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9,(2):74-74
1.锻造可持续保障的能源链条 2008年的能源形势,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梦幻起伏”。上半年“油荒”、“电荒”不时出现.煤价、油价持续飞涨。然而从2008年三季度起.“油荒”、“电荒”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相对“过剩”,煤炭、石油价格一路下滑。  相似文献   

2.
接踵而来的“煤荒”、“电荒”、“油荒”,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品尝到资源短缺的苦涩,现存资源的匮乏与穷绝,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压力,都在时刻发出着不能过度消费能源和资源的警报。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需要政府引导、企业配合,更离不开全体公民从“我”做起、广泛参与。一、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从扭转人们的不良观念入手谈起“节约”二字,有些人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连呼小题大作,究其根源,主要是三种意识的缺乏:一是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同义词。有人认…  相似文献   

3.
在炎热的夏季还未到来之际,大半个中国却早早拉响了“电荒”警报。据媒体报道,近两个月来,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已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华东电网公司预测,今年夏季高峰期间,华东全网电力缺口预计将达到1900万千瓦左右。此外,贵州、陕西、河南、山西、湖南、青海等省都存在一定的缺煤停机现象。更有专家指出,今年将是自2004年大缺电以...  相似文献   

4.
现存资源的匮乏与枯竭,未来发展的需求与压力,让我们必须静心聆听来自大自然的警示。在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之后,国人已品尝到资源短缺的苦涩。如果我们不厉行节约,继续挥霍有限的资源,我们将来还要面临什么荒?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吉林省长春市“改造大铁北招聘招商会”在长隆重举行,会上暴露出一个问题。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技工荒16000用人岗位一半招技工,然而光顾者不多,达成协议的就更是少而又少。曾经沸沸扬扬的“民工荒”热议时下已有所平息,但这种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技工荒”现象,又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2003年“电荒”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及未来几年的趋势,并提出了权宜之计是大力提倡节约用电,积极推行错峰用电制度,运用价格机制在全国范围内调配电力,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缓解供需矛盾;长期策略则是打破行业垄断,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加大电力基础设施投资,调整和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推动煤电合作。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06,(8):18-18
“十五”以来,我省能源建设发展较快,供应总量大大增加,但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煤、电、油、气等供求矛盾突出。全省能源供求状况呈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试析陈唐体制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唐体制是应付危机的过渡性体制。岛内政党生态的板块重组和“宪政体制”分权制衡不清一方面使陈唐“政府”可能陷于僵局,另一方面陈水扁也能以“跨党派、全民、清流”等名号游走其间,争取其权力的最大空间。这个体制最大特征是个人色彩突出,政党政治责任不清,而民进党还没有完成“政党轮替”,如何处理“党政关系”是民进党和陈唐体制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大》2011,(9):26-27
“民工荒”到底荒不荒?广东的官员称该省民工不荒,而浙江与天津的则表示用工确实荒。荒与不荒众说纷纭。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以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荒”愈演愈烈,成为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伍是 《小康》2006,(4):52-53
作为上游行业的煤,价格如果提高,那么作为下游行业的电,就有成本消化的问题。煤电多年的积怨实际上是“计划”和“市场”的博弈。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性的能源供需矛盾不断凸现,能源危机迹象日益明显。在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电油运”全线紧张,各地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煤荒、电荒和油荒,能源问题从此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水荒”、“电荒”、“煤荒”、“油荒”背景下,“节约”是时下的热门话题之一。但仅有这些不够的!地球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陈旧经济模式必须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绝不能再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仅仅当作一个与己无关的政治口号,不能“一阵风”地搞运动,或“做秀”,要鼓励技术创新;单纯靠个人和单位的自律也不是最佳的办法,必须利用行政约束机制,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节约,最重要的是靠制度,特别是要靠法律制度做保障。节约,拒绝搞形式主义少用一吨水、节约一度电、只吃半份菜、不掉…  相似文献   

13.
游宇明 《今日广西》2014,(10):29-29
1995年2月6日,友陈荒煤极其难过,作家夏衍逝世。好在得知噩耗时,整整一天都沉默着,不愿与人说话。  相似文献   

14.
当去年全国普遍遭遇“电荒”时,山东省德州市电网最高负荷虽也攀升至107.6万千瓦,却从未拉闸限电;部分沿海地区用工屡屡告急,德州市却输出劳动力逾10万人,境内就业和招工秩序一片井然;尽管连地处江南水乡的一些省市也频频喊“渴”,“水荒”之难却很少涉及德州。德州是怎样处理发展中的矛盾的?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永春深有感触地说,科学发展涵盖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只有正确处理好GDP增长与全面发展、快速发展与科学发展、突出重点与和谐发展这三对关系,才能交出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15.
依据台湾“宪法”中关于“中央政府体制”和“总统”权力的安排 ,从制度面来看“双首长制”应该是比较合宪的 ,但是现实政治运作却继续贴近“总统制”。陈水扁上台以来 ,对其“总统”权力机制的建构 ,从对“行政院院长”的任免权、“行政院”的实际控制权、国安会及国安局、“府院党”的协调沟通机制等方面入手 ,已有所进展。  相似文献   

16.
关注能源     
2003年以来,全国性的煤荒、电荒、油荒、运荒,一荒接一荒,让坐在经济快车上的中国人心里发慌。资源、尤其是能源的短缺,正在拖我们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明智 《中国减灾》2008,(10):46-47
“丁戊奇荒”.又称“丁丑奇荒”.它起于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止于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其中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最严重。据有文字以来的记录.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国共发生大旱灾1056次.在近代著名的“丁戊奇荒”中.北方九省赤地千里.灾民多达两亿.直接饿死及无力掩埋人畜尸体引致的大瘟疫夺去的人命达1300万.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煤炭、电力、成品油、运输等要素的供给秩序,在经济安全中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完善能源和运输的供给,分析煤、电、油、运等要素引发的突发性事件的危害,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应急调度协调体制,对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祖华 《当代广西》2004,(24):27-28
2004年8月29日。实现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出台。“三突破”如号令凝聚全区之力共谋发展。与经济回暖乖离的是。煤告急!电告急!油告急!运告急!煤电油运的供求矛盾形成对“三突破”的“瓶颈”。如何突破制约。各相关部门、行业急自治区党委、政府之所急,想全区科学发展之所想。全力以赴,想方设法突破煤电油运的“瓶颈”。为如期实现“三突破”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国家是否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程度,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例如,“发达市场经济”和“不发达市场经济”、“成熟市场经济”和“不成熟市场经济”、“完全市场经济”和“半市场经济”或“准市场经济”,等等。我国则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划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