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规范与改革公务招待是我国新时期政府内部反腐倡廉的一项长期任务。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进公务接待制度改革,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的规定越来越细化,要求越来越严谨。但事实表明,这些规定,对遏制公务接待中的浪费和腐败并未收到明显效果。政府内部监控仍存在大量"盲区"。多年来,公务接待消费成为行政成本中一笔巨大的糊涂账,"公务接待无底洞"是个久治不愈的顽疾,这是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不规范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公务招待"盲区"的政府监管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龙太江 《党建文汇》2006,(12):38-39
日前,根据中央要求出台了关于国内公务接待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严格遵守。这是国家规范公务接待,预防和治理公务接待中腐败现象的新标尺。 公务接待在公务活动中不可避免,是行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不少地方、部门,公务接待明显已经超出了“合理”范畴,成为一种不正之风,成为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已经到了需下大力气加以规范和改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公务接待是人们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所进行的联络、接洽、招待等活动,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了克服和纠正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的错误倾向,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止奢侈浪费、规范公务接待的规定。落实这些规定,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创建节约型社会,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公务接待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超范围接待,项目五花八门。主要表现为娱乐项目公款接待、变相送礼公款接待、私人开支公款接待。二是接待标准趋高不下。有的单位在接待时只讲高标准不求高效益,根本不计成本。三是…  相似文献   

4.
2012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刊文批奢华公务接待员败坏党员公共形象。文中分析了公务接待奢华之风流行的症结及原因,也指出了奢华公务接待的危害所在。那么,究竟该如何狠刹奢华公务接待的不正之风呢?依笔者之见,我们不妨试一试"以权压人"的办法。我们知道,奢华公务接待多数发生在下级接待上级的时候,平级之间的接待一般犯不上那么铺张,领导奢华"接待"群众的个例虽然不是前所未有,也几乎是凤毛麟角。可见,奢华公务的接与待、接待奢华程度的大与小,都与接待对象的身份有着密切关系,且职位和地位都至少是"略胜一筹"的。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14,(8):20-21
3月18日,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国内公务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派出单位公函、公务接待审批单、财务票据和公务接待清单。没有接待清单,国内公务接待费不能报销。公务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接待场所、费用以及接待陪同人员情况等内容国内公务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采用公务卡或者银行转账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相似文献   

6.
正据统计,全国已有18个省份发布了本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公函制、禁烟酒、接待标准量化细化成为各地公务接待管理的共通点。接待谁接待一律实行公函制在18个省份的管理规定中,"公函制"成为公务接待的基本准则。国家工作人员的休假、探亲、旅游以及个人接待活动不属于国内公务接待范围,如因公务外出需要接待单位接待的,派出单位需发公函告知接待内容、时间、行程、人数和人员身份。"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不予接待"成为各省份的管理共识。  相似文献   

7.
举措     
公务接待有了"紧箍咒"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强调,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昆明:公务接待中逼酒者将受罚昆明市近日出台针对公职人员的"戒酒令",在全国首开公职人员劝酒挨罚先河。昆明市公职人员在工作时间饮酒、在公务接待中强行劝酒和逼酒者将被问责:如公职人员在公务接待中强行劝酒,导致对方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影响对方正常履行公务职责,损害机关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故意用语言挑逗、刺激、要挟对方饮酒的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一、公务接待有新规吃住行游都细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就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规定。有关专家表示,《规定》对公务接待中暴露的部分"顽疾"一一开出药方,呈现出四大亮点。管住"吃"——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高档酒水"一段时间以来,‘大吃大喝’一度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4,(12):16-17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无疑,我们必须加强对政府机关的监督,建立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公务接待信息公开制度等显得尤为必要,让公务接待置于阳光监督之下。只有为公务接待“定好调”,才能确保“不跑调”。  相似文献   

11.
廉风     
《先锋队》2014,(3):6-7
山东:没公函不接待没清单不结算 《山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近日正式对外公布。《办法》在中央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两项制度,即实行公务接待公函制度,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公函约束的是派出单位,清单约束的是接待单位。没有公函不接待,没有清单不结算。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周口市日前出台《公务餐饮接待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规定在乡镇"公务灶"接待每人每餐不得超过25元,在城区机关"公务灶"或社会营业性接待场所每人每餐不得超过35元,一律不得上酒;没有《公务餐饮接待登记单》的,其开支费用不予报销。周口市、县纪委还组织不同形式的监督检查69次,对13部涉嫌违规的公务车辆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和通报批评,党政纪处分及组织处理并追究领导责任13人,追究领导班子7个。(据《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强调,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遵化市纪委、监察局针对公务接待下发通知,在规范接待地点的基础上,自5月份起,该市公务接待一律实行实名制。每笔公务接待费用须附详细清单,注明时间、地点、客人名单、陪餐人员名单存档备查。同时,每月接待费用总额要报市纪委备查。  相似文献   

15.
公务接待不用自己掏腰包,消费起来没有标准,随意性大:外面来了人,一定要尽可能高规格地接待,用餐,送礼,娱乐……这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而且形成一个很大的黑洞,使相当数量的国家和集体资金以“公务接待”之名被私人所挥霍,借公务之名以权谋私的现象也得以大行其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公务接待费用仅公款吃喝就达2000多亿元,导致各级政府行政费用连年攀升,财政不堪重负。资兴市是一个人口才36万的县级市,其公务接待费用也十分惊人,2002年—2004年每年的接待费都在1480万元以上(不含乡镇和垂管单位)。去年资兴市有一个单位的公务接待费用…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1)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规定》执行。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6日的《半月谈》刊发了《基层干部公务接待悲喜录》。文章指出,公务接待正成为基层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部分有旅游资源的乡镇,基层干部每年有150天忙于接待。在南方某县级市,有官员甚至提出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口号。读罢此文,让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山西平遥县古城管理委员会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繁冗的公务旅游接待就开始令平遥县不堪重负。最多的时候,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仅门票  相似文献   

19.
<正>纵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最大的亮点就是细化。全文26条内容,一共提出了38项禁令,涵盖接待活动食、宿、行、迎送及警卫、预算和报销等一系列关键环节,可谓细致入微。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针对"三公"消费出台的禁令不少,但奢靡之风仍有日趋泛滥、蔓延之势。一纸新的红头文件能否遏制住公务接待这一"不落腰包的腐败"现象,还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14,(22):28
(续20期)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