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关于制定西伯利亚与远东发展的国家政策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没有西伯利亚与远东,就没有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发展的新构想包括可行性方案,发展战略的基本方针、移民政策、交通运输业和区域一体化、对外经济活动、发展同中国及亚太各国的贸易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自1818年第一个犹太人移民流刑犯来到伊尔库茨克,至十月革命前,伊尔库茨克地区已成为西伯利亚犹太人最多的聚居区。俄罗斯学者一般认为,西伯利亚犹太人主要从事商业和采金业。笔者认为,伊尔库茨克犹太人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商贸业、工业、加工业及交通运输业,较少涉足采金业。伊尔库茨克犹太人对本地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西伯利亚”联邦专项纲要是新型国家纲要西伯利亚次区域是俄罗斯主要的投资区域,因此,在“西伯利亚的未来”与“我国的未来”两个概念之间划上等号是非常有道理的。———引自《政治阶级》,2005年第9期第55页。贯穿整个《西伯利亚》联邦专项纲要的主线是“项目”。项目一词源于拉丁语Projectus,意为“突前”,即实现突破。西伯利亚项目是实现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和西伯利亚联邦区加速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中每个项目的实施必将保障俄联邦、西伯利亚和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国内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0.1%~0.3%以上和约1%(与2002—2003年同比…  相似文献   

4.
沙皇时代的西伯利亚流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3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沙皇政府视西伯利亚为"国内殖民地",在西伯利亚长期奉行"惩罚式的垦殖"政策。西伯利亚成为国内外有名的苦役流放地。西伯利亚流放是俄国社会政治斗争的"晴雨表"。同时,它给西伯利亚开发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是西伯利亚劳动力匮乏、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西伯利亚开发史上,毛皮贸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许多学者把西伯利亚的毛皮贸易与中国的茶叶贸易相提并论。也有人把当年运销西伯利亚毛皮的道路称为“毛皮之路”,认为它可以与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相媲美。也许这些对西伯利亚毛皮贸易的溢美之词会引趄学者们的争论,但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那就是西伯利亚毛皮贸易扩大了西伯利亚乃至全俄的对外经济联系,为西伯利亚和俄国创造了巨额财富,促进了西伯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一、毛皮──西伯利亚最早的输出产品毛皮在古代中世纪十分贵重,被称为“软黄金”,各国的王公贵族都以身着…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21日,西伯利亚联邦区委员会和《西伯利亚协议》跨地区联合会在托木斯克举行了联合会议,决定制定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新战略。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初期本是根据普京总统的指示,于2001—2002年完成的,并于2002年6月得到俄联邦政府的批准。但是这个文件并没有成为行动指南,因为里面很少涉及到投资条件和实施战略的机制。它也不能称之为一个政治文件,其原因是并没有反映出联邦中央对西伯利亚问题的明确立场。还有一点是,该战略没能充分考虑到以西伯利亚地区大型企业为代表的实业界的利益。之所以用新的理念重新制定西伯利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海运在交通运输业中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越南将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来规划。本文通过研究越南海港和航线布局、海洋运输船队发展情况、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海洋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内容,以了解越南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初祥 《西伯利亚研究》2000,27(4):22-26,52
经济转轨以来,西伯利亚与亚太国家的贸易有较快发展,美国、日本、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在西伯利亚出口商品结构中原材料类商品上升到首位,而机器和设备类商品的出口大幅下降;进口商品以机器和设备、食品、民用消费品为主。西伯利亚外贸一直出超。尽管西伯利亚在对外贸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但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9.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大量水泥、钢轨及钢轨扣件等建筑材料,为此在欧俄和西伯利亚建筑材料工厂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除乌拉尔、俄国南部和中央地区工厂外,西伯利亚工厂在铁路修建期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铁产量高峰期。为西伯利亚大铁路供应建筑材料是俄国实现工业高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的一件世纪工程,堪称"俄罗斯的脊梁",这条钢铁脊梁把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与欧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支撑"俄国熊"巍然挺立于欧亚大陆之上、东西方之间。有人把西伯利亚大铁路誉为"继中国长城后人类用双手建设的最伟大的工程",也有人称赞它是"除美洲新大陆开辟和苏伊士运河修建外的世界上第三大奇迹"。列宁也对这条铁路发表过评论:"西伯利亚大铁路开辟了西伯利亚。再没有别的东西能像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那样,象征着西伯利亚机器时代的到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高新技术产业被列入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发展产业,目前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着重要机遇与挑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有生物医药、海洋生物、电子信息、高新农业、新材料等产业,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主要集中于政府作用、创新源、产业链、品牌等方面进行和展开。  相似文献   

12.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而生产的非一体化使不同国家的产业专注于具有竞争力的战略环节,在全球价值链演化中组织生产.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纷纷转入中国内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当地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业因其与大多数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制造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两者联动发展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吉林省制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不高,二业联动处于不甚协调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健全规划、完善机制、搭建信息平台来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韩国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的差距有所缩小。当前三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仍留有“雁行模式”的痕迹,制造业在三国均占有主导地位,但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仍有差距,三国在对外贸易中表现出来的产业互补性仍然较强。而另一方面,韩国与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日本形成了竞争,韩国在少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同中国也存在竞争,三国产业在原先以互补性为主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增强的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印度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却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印两国创业投资活动的现状和发展模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基于创业投资发展的外部保障即法律监管环境、资金来源即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资本的退出渠道即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三个视角,阐述了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总结了中国和印度创业投资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佳 《东南亚纵横》2005,(10):23-27
广西与东盟各国在服务领域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因此,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施和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广西的第三产业必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利用有利时机,尽可能地分享自由贸易区的实施给我们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服务贸易利益,同时尽快改革一些不合理因素,促进广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缩小与国内外发展的差距,这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都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双方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广西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广西走上国际文化交流的前沿。本文主要分析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广西在中国-东盟背景下的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优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与产业配套现象由来已久,也是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而在广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按照专业化原则与产业链链接关系形成的各种产业配套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国际与国内的发展趋势来看,吉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和特色,已经拥有了一批龙头企业,掌握了一批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了一批高新产品。但吉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吉林省应从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培育重点企业,加强组织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出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大优势、做强特色,力争使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若干领域跻身国内乃至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源于工业化,政府干预起助推作用,最终导致农业的衰退;美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工业化、集中式的城市化互为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结构、空间集中的城市发展战略、发达的教育使其成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印度落后的农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迟缓;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分散式的小城镇是转移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