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之际,随着国内、国际政治及经济形势的变化,朝鲜为摆脱贫困采取了“以朝鲜式的社会主义体制为基础,以发展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建设强盛大国为目标的经济战略”。为推行这一战略朝鲜付诸了积极努力:检讨旧模式以更新观念、强调国民经济“科学化”、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等,并初见成效。但朝鲜要实现国民经济自主化、现代化和科学化,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制约因素。目前,朝鲜半岛形势日趋复杂,许多变数必将影响朝鲜经济走势,前景可谓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中朝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的地理位置决定着中朝经贸关系在朝对外经贸中一向占有重要地位。 2 0 0 2年是朝鲜经济的重大举措之年 ,所推出的“秩序调整”和“设置新义州特别行政区”举措 ,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朝鲜在以自己的方式向国际社会回归。这有利于提高中国对朝鲜经济的影响作用 ,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朝鲜致力于经济建设 ,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应从区域共同体意识出发 ,运用“双赢”或“多赢”战略 ,帮助朝鲜一把。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鲜经济合作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而是具有政治性质的问题。南北经济合作大体可分为以民间为主导的包括委托加工的物质交流与合作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合作两种。限制经济合作“活性化”的主要原因是南北朝鲜对经济合作的认识有较大差异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南北经济合作 ,双方必须遵守四项原则 ,实行政经分离 ,放弃双重战略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日本海经济圈设想的主要内容是苏联出资源、日本和南朝鲜出资金技术、中国和朝鲜出劳动力,开展以日本为主导的经济合作。日本的目的是发展北陆地区经济、扩大资源来源、寻找投资场所、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民主化”、诱使苏联归还北方领土及插手朝鲜半岛事务。由于日本海沿岸各国(地区)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及基础设施不足,日本海经济圈形成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障碍,近期内只能成为一个低层次的松散的经济结合体。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多年来,东亚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经济,大大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商品构成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而使它们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拟就东亚的南朝鲜、台湾和香港三个地区这一变化的过程、原因以及这一变化对我国今后参与国际分工尤其是参与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所将产生的影响,作一些探讨。一六十年代以来,南朝鲜、台湾和香港经济发展一直较快。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明显放慢,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朝鲜1991年建立了罗津一先锋经济贸易区,2002年9月和11月又设立了新义州经济特区和开城工业园区,于是朝鲜对外开放的“三边带动”战略正式出台。朝鲜的“三边带动战略”就是北边通过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吸引俄罗斯的资本,重点恢复清津地区的钢铁,铁路等重工业生产;西边通过新义州经济特区,吸引中国资本;南边设立开城工业园区吸引韩国的资本。朝鲜试图通过这“三边开放战略”带动朝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三边带动战略”要想取得成功。朝鲜政府应当实行政经分离的原则,对内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要搞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7.
朝鲜战后至今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历经转变与突破,先后经历了以下三个战略阶段:战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优先战略;90年代中期“农业、轻工业、贸易第一主义”战略——三大第一主义战略;世纪之交建设强盛大国战略——强国战略。目前朝鲜半岛形势日趋复杂,许多变数必将影响朝鲜的经济政策。相当长时期内,朝鲜不大可能改变“优先发展军工业和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方针,但会根据安全环境的变化逐步调整其比例。同时,朝鲜依然会为实现强国经济战略而不懈努力,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中朝经贸关系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其中的重要转变是从过去以战略安全为主导的经贸关系逐步转向以市场为主导的经贸关系,这一转变预示朝鲜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始阶段。而在中朝经贸关系持续发展过程中,中国和朝鲜各自存在的问题影响、甚至阻碍着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超越障碍、抓住朝鲜亟须外部支持之时机,中国有必要从重新确定双边经贸关系战略地位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中朝经贸关系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香港、台湾和南朝鲜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发展成为众所周知的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六十年代已经开始经济“起飞”,但它们在七十年代期间的经济高速发展却更加引人注目。七十年代世界各先进国,家经历了“石油危机”的冲击。经济发展速度普遍下降,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却仍能保挣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水平。1970年至1978年期间,南朝鲜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1%,  相似文献   

10.
最近以来,南朝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集团法西斯统治的人民斗争。自从3月中旬南朝鲜人民为反对李承晚的“选举”而举行游行示威以来,暴风雨般的群众运动席卷了北起春川、南至釜山的南朝鲜所有大中城市。这种燎原烈火般的英勇斗争不仅在南朝鲜是空前的,就是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不多见  相似文献   

11.
朝鲜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外交手段为确保国家生存权利、巩固和扩大国家生存空间创造条件。朝鲜总体外交战略是两轴战略,基本外交战略是先军战略,安保外交战略是均衡战略加搭便车战略,对南外交战略是民族共助加追求经济实利战略,对外经济合作战略是有限制的开放战略。朝美核危机最终通过和平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大于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的可能性。美伊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将对朝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旭  韩文超 《东北亚论坛》2023,(2):115-126+128
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后,韩国对“印太战略”的态度经历了文在寅政府时期“谨慎且有限地参与”以及尹锡悦政府时期“积极地调适型参与”两个阶段。尹锡悦政府执政后转变对“印太战略”的态度,主要包含对朝鲜实施安全威慑以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以加入“印太战略”为杠杆重塑中韩关系从而缓解安全困境、推广“韩式民主价值观外交”以提升韩国在地区秩序中的地位以及推进“东盟政策”以寻求经济新增长点四大考量。从短期看,这一转变将激化朝韩矛盾,加剧地区紧张;提升“印太战略”的经济吸引力,对“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挤出效应;强化“印太战略”的“去中心化”特征,在地区秩序构建上增大对中国的压力。但从长期看,由于尹锡悦政府并未脱离“立足国家利益制定外交战略”的原则,仍具备“底线理性”,加之“印太战略”无法有效满足韩国的经济、安全与战略诉求,韩国缺乏持续参与“印太战略”的动力,其负面影响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以来,南朝鲜在“贸易立国”的口号下,一直推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开发战略。它大量引进美日等国的资本、技术、设备和原材料,集中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并大搞海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使经济得到了发展。1962—81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4%,出口年均增长23.4%。截至1981年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76倍,  相似文献   

14.
朝鲜以1998年修改宪法为开端,开始了推进经济改革的进程,历经了改组经济管理机构、国企重组、“实利社会主义”诞生、部分引入商品流通市场结构等过程。从2006年开始,朝鲜面临紧缩经济威胁、国家财政不足等问题,开始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原则与强化经济统一管理,从朝鲜现有经济政策及国力来看,仅仅依靠国内的技术和原材料来实现2012年开始建设“强盛大国”这一目标还有很大难度,而且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社会的态度也对朝鲜的经济改革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巴西、新加坡、香港、南朝鲜和台湾是最早实行外向型战略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20多年来,它们的经济发展较快,但也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经济脆弱,仍然依赖发达国家,两极分化严重。在90年代,亚洲“四小”仍可能维持一定增长率,巴西的经济则可能比80年代要好。  相似文献   

16.
朝鲜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近年来朝鲜借鉴中国的经验 ,走朝鲜式改革开放之路的动向看 ,对内主要体现在“7·1措施”等一系列的改革 ,对外开放主要体现在建设四足鼎立的经济特区等重大举措上。“7·1措施”是朝鲜改革进入实质性进展划时代标志 ,4大特区建设是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载体 ,这两方面的战略措施支持着朝鲜的全方位改革开放 ,但其战略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经济困境 ,除本国因素外 ,关键取决于能否获得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王晖 《亚非纵横》2012,(5):25-30,59,61
朝美“2·29协议”的签署及随后朝鲜的卫星发射让世界大跌眼镜,其实,对于这样的结果美朝双方都是有预期的,双方在签约过程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政治资本。“2·29”协议后,美国在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对朝鲜进行了打压,朝鲜也不甘示弱,对美国一如既往地以硬碰硬,并将“拥核”进行到底。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这种较量将随着朝鲜第三次核试验而更趋白热化,这将使六方会谈陷入窘境,但是美朝的战略利益迫使他们还会继续互递橄榄枝,不过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美国不会与朝鲜进行正式对话。  相似文献   

18.
简析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的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布什政府转变国防政策和重新部署驻外美军,美国打算将主要任务是遏制朝鲜的驻韩美军,转变为可迅速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及全世界突发事件的机动部队,驻韩美军的“战略灵活性”开始扩大。2006年1月,韩美就“战略灵活性”扩大问题达成原则性协议。朝鲜进行核试验,并未改变“战略灵活性”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美韩军事关系中的焦点,将对美韩同盟、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布什政府的半岛政策与朝鲜核危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朝鲜核危机爆发以来 ,美国一直采取拒绝同朝鲜就这一问题进行直接对话的强硬立场。这说明布什政府应对朝鲜核危机的政策与克林顿政府相比出现了重大变化 :一是抛弃以往的“接触”政策 ,转向“遏止”战略 ;二是不再把朝鲜视为潜在的核武器“扩散国” ,而是将朝鲜视为事实上的“有核武器国家”;三是不再将朝鲜的核计划视为单纯的“不扩散”问题 ,而是当作东亚的区域安全问题 ,为此强调解决方式上的“区域方法”。未来美国的对朝政策很可能超越目前的“遏止” ,亦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普京担任总统后 ,俄罗斯对外政策开始转向以国家利益为目标的实用主义外交。在朝鲜半岛政策上 ,改变了过去“重南轻北”的方针 ,积极发展俄罗斯与朝鲜的关系 ,实行南北朝鲜等距离的平衡政策。普京通过加强与南北朝鲜的关系 ,提高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俄罗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 ,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核危机 ,反对使用武力和各种制裁措施。建议通过对朝鲜提供安全保证的方式使朝鲜放弃核计划。俄罗斯的原则立场对于解决朝鲜核危机无疑具有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