲情化思想工作的客观必然性,以及推行这项工作必须克服的几种不良倾向,强调做好亲情化思想工作要着力在"五个结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责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自我实现愿望较高,而且功利主义比较盛行,自我索取等因素导致了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当下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培养责任意识、提高责任能力、创新实践育人方法和营造积极向上的责任环境等方面入手,来探讨深化、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