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请您评刊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决定把他们夫妇的全部稿酬和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2001年9月7日,杨绛宣布将他们当年上半年所获稿酬72万元及以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当主持人介绍钱钟书生平,提到他曾获牛津大学文学副博士学位时,杨绛立刻纠正道:“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村口立着5位世纪伟人的塑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粥时。塑像上的伟人行色匆匆,像是要到哪里去。当地的老乡说,他们是要进京去“赶考”…… 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因中共中央曾住在这里而名扬四海。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的五大书记就要离开西柏坡进北京了。临行前,毛泽东严肃地对其他几位书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接着说: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充满信心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让我们把时间再追溯到抗战胜利的那…  相似文献   

3.
久闻大名     
《学习导报》2016,(5):37
刚满110岁的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说:年纪老了,思想不老。年纪大了,思想越新。109岁时,当周有光得知杨绛也住在协和医院的病房时,主动提出要去看她。杨绛拒绝了。大家知道,杨绛是讲究体面的人,她要以最容光焕发的姿态见周老。在劝说下,杨绛终于答应了见面之请。两个百岁老人见面后,对彼此说的第一句话是:久闻大名。  相似文献   

4.
如同过去十几年来掀起的台湾政要大陆寻根热,在两岸关系趋缓的今天,这些“少小离乡”的“台湾人”终可还乡。少小离家老大回1948年,20岁的张克辉选择离开台湾,前往大陆厦门大学读书。令张克辉没有想到的是,次年国共内战结束,两岸从此分治,自己和家人也被一湾无情的海峡隔离。直到1993年父亲去世,张克辉才再次回到台湾。而后16年间,张克辉的官职越来越大,最后身居全国政协副主席,身为大陆政坛政治地位最高的台籍人士,  相似文献   

5.
选择     
《廉政瞭望》2013,(7):9
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选择穿哪件衣服,选择坐哪路车,选择到什么地方去。有些选择很简单,无伤大雅,有些却是一场道德、良知的考验。譬如个人隐私与学术研究孰轻孰重?102岁的杨绛先生的选择是个人隐私为重。得知钱钟书书信可能被拍卖,她以公开信的方式表达了她的愤怒与捍卫。"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对于我们私人书信被拍卖一事,在此明确表态,我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6.
潘廷祥 《当代贵州》2009,(19):43-43
利用七天的时间。我断断续续读完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在杨绛先生的自问自答中,我边读边记边想边悟,这本书或多或少改变了我对生死观、价值观的看法。我感觉杨绛先生在书中通篇以灵魂、灵性、良心为主轴,转动着老先生对人生百年的理解和思考。2007年8月15日,96岁的杨绛先生在她的自序中写道:“我是从医院前门走出来的。如果由后门太平间出来,我就是‘回家’了。”  相似文献   

7.
郭庆晨 《党课》2013,(15):76-77
俗话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离任,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个为官者的政绩、名声和人心向背。这里说的所谓“离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从离开官位(包括暂时的离职)的那一刻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杨绛先生,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今年7月17日,老先生安然度过百岁生日。老先生一生关心教育,在她90岁那年,也就是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做了一件感动教育界的事:她决定,把他们夫妇的全部稿酬,捐献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  相似文献   

9.
汪金友 《前线》2009,(10):76-76
1949年3月23日,当中共中央首长的车队就要离开西柏坡、开往北平城的时候,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我们是进京‘赶考’嘛!”几个领导听了都笑起来,周恩来副主席说“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抬头望着眼前崎岖不平的山路,坚定地表示:“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相似文献   

10.
文军 《理论文萃》2009,(6):10-19
中国大陆的社会学自1979年恢复和重建以来,其在理论研究方面大致经历了“缺失-移植-融入-反思-重构”的过程。纵观中国大陆有关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的30年,我们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刚刚恢复和重建时期的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缺失到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引进与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率领一批干部离开延安,奔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12.
近日参加旅游团到北京,最后一项行程是在三个自费项目中选取一个。导游作了极具倾向性的介绍之后,“大方地”让游客们自己举手表决。她先问:“想去恭王府的举手。”无人举手。又问:“中央电视塔和海底世界都不想去的举手。”无人举手。于是导游如愿以偿地得出结论:“根据大家的意愿,我们就去中央电视塔和海底世界吧。”——其实在表决之前,车子早已在向这个目的地行驶了。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指出:领导干部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官应当做什么聪来身后留什么?这三个“想一想”,语重心长,肯切中理,的确值得领导干部好好思索一番。从“参加革命’咧“当官”,再到“将来身后”,三个“想一想”,或可归结为“将来身后留什么?”如果说离任也算是“身后”,那么,“上场总有下场时”。为官因老去,病去,除黜去,升迁去,终有一去。“官之得民与否,丢官日见”。见什么?无非这么几种:一种是在位时为民兴利造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闪光的政绩让…  相似文献   

14.
孙丽萍 《求贤》2013,(6):58-59
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社长魏同贤6月5日致信媒体及保利拍卖公司,质疑保利此前对公众宣布拍卖的三封钱钟书、杨绛先生私人信件之中有两件是写给他的,都是“伪造”。  相似文献   

15.
田泳 《求贤》2012,(7):60-61
她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非凡的人生智慧和令人敬仰的人生姿态。101年的岁月沉淀使杨绛先生流露出常人难及的智慧和平静。在此我们共同向先生道一声:“生日快乐!”  相似文献   

16.
杨绛先生的家在北京西城南沙沟。杨绛先生是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翻译《唐·吉诃德》)。2004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杨绛文集》8卷本,计240余万字,分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翻译作品等卷。杨绛先生近年过得不容易。1997年3月4日,独生女儿钱瑗不幸病逝。“老年丧子”是人生一大痛,杨绛甚是难过。更不幸的是,1998年12月19日,丈夫钱钟书仙逝。连续丧失亲人的痛苦压向杨绛先生,而她选择的寄托哀思的办法是:将读书治学作为人生…  相似文献   

17.
包蹇 《党建文汇》2007,(5):15-15
去大陆参加两岸经贸论坛!这成为时下台湾最轰轰烈烈的潮流。台湾经济已经被“台独”的铁锚锁住多年,从亚洲“四小龙”之首,一路坠到了“四小龙”之尾。不满、焦虑正迅速在岛内民众中间蔓延。令人多少有些看不懂的是,台“行政院长”苏贞昌日前突然命令“陆委会”和“经济部”必须在6个月内将“两岸客货运包机、大陆第一类人民来台观光、台湾农产品输往大陆”等三项重大决策定案,其态度似乎有“大拐弯”之势。有分析称,这大概出于两岸经贸论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18.
《学习导报》2011,(15):31-31
A君对B君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在这里没有任何发展,我恨这个公司!”B君建议说:“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j!这个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君问:“那什么时机比较好?”B君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相似文献   

19.
张海 《党员文摘》2008,(5):26-27
很多企业家都有抠门的习惯.这恐怕不是巧合。有趣的是,在一份面向全球华人富豪的抠门榜单上,最抠门的前三个人正好代表了“两岸三地”:王永庆排第一,李嘉诚排第二,牛根生排第三。从地域角度看.牛根生就成了“大陆第一枢”。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1998,(1)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周恩来与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最后要草拟一个谈判声明。基辛格拿出的声明草案中写着:“中国政府向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尼克松表示乐于接受。”我们不接受这个句子。我们希望改写:“尼克松愿意访华,我们就提出邀请。”美方不同意。双方谈了几个小时就僵在那儿。这时候,留下黄华和他谈。第二天早上,会谈再度进行,基辛格有点儿急了。因为他中午就得离开。在华期间又不能和美国通话。如果声明没谈成,就都吹了。这时,周恩来也急了,马上召章文晋去汇报。他一看草案,就说:“这问题很简单,在我方的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