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精神的时代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战胜重重艰难险阻,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今天,丁晓兵这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英雄再一次感动中国。丁晓兵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是长征精神在现时代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赵存生 《世纪桥》2006,(4):44-44
丁晓兵的英雄事迹让我深感震撼,也使我从英雄的思想和言行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这里,仅就丁晓兵同志英雄事迹所展现出来的“丁晓兵精神”谈两点认识。第一,“丁晓兵精神”是新时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卓越、崇尚英雄的民族,中华大地是一块孕育英雄、造就英雄的热土。丁晓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  相似文献   

3.
丁晓兵的先进事迹能够感动那么多的人,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和广泛赞誉,有其深刻的原因.丁晓兵先进事迹所体现出的"丁晓兵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战斗精神、忠贞精神、开拓精神、人本精神.这四种精神,既体现着民族优秀传统和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又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肖冬松 《世纪桥》2006,(4):45-46
丁晓兵的先进事迹能够感动那么多的人,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和广泛赞誉,有其深刻的原因。丁晓兵先进事迹所体现出的“丁晓兵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战斗精神、忠贞精神、开拓精神、人本精神。这四种精神,既体现着民族优秀传统和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又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战斗精神是一个士兵勇猛冲锋的强大动力,是一支军队勇往直前、战胜强敌的重要保证。一个缺乏战斗精神的士兵永远不会成为英雄,一支缺乏战斗精神的军队永远不会震慑敌人,更不会让世界尊重、让祖国和人民安全。战斗精神是我军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8,(2):59-62
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解放军报》连续报道了“独臂英雄”“、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金质奖章获得者“、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武警某部政委丁晓兵同志的先进事迹,看后感人至深。其中“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更美丽”所展现的精神画面,更是让人回味无穷。丁晓兵的“精神家园”,因为“奉献”而美丽。“丁政委给我的心灵震撼是他真正教会我一句话:工作着是美丽的,在工作中为他人奉献更美丽。”这是丁晓兵所在团的一名副连长在“学英模,话人生”演讲会上向全团官兵的真情诉说。正是丁晓兵的这种“奉献”精神,使这名副连长乃至全团官兵深深地感悟到…  相似文献   

7.
长征精神是长征故事的集中体现,长征故事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长征故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探索新途径。在大学生中自觉讲好长征故事,就需要进一步凝练长征故事的精神价值,揭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多种载体、多种方式展示长征故事,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视野,把握长征精神形成的历史全貌,赓续党的历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长征精神的论述,回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问题,就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做出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核心要义、鲜明特点和时代价值,对于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长征演绎、回首来路总结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眺望前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20年前.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丁晓兵失去了右臂。他成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20年来,丁晓兵从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觉,而是扎根基层,自强不息,以伤残之躯继续书写平凡而壮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诗人臧克家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左手礼》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主人公丁晓兵——这位用左手敬军礼的独臂英雄巍然矗立在精神的高地,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时时为我拨正青春的航向。  相似文献   

11.
刘丽霞 《新长征》2006,(9):56-57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根本,是长征精神的精髓所在。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深入领会长征精神的精髓,探索这一精髓的形成机理,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希仁 《世纪桥》2006,(4):46-46
丁晓兵是新时期的人生楷模,他的英雄事迹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读了丁晓兵的事迹材料,深受感动,深受教育。丁晓兵的先进事迹向我们昭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一个人应该而且可以做到堂堂正正,做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而且可以保持先进性。丁晓兵的优秀品格是全面的,值得学习的内容很丰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视野中,长征具有独特的地位。由于长征和长征精神的无穷魅力,不同国籍、不同行业的人以各种方式重走长征路。重走长征路意义深远,深化了对长征历史的认识,传承了伟大长征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永恒精神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思路方法启迪。  相似文献   

14.
长征精神是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70年岁月的积淀,历久弥坚。建设和谐文化需要继承长征精神,同时,长征精神也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得到发展。二者共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从而达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长征作为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战略转移,是一次军事行动;但“长征精神”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创新和升华。我们应当珍惜这个财富,更需要认真研究和开发这个文化资源。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对长征精神提出一些看法。本文所论的“文化”,主要指思想文化或”观念文化”。笔者认为观念文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作为精神产品存在的观念形态,即文学艺术、哲学、社会政治法律思想学说等,古代和中世纪在这方面的精神产品就是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本刊特约了石仲泉、罗开富、褚银、姜廷玉等四位著名专家,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06,(6):11-1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奇迹。“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为纪念这一伟大壮举.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中共天津市委老干部局、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决定联合举办“辉煌征程——寻访在津老红军”活动。活动期间,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和本刊记者将走访我市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听他们讲述动人的故事。本刊从第七期开始陆续刊登,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省果洛地区,是青海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全国党史、军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景辉 《新长征》2006,(10):13-13
长征作为20世纪影响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展现了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它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人们必将更多地关注长征事件与长征精神,因为这是历史馈赠给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长征精神所凸现的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需要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倍加珍惜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目前,长征精神教育活动已经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展开。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教育我们时刻牢记党的嘱托,为祖国振兴和民族未来而奋斗,中小学校作为弘扬长征精神的主要阵地和主力军,在学习中应该积极带头,抓好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