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强 《人权》2013,(3):52-5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发展实际、时代特征、历史传统、民众文化等相结合,着力解决中国人权发展的"特殊"问题,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是关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晨 《人权》2011,(5):4-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今天,中国人权研究会在这里举办“中国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理论研讨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和总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权理论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研究探讨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问题既有理论批判也有理论建构。由于人是劳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二位一体",马克思恩格斯由此发现了作为人权主体的人是有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的裂变的,进而发现了人权的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在阶级社会是对立的,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同一。因此,阶级社会人权与共产主义社会人权成为二人理论批判与建构的目标,二人在人权上的"破"与"立"由此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人权》2010,(2)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5.
《人权》2012,(6):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6.
《人权》2013,(3):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  相似文献   

7.
《人权》2013,(4):61-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8.
《人权》2013,(2):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2012年8月改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  相似文献   

9.
《人权》2003,(2):55-55
2月12日,首都专家、学者在京召开座谈会,纪念《人权》杂志创刊一周年,探讨推进我国的人权理论研究和宣传。专家们提出,《人权》杂志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要求,成为探讨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学术园地,成为传播正确人权思想的教育基地,成为中外人权对话和交流的一个广阔渠道。 在《人权》杂志创刊一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0.
海子 《人权》2013,(1):46-49
美国人权教育根源于其悠久的"人权立国"民主政治历史传统,通过公民教育中的社会学科教学予以实施,其常识、理论和价值观统一于美国精神。美国人权教育有较为完善的公民教育评价体系,体现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统一,把对理念、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和塑造放在与人权知识的传授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学内容丰  相似文献   

11.
董云虎 《人权》2008,(1):10-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5年,也是"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5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首次把人权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总结,客观准确地反映了过去5年中国在人权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董云虎 《人权》2002,(1):24-29
1991年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关于人权的官方文件,对于推动中国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不愧为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12,(4):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  相似文献   

14.
残缺的人权文化起源与人权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普遍的人权,促进对人权的普遍尊重和实现,是联合国在多个文件中提及的人权教育目标。通过对西方人权根源的分析,从人权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人权问题不存在"普世价值",人类只存在具体的、历史的人权价值,人权价值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5.
曲相霏 《人权》2009,(4):43-49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的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都获得了最迅速发展的30年,回顾和反思这30年来的人权研究,对今后的人权建设极为必要。本文将对人权原理部分的主要学说进行简单梳理,以有助于今后的人权研究与人权实践。  相似文献   

16.
卢双喜 《人权》2011,(4):17-22
中国共产党是高举人权大旗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并且自始至终都把争取中国最广大人民的人权明白无误地写在自己的奋斗旗帜上。中共的人权理论是中共革命和建设理论中至关重要且具有显著地位的一部分。本文就是通过研究从中共成立到八七会议前后这6年的峥嵘岁月中,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无比艰难而又无限执着地探寻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徐爽 《人权》2013,(4):21-24
人权是现代各国宪法的构成要素之一。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国宪法修正案,将原有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统纳于"人权原则"之下,明确宣示实现人权是我们国家和人民共同追求的宪法目标,这一举措无疑是中国宪法发展与人权建设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04年迄今,"人权入宪"已经跨越十个年头。十年间,执政党和政府为推进人权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我们的人权事业除了兼容国际标准以外,还具有什么样的自身特点?未来的人权建设又需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罗豪才 《人权》2011,(5):2-3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中国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理论研讨会今天开幕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和总结我国在人权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权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的人权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人权研究会,向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9.
常健 《人权》2012,(6):2-15
在中国,人权理念的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国外的人权观念直接照搬,而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人权》杂志作为人权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和人权理论研讨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人权理念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权》杂志创刊以来所发表的文章的分析,发现中国10年来人权理念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人权保障法制化对警察素质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每一个人须臾不可离开的权利,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最基本的问题。人权理论虽然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但它一经提出,就成为全人类求生存、图发展、要进步的共同旗子。这面旗子在历史上曾引导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警务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警察执法过程中,侵犯人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我国宪法已确立“尊重和保护人权”,而且新近颁布的行政法律、刑事法律都将“尊重和保护人权”作为重要原则,人权保障法制化对警察的执法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警察院校应将人权教育列为重要内容。一、人权及其本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