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第3届年会于1995年8月14—1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的40余位学者、专家。这次讨论会的主题是儒家的义利观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会的学者、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综述如下: 一、对义利观内涵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与现代道德和法治———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综述●吴晓梅1997年5月22日至24日,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在古城开封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儒家思想与现代道德和法治的关系,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及日本的四...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第2届年会于1993年1月9—12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50余位学者、专家出席会议。这次年会研讨的主题是《论语》思想的现代法文化价值。与会学者专家紧紧围绕发展市场经济、扬弃儒家法文化展开了热烈研讨,争论的热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1995年8月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第3届年会在黄山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以及日本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与会代表围绕这一主题,撰文发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是关于儒家所称的“义”和“利”的内涵。有的学者认为,义就是指道德,利是指物质利益;有的学者认为义不仅属于伦理范畴,而且含有经济方面的内容,是横跨经济和伦理两大价值领域的概念;也有人主张义和利都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如义可以包括个人修养、公平等伦理行为规范等,利可以包括物质利益、利益的追求、个人私利等含义;还有人用古文字学来作解释,指出“义”字内含  相似文献   

5.
《法学》1991,(9)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于1991年6月29日至30日在江苏无锡市召开了首届学术讨论会,五十余位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儒学法律思想的价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法律文化和法制现代化等课题展开了认真而充分的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发言踊跃、论战迭起、妙论连篇。现将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儒家法律思想的价值会议认为,虽然孔子不等丁儒家——后者中还包含着道、墨、法诸家的思想成果,但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法律思想看作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  相似文献   

6.
《中外法学》1991,(5):13
<正> 由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首届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6月27日至30日在无锡举行.来自大陆、台湾和日本的六十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儒学对中国法律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影响,法律文化及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日中法律文化的比较等问题.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拟出版论文集.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于1990年10月成立,会长是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的陈鹏生教授.会址在  相似文献   

7.
儒学与现代道德和法治的对话——“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第四届年会”综述徐永康吴晓梅1997年5月下旬,历尽苍桑的“六朝古都”开封,风和日丽。风格古朴的河南大学校园里也显得比往日更为热闹。这里聚集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日本及美国的四十余位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于1991年6月27日至29日,在无锡太湖之滨举行了首届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儒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早在四十年代初,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便就儒学与中国古代法律的关系,提出了中国刑律儒家化的命题。此后,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0日至11日,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暨“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看待传统中国法文化”学术论坛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主办,汕头大学法学院和《太平洋学报》编辑部承办。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政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湘潭大学、汕头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的约50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古代礼法合治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重要启示作用。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对古代经验,特别是儒家思想及其治理模式的有益借鉴,离不开对古代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所进行的积极总结。在此背景下,2015年4月24至25日,由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文化研究传播中心承办的"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15年年会"暨"法治中国视阈下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丛书”之第一种的《儒学与法律文化》一书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主编,收集了1991年6月在无锡举行的第一届学术讨论会的近40篇论文,作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史和法律文化学者,也有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儒学专家,这些论文对怎样认识和评估传统法律文化,怎样看待儒学及  相似文献   

12.
儒家义利观与中国民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义利观与中国民法文化俞荣根一、儒家义和现再剖析儒家义利观是儒家经济伦理和法律伦理的主于和核心.目下人们提及儒家义利观,大多以"重义轻利"四字笼统概而言之.因为太笼统,因而在进行更为深入具体的法文化研讨时,往往难切要义,也难免似是而非.譬如,"轻利...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几个问题──兼议政府职能的法制化刘作翔刘作翔,男,1956年生。法学硕士,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会员。现任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科学》副主编,副研究员。已撰写出版《法律文化论》一本;主编、参编书籍7本。在《法学研...  相似文献   

14.
杨梅  史彤彪 《政法论丛》2013,(2):121-128,F0003
2012年12月22日,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办了主题为“先秦法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与当下学术研究之探索”的2012年学术年会,本次会议汇集了法律思想史领域老中青三代的120多位学者,整个会议充满着浓厚的危机意识,无论是针对主题,还是在主题之外,学者们通过不同角度和方式探讨了法律思想史学科发展的前景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10月15日、22日,由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政治、法律与公共政策"年会(2011)在北京、重庆两地顺利召开。会议分"革命建国与百年宪政之道"、"新中国政法传统"、"财产、家庭与基层治理"、"政治前沿:情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23日-24日,北京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会法律分会第四届年会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图书馆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法律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来自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21日,以“法律与法律图书馆”为主题的北京高校情报资料研究会法律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图书馆承办,美国WestLaw公司、中国法律出版社和北京大学英华(法宝)有限公司资助。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论纲萧伯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其核心是它的价值观。而儒家价值观即展开于与人的存在及文化创造相涉的一系列关系,如天人关系、力命关系、群己关系、义利关系、理欲关系等关系之中,并在总体上表现为一个相互联系的价值观体系。其中,义利...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于1991年11月7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8次会议通过,1993年7月1日施行。通过数年来的司法实践,证明我国《海商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并能与国际法律相接轨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20.
儒家义利观,在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更替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为中想文化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就是在今天,儒家义利观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