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1.
三百多年来,俄罗斯迅速崛起,在崛起过程中俄罗斯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思想流派,对“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俄罗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这一类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激烈论争.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论争,俄罗斯这艘船不断校正自己的航向,在茫茫大海上前进.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尼·巴·里亚布琴科(Н.П.Pяпченко)在2006年春天出版了专著:《中国和苏联:对抗的岁月(1969-1982)》(《KHP-CCCP:Годы конфронтлции(1969—1982)》,Bладиаосток:Далънаука.2006)。他曾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进行学术访问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E.E.雅斯诺夫曾在哈尔滨侨居12年,此间完成的学术著作达100多部(篇)。他主要研究中国东北农业问题。不可否认,他的某些观点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状况,他使用的历史地理概念“满洲”也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4.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的一件世纪工程,堪称"俄罗斯的脊梁",这条钢铁脊梁把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与欧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支撑"俄国熊"巍然挺立于欧亚大陆之上、东西方之间。有人把西伯利亚大铁路誉为"继中国长城后人类用双手建设的最伟大的工程",也有人称赞它是"除美洲新大陆开辟和苏伊士运河修建外的世界上第三大奇迹"。列宁也对这条铁路发表过评论:"西伯利亚大铁路开辟了西伯利亚。再没有别的东西能像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那样,象征着西伯利亚机器时代的到  相似文献   
5.
中俄两国的形象在彼此的国民心中一直在变化。各种资料表明:中国人心中的俄罗斯形象要比俄罗斯人心中的中国形象好。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营造美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艰苦的系统工程,需要中俄两国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瑷珲条约>签订150周年.中国人和俄罗斯人都没有忘记这个有意义的年份:在黑龙江的北岸,俄罗斯人在一种伏特加白酒的瓶子上标注了这样的文字--"纪念阿穆尔州建立150周年";在黑龙江的南岸,中国人在黑河市召开了有俄罗斯学者参加的国际会议--"俄罗斯社会发展:历史与现实--暨纪念<瑷珲条约>签订150周年".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学在中国大陆一直非常兴旺,但是在台湾却发育不良。究其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岛上的执政者实施“反共抗俄”政策,岛上处于“谈俄色变”状态,关注俄罗斯一苏联并以此为自己的事业,即使不是非常危险,也是极其困难的,至少会被周围的人们目为怪异,就职都很困难。不过,就在那样的政治环境里,台湾竟然出现了“三姐妹”,她们从少女时代起就对俄罗斯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岁月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