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本案情]赵某是某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2002年3月王某的儿子因犯盗窃罪被该县人民检察院向该县法院提起公诉,赵某是该案的承办人。王某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赵某,王某为了让儿子减轻判决,送5万元钱给赵某并要求赵某在办案时给其儿子从轻处理,赵某收到钱后并虚假答应在判刑时  相似文献   

2.
[案情]赵某姐姐一直膝下无子,一直想收养一个儿子。赵某就纠集自己好朋友邢某、马某经过预谋并踩点后,准备抢走在本市荆胡村梁庄南街租房住的史某出生不到十个月的女儿王某。2009年12月16日21时许,赵某三人以邻居身份骗被害人史某打开房门,然后三人拿刀控制并捆绑住史某,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赵某,男,22岁,无业青年,甘肃兰州人。2009年6月18日上午10时许,兰州某高校四名女学生王某、张某、宋某、唐某身穿学位服在校门口拍照。由于当时正值上课、上班时间,进出、过往校门口的人员极少,一时找不到可为她们拍合照的人。恰逢赵某路过,王某于是上前"请"赵某为她们拍张合影,赵某欣然  相似文献   

4.
[案情]被告人赵某因为缺钱想骗几部手机换钱,就以送领导礼物需订购六部手机为由将受害人李某约至一大楼六楼。赵某从李某手中接过手机看后.对李某说先去让领导看看手机怎么样。可以的话就把钱给他拿来.让李某在六楼电梯门口等着。赵某假装去办公室沿六楼过道向西走,发现李某一直在后边跟着。赵某没有进任何办公室,走到楼道西头后顺着楼梯跑到大楼地下室。李某随后也追了下来,赵某对李某说手机领导没看上不要了.把手机还给了李某,并向大楼外走。后李某喊抓小偷,赵某在逃跑过程中被抓获。本案争论的焦点是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夺罪、盗窃罪.还是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赵某构成抢夺罪。被告人赵某辩称其行为是诈骗.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是构成盗窃罪,其行为是犯罪中止。一审法院以抢夺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五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二审法院则撤销一审判决。以诈骗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速解]本文赞同二审法院的判决,理由如下: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尚没有使用暴力等方法的行为。本案中,赵某在主观方面是想骗取被害人李某的手机.客观方面其虚构了送领导手机的事实,且赵某之所以将李某骗到一大楼上.一方面是为了让李某相信其确实是给领导送手机。另一方面,赵某也意图借助楼道掩护而逃窜,因此。更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就是赵某在六楼拿到手机后.假装让领导看手机而借机想从楼梯处下楼,可见赵某就是想欺骗李某,进而甩掉李某拿走手机.从这一点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赵某的目的就在于虚构事实进行诈骗。一审法院认定赵某是趁李某不备,拿到手机后逃跑,不太恰当。一审法院认为被害人李某只是将手机临时给赵某,让赵某拿手机给领导看看,李某并不是基于错误认识将六部手机的所有权交给被告人赵某,所以不构成诈骗罪。这种说法将被害人是否具有向被告人交付财物所有权的意愿作为诈骗成立与否的要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客观实际的。笔者认为,只要被害人是基于被告人编造事实或隐瞒真相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将财物交给被告人,即使没有转移所有权的意愿,被告人也完全可以构成诈骗罪。  相似文献   

5.
正【典型案例】(一)双方当事人因相邻关系纠纷涉诉。某法院作出判决认定,王某应对系争房屋承重墙体被拆除承担责任,同时,其在墙体上破洞开门,侵害了赵某和其他业主对建筑物共有部分的合法权益,并危及建筑物安全,对楼上住户构成妨害。判决要求王某恢复墙体原状,拆除卷帘门,排除妨害。2012年1月19日,赵某向某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但王某仍未履行判决。2012年9月18日,赵某向检察院提出民事执行监督申请。某检察院民行科受理后查明,法院已向王某送达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案情王某与其婆婆赵某(75岁)关系恶劣,平时经常虐待赵某,有饭不给吃,有房不给住,有病不予治疗和照顾,导致赵某体质变差,各种疾病缠身。2009年10月丈夫进城务工后,王某对赵某更加苛刻,致使其不堪忍受虐待离家出走,王对此放任不管。后赵某流落他乡染病身亡。二、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已构成虐待罪和遗弃罪。理由是王某在客观上有不给饭吃和不给治病等虐待事实存在;主观上有对被害人进行身体上和精神上摧残和  相似文献   

7.
<正>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如何讨薪?(一)农民工向谁讨薪?赵某在某工地打工,工程完工后,赵某找到雇佣自己的陈某、包工头王某和工程总承包公司(以下简称总包公司)索要工资。但总包公司以已向分包人王某结清所有工程款,不对赵某负有付款责任为由,未向赵某发放其主张的工资。赵某因一直未拿到工资,遂将三方诉至法院。经查明,  相似文献   

8.
所谓客运捎带,是指客运司机受委托人委托,捎带小件物品给接货人的运送行为。这类行为一般发生在长途客运中,如在一个案例中,大连市区的王某委托某长途客运汽车司机将一些海参捎带给自己在某乡镇开饭馆的朋友赵某,王某问清该长途汽车路过该乡镇的时间后电话通知赵某接货,王某向司机支付了费用,并将赵某的特征告诉了司机。但司机忘记了这件事,第二天才将物品交给赵某,赵某发现海参已经变质,拒绝接受货  相似文献   

9.
张某、李某密谋用药物麻醉的方法强奸王某、赵某。按照预定的方案,张某购买了麻醉药物,李某则假意与王某、赵某相好。在四人聚会时,张某乘王某、赵某不备,将麻醉药物投放到王某、赵某的饮料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基本案情]2013年3月21日,王某与赵某因赵某家房屋翻建影响了王某家采光发生争执并互殴,造成赵某轻伤。二人所在镇公安派出所民警接到举报后,在了解案发原因的基础上组织双方调解,由于赵某提出的赔偿数额巨大,一直未能达成和解。后因办案民警告之王某如不按照赵某提出的金额赔偿,将对其刑事拘留并移送法院审判。王某被迫按要求赔偿,并被处以治安拘留5天。一、公安派出所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公安派出所在办理轻微刑事案件中突出刑事和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修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先让我们来审视两个案例:一位20岁的少年,发现父亲有盗窃行为后,毅然向公安机关举报。父亲被逮捕后,少年也同时失去了生活来源,其母责怪他将父亲送进监狱,拒绝提供她应尽的监护义务。公安部门只好与当地政府协商,由政府提供他每月的生活费直至长大。王某是某凶杀案的犯罪嫌疑人,他的供述和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完全吻合。在公安机关最后找到王某的父母和邻居核实情况时,王某的母亲赵某却说案发时王某正在家吃饭,根本没有作案时间。该证词与公安机关得到的情况相互矛盾。经过调查,终于弄清赵某提供的是假证。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王某被判死刑,其…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基本案情王某欠张某货款40000元,出具欠条一份,约定于2009年3月30日前付清。届期,王某未如约还款。张某于2009年4月初向王某催要时,在场的赵某(王某的连襟)亲笔书写了承诺书一份,载明:所有欠款于2009年9月30日结清。如王某没有钱,由赵某负责,2009年9月30日结清。最后署名为:王某。张某对此表示同意。到期后王某仍未还款。张某于是向赵某要求还款,遭赵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张某诉王某离婚一案,法院判决张某每月可探视儿子一次,定于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由张某接送。由于王某阻扰张某行使探望权,张某申请法院执行。对此案如何处理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张某的探望权法院已作出判决,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婚姻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应依法对王某强制执行,并要求王某所在单位协助执行,经教育王某仍不履行法律文书确认的义务,可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对王某进行民事制裁。另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王某离婚后因探望儿子之事经常争吵、辱骂,甚至威胁,不利于儿子的身心…  相似文献   

14.
案情:1999年4月3日20时许,犯罪嫌疑人王某、赵某、田某来到德惠市中专。王某、赵某窜至该校后院平房的学生宿舍后,王某从兜里掏出一把尖刀,赵某从宿舍内操起一桌子腿,将其中一住宿学生张某拽到宿舍门外进行欧打,让其给钱。又连续在两个宿舍内欧打住宿学生,并先后从十余名学生中抢走人民币五百余元、皮夹克一个、皮腰带一条。后三人逃走。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等人的行为构成入户抢劫的加重情节,其理由是:(1)从法律条文本身分析,入户抢劫中的“户”,不能简单地狭义理解为私人住宅;而应是指能够给人提供权利…  相似文献   

15.
某法院曾审理了一起通过“离婚”逃避债务的案件,原告侯某与被告王某曾因债务发生纠纷,诉至该院。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王某偿还本金和利息,并以夫妻共有的房产作抵押。期限届至,王某没有还债,侯某申请执行,法院判决以抵押的房产清偿债务时,案外人尚某提出异议,认为王某抵押的房产是尚某的私产,包括王某所有的那部分财产也已处分给了尚某。经查,王某与尚某结婚多年,有一栋小楼。在王与侯达成债务清偿协议后,王某、尚某为逃避债务,决定假离婚,遂去另一法院起诉,达成离婚调解协议,将夫妻全部共同财产,包括王某自己所有的房屋产权,都处分给了尚…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李某与王某两人先后沾染毒品,经常在一起吸毒。2009年10月20日早上,李某打电话给王某说:晚上来你家耍耍!王某说:好!当天晚上7点,王某发现李某来其家时还随身携带了一个装满瓶  相似文献   

17.
简要案情:某区检察院对王某等三人共同盗窃案向某基层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三被告中只有王某一人委托了辩护律师。案件如期开庭,控方亦派员出庭支持公诉。庭审结束后未进行当庭宣判。在等待宣判期间,三被告中的赵某委托了律师。法官以应当维护被告人的辩护权为由要求重新开庭审  相似文献   

18.
雷洁 《法庭内外》2011,(4):61-61
27岁的河北人王某伙同赵某、丁某利用POS机进行虚假交易,为他人套取现金,收取弓续费获利,累计套取现金金额达240余万元。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19.
案情介绍 2003年2月9日下午,居民张某在马路上捡到一张存单。次日,张到邻近一储蓄所寻找失主,在被告知该存单可能已被失主挂失而作废后,张某将存单放在柜台上便离开了。营业员王某将存单揉后扔于废纸篓中。稍后,该所另一营业员赵某发现存单为5000元活期且未加密,遂与王某商量找人试试看能不能取出钱来。王叫来隔壁门市部的李某,经过密谋,由李持存单到开出该存单的某信用社将该笔存款冒领出来,后三人分肥。失主刘某得知张某  相似文献   

20.
<正> 当事人王某<女>与赵某是夫妻,A是他们的长子(起诉时十三岁),一九八三年一月赵管教A时对其进行打骂,引起其妻王某不满,王在气愤之下带A回娘家居住。后王赵夫妻和好,A却因怕父亲打骂不肯回家,随外祖父母生活。此后王、赵夫妇多次劝A回家,A均不肯。王、赵怀疑孩子不归是受其外祖父母的唆使,因而自八二年四月起停止给付A的生活费,长达一年半之久。A的外祖父母王某、朱某,向他们索要A的生活费,均遭拒绝,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时,王、赵要求其子A回家,否则不支付抚养费,A不愿回家,A的外祖父母坚持索要A的抚养费。经调解,当事人各抒己见,未能达成协议,后由法院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