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爱的花絮     
不满一岁的儿子患了白血病。一位治癌的老中医说,只要坚持服药,孩子的病尚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可是,儿子拒绝吃药,虽然老中医配制的药不是十分的苦涩,毕竟是药呀。这可如何是好?她心急如焚,欲哭无泪。这天,她把药熬好后,当着儿子的面,她舀一勺自己先喝下去。儿子瞪大眼睛瞅着她,眼里充满了好奇。她一边审视着儿子的脸色,很快又喝下一勺,同时还咂巴着嘴,表示味道好极了。终于,儿子蠕动着嘴唇,张着小嘴,伸手去抓她手中的勺子。她慌忙舀了一勺灌进儿子嘴里。儿子含到口中,又“扑”地吐出来,却一反常态地没有哭。她信心大增,又舀一勺倒进自己嘴…  相似文献   

2.
有个关于回声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不知回声是啥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喊,他的回声也跟着叫喊。因此,这个孩子很生气,大声叫骂起来,但是回声应他的也是一声声的叫骂。后来,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他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读完这则故事,我感慨万千。闲暇中我又一次想起了家中的母亲,她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以致两鬓斑白,丝丝银发千斤重,而我们又回报了她什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求学在外,每次临行…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前不久的一天,我在家忙着做家务事,熟人郑小灵在门外说:“韩威英,我把自行车放你家门口一会,去商店买东西后就来取。”我喊着回答说:“不行,我忙着呢,没有时间看管。”我连忙放下手  相似文献   

4.
一路上有你     
妻要出差,很远很远的,一去几个月。出差是她自愿的,平时没有机会,这次难得.去就去吧!可自从决定去外地,她像着了魔.每天不停地收拾.冬天的被褥、衣服,一件件洗过、放好,屋子收拾一遍又一遍.地刷了又刷.玻璃擦了又擦,把家里每一个角角落落都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还把她走后几个月的事都做了安排。  相似文献   

5.
疲劳     
自行车用了3年,才补的车胎又没了气,只能再推到修理铺去补胎。修车的师傅剥开车胎一看,表情同样很瘪地对我说,你这车胎已经很疲劳了,没法再补了,要不帮你换个新车胎吧。既然已经疲劳得没法再修复了,那只能换个新的,也就如此而已。可那明明是东西旧了,修车人却把它说成是疲劳了,这倒让我思忖了良久。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东西在不知不觉地疲劳啊。去年底,母亲坏死的股骨终于又把她逼进了病房。检查的结果是肺癌并且大面积转移到全身的骨头里。医生告诉我们,说是恐怕拖不过年了。做子女的怎甘心母亲坐以待毙呢?于是几个子…  相似文献   

6.
小美 《协商论坛》2008,(12):60-60
自我记事起,一家人吃饭时,父亲盛的第一碗饭必先端给母亲。待母亲碗里的饭快没了时,父亲会轻声说一句:“还有饭呢,再添点。”母亲摇摇头说吃饱了,父亲就说:“那就来碗汤吧,你喜欢的丝瓜汤。”父亲拿起汤勺,舀了汤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也不谦让,安然接受。  相似文献   

7.
1926年3月上旬的一天 ,韦拔群外出回到东兰武篆西山弄京 ,刚吃完一碗豆粥 ,就把驳壳枪拆在饭桌上 ,擦了又擦。通信员小罗见到韦拔群把枪擦得格外光亮 ,意识到拔群叔今晚又有要事办了 ,但并不开口询问。不一会 ,枪合上了 ,拔群以特别慎重的语气对小罗说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小罗 ,我有事外出 ,你守家。若有同志找我 ,请他们耐心等候。”小罗频频点头 ,恭敬地说 :“拔叔 ,请多加小心!”“对 ,胆大心细 ,事业方能成功!”拔群说着即如箭离弓朝武篆方向出发了。当时 ,为镇压右江农民革命运动 ,桂系军阀遣龚寿仪团扎进东兰武篆“围剿”…  相似文献   

8.
寒冬腊月,张燕蹬着她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顶着寒风去购买年货。“春节快到了,又有一个儿子要从看守所回家,我得给孩子准备点吃的和用的东西。”她话中的“儿子”是她收养的第二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公安的价值     
下班时,女儿沮丧地告诉我:“真倒霉,自行车又丢了!”“怎么回事?”“我到超市买东西,车子停在路边。进去只一会儿,出来就没了。”“停在路边,存了没有?”“没。那里只存汽车,不存自行车。”女儿骂着,懊恼着,扔着车钥匙,喊着“我再也不买新车了!”这辆自行车...  相似文献   

10.
苹果定律     
《时事报告》2012,(5):77-77
如果一堆苹果有好有坏,就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如果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那么将永远吃不到好的。台湾作家刘墉在其作品中,也讲到一个类似的故事:在一个小镇上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两个暖壶,一个暖壶放新烧开的热水,一个放之前的凉开水。每一次家里新烧了热水之后,女主人都说先把之前的凉开水喝完,然后再喝新的,而等到把之前的凉开水喝完的时候,新烧的热水也已经变凉了,于是这家人一年四季都在喝凉开水。  相似文献   

11.
徐然 《北京观察》2000,(11):46-47
母亲杨沫去世后,日子变得寂寞起来。此后,把看着她留下来的遗文、遗信,阅读着那些她对世事的洞察,儿女的关爱、友朋的亲情的文字,就有了一份特别沉静的体味。母亲平生写给我的信大约有三百余封,近20万字。还是在她生前的90年代初,某一日我告诉母亲,她写给我的数百封信大都保留着。听了这句话,母亲欢喜地眨了几下眼皮,对我说:“这辈子我光是看别人的信,我自己给人写了些什么,全记不得了,你把信拿给我看看!”于是,我把母亲那些写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使用不同纸张、不同笔墨,或是教诲、或是责备、或是  相似文献   

12.
怀抱     
我匆忙放下手里的警务,离开公安局赶回家时,母亲已精神错乱,处于无法自控的迷幻状态。她拉了3天,又断断续续吐了3天,刚被止住,就又变成了这种令人揪心和忧虑的样子。我很想用精神矍烁、安详健康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自己的母亲,可面对84岁高龄,特别是因为腿骨骨折而被伤残折磨了七八年的她老人家,我只得放弃过于美好的愿望,而只能无情地选择诸如衰老、孱弱、枯瘦如柴之类的词汇来“写真”她了。老实说,在我们做儿女的心里,都已在为她尽着最后的孝道了。我拉住母亲的手连声呼唤,希望她能知道远方归来的儿子,从而得到些许的慰藉。然而她浑然不觉,…  相似文献   

13.
余清楚 《今日浙江》2015,(10):62-62
小时候,常听母亲念叨一句话,生的儿女不如我,要的东西干什么,生的儿女强过我,要的东西干什么。开始我以为这话是母亲自己说的、后来到福州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墙壁上赫然写着他的教子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把话说得很明白:子孙要是贤德而聪慧,把钱留给他反而堕其斗志;要是愚蠢而懒惰,留的钱越多.越是麻烦过错。  相似文献   

14.
台北闹饥荒     
每次回到乡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时候,妈妈总是塞到我的行李箱里很多东西,一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那种场面就好像台北正在闹饥荒。“妈,你什么都不用带,台北什么都有。”我说。妈妈总是这样回答:“骗你的!台北什么都有,台北又不是极乐世界。”我把芭乐、橘子、哈密瓜拿出来,说:“至少,这些水果都有。”妈妈又帮我塞进去,说:“我们乡下的较好吃,也较便宜。”我把一大包肉干、肉松、肉脯拿出来,说:“我们家楼下就有新东阳呀!”她又帮我塞进去,嗔怪道:“你知道什么?我是买给我孙子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何况人家这些都是手工做的呢!”我看拗不过她…  相似文献   

15.
实在是太忙,直到春节前夕,我才得空回家乡印山台。 车到葫芦镇就不能前行了。隔着车窗的玻璃,远远地我就看见,母亲背着背笼,张望着车来的方向。看得出,她老人家已等我好久了。 小车停下了,母亲试探着走上前来,见我推开车门跳下车,她好像才轻松了些。她只说了一句话:“回来了?!”就没再多说,眼圈却有些红了我照着她的话重复了一句:“回来了!”她感到很满足。 一年没回家了,年近70岁的母亲,白发又添了许多。 母亲实实在在地老了,我真恨那年轮为什么转得这样快。  相似文献   

16.
满了吗?     
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觉得功德圆满,便向师傅表示,自己可以满师了。师傅未回答,只叫他装满一大碗石头来。徒弟依言做了。师傅指装满石头的碗问:“满了吗?”答曰:“满了。”师傅把沙子撒满了石缝。又问:“满了吗?”答:“满了。”师傅再向碗里撒入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这回徒弟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满了。”师傅又向碗里倾入大量的水,还是没有溢出。师傅继续问:“满了吗?”结局:那位自满的徒弟再也没答上来。 我很喜欢这则故事。“满了吗?”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如同当头棒,把一颗沉溺于自满的心一下子惊醒了。于是,我发现:当我闭着…  相似文献   

17.
太多的风尘与沧桑你以铁质的色泽压弯所有餐具的光芒舀一舀母瑞山清泉滋润干渴的季节也盛过白沙峒的晨岚或映过六连岭的冷月以充实的憧憬,敲响丛林营地开饭的笑声有粗手,捧起沉沉的乡思触摸到母亲碗沿的泪痕为了母亲放下装野菜的土碗他因此放不下椰壳碗这沾满征尘的椰碗因为敲击,平凡的石迸发出绚丽的火花一个平凡的椰碗,盛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情节曾经喂养了艰难岁月依然喂养着贫藤蔓爬满逝去的岁月战火与嘶吼折叠成乱磊红军洞大山之口,你在向谁讲述那段山魂的传奇芽大山伸出臂膀抚慰征战的疲惫大山以浓绿滋养伤病的呻吟在凶残的刺刀尖下呼吸…  相似文献   

18.
临出门,老母亲总递给我一把鞋刷。我三十多岁了,她还把我当个孩子,叮嘱我,一定要把皮鞋擦亮。多少次后,我忍不住问母亲,我本来对服饰就不太讲究,单单擦亮皮鞋有什么意义呢?母亲说,穿什么衣服不要紧,你要见的人,如果是个有修养的人,他不会嫌弃你贫寒,衣服好坏,只能表明一个人的经济状况,鞋子有没有擦干净,人家可以看出你的生活态度,精神邋遢是任何人都不能原谅的。弯一下腰的动作,就可以把皮鞋擦亮,费时费力都不多。可是,擦与不擦是两码事,虽然一身清贫,但你至少皮鞋是亮的,至少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亮点”,尽自己之所能,尽自己之心智,身边的眼…  相似文献   

19.
满满爱     
正每次从老家回来,母亲都会给我收拾大包小包的东西,有家里种的菜,还有母亲做的好吃的,统统让我带走。只有我"满载而归",母亲才高兴。我常常"左手一袋茄子,右手一袋黄瓜,身后还背着一袋西红柿"。后来我索性准备了一只大兜子,让母亲把东西放到里面。我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我十三岁离家在外面上学,从那时起,母亲就为我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提包,褐色的,上面印着"上海"两个字。大提包的结构极简单,不像现在的提包,把里面的  相似文献   

20.
●在去戒毒所的长途汽车里,母亲把全身溃烂的他搂在怀里。他说:“妈,我身上脏,你别碰我。”母亲说:“傻孩子,哪有娘嫌弃儿子的 ?”   ●戒毒所里,妻子守护了他 15个昼夜没合眼,第 16天清晨,妻子又从楼下一家饭店里给他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甲鱼汤,他刚接过碗,妻子就昏倒在地上。一位护士对他吼道:“你要是再复吸,你就是猪 !”   ●他毒瘾发作时将姐姐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姐姐含泪说:“只要你能戒掉毒瘾,哪怕你把我打死,我也愿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