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支部生活》2013,(1):50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在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一个集装箱从美国运输机上秘密卸下并安放在首都机场。这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卫星地面站。在尼克松访华期间的一天,周恩来陪同尼克松一起看当天中美活动的录像。尼克松对周恩来说,现在美国人民也坐在电视机旁看我们今天的活动情况。他指着身边美国国防部安全军官手中拎着的黑皮箱(即微型活动卫星地面站的终端)说:"从我踏上中  相似文献   

2.
正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总理让我以他的助理名义参加了会谈。1972年1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一行18人(包括白宫发言人齐格勒)来华为尼克松总统2月访华作技术安排。齐格勒提出,在尼克松访华期间,随行的大批记者将通过通信卫星播发电视、图片、电讯等,请中国政府给予方便。  相似文献   

3.
朱洪 《党史文汇》2000,(3):24-25
第一次拜会黄镇初次见到尼克松,是在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吊唁仪式上。这时的黄镇和尼克松近在咫尺,但因为当时中美的特殊关系,两人相见不相认。黄镇和尼克松相会巴黎的一个月后,即1970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时明确表示: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亲自同他商谈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1972年3月,尼克松访华。1973年2月,黄镇被任命为中国政府驻美利坚合众国联络处主任。1973年5月30日,飞抵华盛顿的第二天黄镇去拜访尼克松总统。位于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的白宫,是美国历届总统的官邻和办公处所。它是一座白色墙壁的…  相似文献   

4.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0-40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始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地觉察到了美国的变化,抓住时机发起了“乒乓外交”,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拉开中美关系解冻的序幕,此后又向尼克松总统发出了访华邀请。  相似文献   

5.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细节。《三联生活周刊》第1期刊登李菁文章,对此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6.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踌躇满志,称访问中国的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他认为跨入大门紧闭的紫禁城,就改变了美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可以更从容地面对苏联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的大门豁然开启。但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脚步显得十分沉重和  相似文献   

8.
30年前的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向中国人民伸出和解之手,前来北京进行他自己称为震撼世界的“打破坚冰”之旅。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30年后,美国第43任总统布什于2月21日~22日访华,适逢中美两国签署《上海公报》30周年。通过这次访华,中美双方又把两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美关系风雨30年 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超越分歧、寻求共识,打开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当时,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公报中有关的重要内容,至今仍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法律基石。  相似文献   

9.
<正>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双脚踏上北京首都机场,开始了举世界瞩目的访华之旅,中美关系随之解冻。尼克松访华,中美高层直接对话,打破了中、苏、美三个大国相互抗衡、互相制约的平衡,表明中美两国为了战略上的共同利益,存异求同,开始联合抗苏。鉴于中美高层接触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性,为使尼克松访华顺利,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原因,中国政府在毛泽东的主导下,煞费苦心作了一系列神秘而富有戏剧性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
中日关系一直是我国对外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对其日本这个盟国搞了越顶外交,加上日美经济矛盾发  相似文献   

11.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双脚踏上北京首都机场,开始了举世瞩目的访华之旅,中美关系随之解冻.尼克松访华,中美高层直接对话,打破了中、苏、美三个大国相互抗衡、互相制约的平衡,表明中美两国为了战略上的共同利益,存异求同,开始联合抗苏.鉴于中美高层接触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性,为使尼克松访华顺利,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国政府在毛泽东的主导下,煞费苦心地作了一系列神秘而富有戏剧性的铺垫. 毛泽东采纳四老帅联美抗苏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世人称之为"破冰之旅"。对这次尼克松访华的详情和意义,许多人已是耳熟能详。那么,时隔4年之后,1976年尼克松受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8,(2):120-121
美国:以总统命名 美军通常以总统的名字为航母命名,这是美军的传统。在美海军目前服役的12艘航母中,有7艘是以美国总统的名字命名的,分别是“肯尼迪”号、“艾森豪威尔”号、“罗斯福”号、“林肯”号、“华盛顿”号、“杜鲁门”号和“里根”号。计划于2008年开始服役的尼米兹级最后一艘航母——CVN-77也以老布什总统的名字命名为“乔冶·布什”号。  相似文献   

14.
1972年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际,毛泽东赠给他一首诗:老叟坐登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相似文献   

15.
孟红 《世纪桥》2005,(7):8-11
引子1972年2月21日,一个春意萌动的特殊日子。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从大洋彼岸飞抵北京,开始了他后来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的中国之行。此行成功地打破了中美关系二十余年来的坚冰。这次访华期间的某一天,在正式会谈的间隙,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在钓鱼台国宾馆散步。在随意笑谈之后,尼克松忽然话锋一转,说道:“我这次访华还有一项日程,那就是向总理阁下提出一个历史问题。”说着,将恳切又带有一丝狡黠的目光投向周恩来。  相似文献   

16.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开始同中国领导人进行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中美关系随之开始解冻,整个世界的格局也开始出现变化。实际上,为了这次震惊世界的访华之旅,尼克松事前进行了一系列认真准备,阅读了大量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分析材料。1972年2月5日,也就是在尼克松访华前夕,基辛格为他准备了一份备忘录,对毛泽东、周恩来的风格特点作了分析,对毛和周的关系也有涉及。时隔30余年,我们透过历史的尘烟,通过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解密的这份备忘录,来追捉历史的谜踪。虽然由于当时意识形态的对立,备忘录中有些观点未必正确,但总的来看,基辛格已经为毛泽东、周恩来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即便是作为对手,也不由自主为之所深深吸引……现将这份备忘录翻译如下,希望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美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在机场,尼克松大步向前,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主动伸出了手。后来,这位美国总统在回忆这一场景时写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而这一天,距离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过去了22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开国大典的当天,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就明确宣告:"本政府为  相似文献   

18.
阳国利 《新湘评论》2010,(15):54-55
1972年2月,美国总统理查德&#183;米尔豪斯&#183;尼克松访华时,向毛泽东赠送了一批厚重国礼,还有以他私人名义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和水晶玻璃花瓶。这些礼品,毛泽东都欣然接受,但事后都上交国库,唯独保留尼克松的签名名片和宴会用高脚玻璃酒杯。  相似文献   

19.
孟红 《党课》2011,(2):90-9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经双方磋商并同意,以中国外长姬鹏飞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外交班子,  相似文献   

20.
阳国利 《学习导报》2010,(15):54-55
1972年2月,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访华时,向毛泽东赠送了一批厚重国礼,还有以他私人名义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和水晶玻璃花瓶。这些礼品,毛泽东都欣然接受,但事后都上交国库,唯独保留尼克松的签名名片和宴会用高脚玻璃酒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