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星 《人民政坛》2011,(10):16-17
学校安全问题不仅牵动着家长和学校管理者的心,更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加快福建省学校安全的地方立法步伐,规范学校安全管理有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效预防和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立法调研和初步审查工作,学校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呼之欲出。通过立法构建学校安全法制保障应贯穿三个理念。  相似文献   

2.
安全校园: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燎原 《思想战线》2006,32(6):34-37
我国校园的公共安全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相对滞后的校园安全立法是解决我国校园安全问题的瓶颈之一。在促进高校校园安全立法时,宜将高校校园安全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把校园安全立法定位为制定法律,分级分类进行校园安全立法,在明确授予高校校园安全的执法权的同时,应明确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校园安全工作体系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由于立法理念、立法力量、立法技术、立法条件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地方立法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有的甚至成为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地方立法工作经过30余年的实践,在经历了从无到有、到日趋完善的同时,地方立法的水平也逐步提高,立法技术日渐成熟。但是,在地方立法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立法理念、立法力量、立法技术、立法条件与环境等多种因  相似文献   

4.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加快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是大势所趋。由于我国网络安全立法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立法位阶较低以及立法滞后、内容陈旧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应制定一部《网络安全法》,对我国互联网安全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专门法律,修改完善现行法律关于网络安全的规定,注重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的配套,形成一个以《网络安全法》为基础的网络安全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地方立法工作中,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符的突出问题是重立法数量,轻立法质量,这种状况已成为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一种通病。在通常情况下,立法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涵盖的领域非常宽泛,涉及立法观念、立法制度、立法技术、立法内容、立法形式等立法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而检验立法质量的好坏没有直观的尺度,且提高立法质量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相似文献   

6.
国家安全地方性立法,是指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立法意旨,或不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立法意旨,但部分条款又涉及国家安全的地方性立法,其兼有具体化上位法的实施功能、调和不同属性权力的协调功能,以及对上位法尚未规定事项进行探索立法的功能.我国国家安全地方性立法存在上位法废止后相应地方性立法未能及时更新、国家层面新法颁布后地方性立法未能及时跟进、地方政府规章越权规定国家安全事项或不当增设公民义务等问题,应通过集中开展"立改废释"工作、完善立法供求机制、建立立法评估机制等举措,开拓国家安全地方性未来发展的"理论—实践"双向路径.  相似文献   

7.
连续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把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如何保障学校安全,师生人身安全的问题上。发挥治安学科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独特优势,同时利用法学相关理论,重点围绕对学校现有治安权(也可称为安全管理权)的分析和强化路径展开,探讨通过落实现有治安权和专门立法(如《校园安全法》)授予学校新的治安维护权(或称一定限度的执法权),赋予学校保卫人员有限的治安执法权,将学校治安权适当扩展到校园周边,赋予保卫人员一定的警械使用权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9月29日上午,厦门市翔安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区校园安全工作情况。针对部分学校消防设施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周边交通拥挤、公交车不足等问题,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规范化建设,强化校园安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重视消防安全设施建设,消除学校消防安全隐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方立法实践中,地方立法工作者存在着对“地方特色”界限认识模糊的问题,以至于制定地方性规范时往往出现假借“地方特色”膨胀地方立法权、“地方特色”界定标准不明确、“立法抄袭”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弊端,地方立法工作者应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厘清“地方特色”之界限:基于整体性,考虑其与维护法制统一的协调关系,以回应地方立法权膨胀问题;基于主体性,考量其与地方立法权限的辩证关系,以破除特色要素冗杂;基于本体性,考查其与科学立法理念的互动关系,使地方特色真正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安》2009,(5):46-47
漫步在清风拂面、鸟语花香的校园小路上,操场上列队整齐的学生正在做体操,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是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的校园一隅。该校是一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2003年,考虑到校园安全的重要性,该校将安全保卫工作交给了中山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保安支队城区大队保安班。近6年来,保安班有力地维护了校园教学秩序,真正做到"让学校省心、师生安心、家长放心",先后受到学校领导书面表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事关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由于校园由封闭型向半封闭型、开放型的发展 ,校园人数的增多 ,保卫组织不健全 ,管理制度不落实等原因 ,造成校园的暴力型犯罪、火灾、爆炸 ,中毒等安全问题呈上升蔓延趋势。构建新型的校园安全防控系统 ,建立校园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各级政府、学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地方立法基地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通过提供法案起草、专家咨询与论证评估等方式,发挥立法服务功能,在增进地方立法效率、提升地方立法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囿于工作权责模糊、反馈机制失灵以及转化动力不足等,存在着人大主导与基地服务的协作度有待深化、人大反馈和基地建议的衔接度有待加强、立法服务向基地科研的转化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应通过明确立法服务工作权责、构建立法建议双向反馈机制、提升立法项目科研化效果等方式,促进地方立法基地更好发挥服务功能,为地方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虽然基本解决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有法可依”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立法工作可以停滞不前、坐享其成了。无论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其立法工作仍然非常重要,立法任务依然比较繁重。就地方立法而言,除继续做好日常立法工作外,重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8,(8):3-3
北京人大: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尝试“先论证、后起草”的立法工作机制,避免偶有出现的部门立法冲动,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与水平。据介绍,立法论证就是在法规正式起草前,就立法项目的立法必要性、立法时机、主要立法思路、预期立法效果等问题进行调研论证,是在立法规划之后,  相似文献   

15.
立法听证对立法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 2 8个省 (市、区 )人大常委会举行过立法听证会。但如何在地方立法中推广立法听证 ,完善立法听证的程序和制度 ,仍是目前学术界和立法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并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2 0 0 4年 4月 2 1~ 2 2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兰州联合举办了“地方立法听证的推广与完善”国际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从事地方立法的实际工作者 ,对 4月 2 2日甘肃省第一次立法听证会———《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草案 )》立法听证会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听证规则 (草案 )》进行了点评 ,同时围绕立法听证对地方立法质量的影响、立法听证的成本分析等问题分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6.
学校治安权是指学校为了保障校内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经营、管理的校园范围内,对进入其中的人员的行为进行控制的权利。我国应立法赋予学校保卫人员有限的治安执法权,将学校治安权适当扩展到校园周边,赋予保卫人员一定的警械使用权,以确保校园安全。  相似文献   

17.
当下地方数据立法从形式到内容以及立法质量呈现出差异较大、分层明显的态势,其原因不仅在于各地的基础差异,更在于数据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国家层面的数据立法涵盖面以及国家立法权分配体系等结构性问题。现阶段地方数据立法应秉持其促进法定位,恪守立法分权理论下的立法权限,在保护数据安全、个人信息的底线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数据之一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激活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18.
校园安全一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校园安全,义务教育法在学校治安、住宿饮食、建设经费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全县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力度,不断提高学校的安保能力,针对目前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前郭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成视察组就全县中小学校舍和接送学生车辆等安全情况开展了视察。  相似文献   

19.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 2 8个省 (市、区 )人大常委会举行过立法听证会。但如何在地方立法中推广立法听证 ,完善立法听证的程序和制度 ,仍是目前学术界和立法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并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2 0 0 4年 4月 2 1~ 2 2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兰州联合举办了“地方立法听证的推广与完善”国际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从事地方立法的实际工作者 ,对 4月 2 2日甘肃省第一次立法听证会———《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草案 )》立法听证会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听证规则 (草案 )》进行了点评 ,同时围绕立法听证对地方立法质量的影响、立法听证的成本分析等问题分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陈光 《湖湘论坛》2017,(3):127-133
"大""小"立法理论为我们理解区域地方立法协调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架。区域地方立法协调包括"关于立法的协调"和"根据立法的协调",最终目的都在于为区域发展与治理提供法制保障。"大立法"思维下的区域地方立法协调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协调的内容和方式尚无定论、协调的实然动力不足等。造成困境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对区域地方立法协调有着不切实际的功能期待,忽视发展逻辑与立法逻辑的差别,以及不注重与"小立法"之间的衔接等。对此,地方政府及立法者应当承认立法功能的有限性,寻求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地方立法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