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作为国内第一个国学类别的专业图书博览会,孔学堂书博会不仅为国学类书籍搭建了展示平台,还推动"全民阅读"持续升温,见证了"国学研习"的蓬勃态势。十月贵阳,书香浸润。236家出版单位、20000余种国学图书、数百位出版人及作者、6万余名读者聚于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这是一场文人的盛会。写书人、卖书人、出书人、读书人之间"无形的墙"被打通,品读经典、研习国学、问道大家、共话传统。这是一场国学的盛事。国学类书籍首次集体亮相,规模之大、品种之多、销路之广,充分展现了国学出版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国学阅读热潮的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
<正>古人云:"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中华国学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深远。领导干部学国学,吸收传统文化之精髓、领略古人先哲之英华、意会仁人圣贤之深邃,继而能旁征博引、融汇古今、学以致用,上修世界观、下明方法论,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领导干部学国学还可以延展自己的"长度"、拓宽自己的"宽度"、提升自己的"高度",让自己变得立体起来,思想丰富而充实。  相似文献   

3.
"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相似文献   

4.
<正>荀子:推崇"五经"的儒者第一个提出五经备天地万物之道荀子推崇五经。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他认为,学者从学为士到学为圣人,只学习五经就够用了,因为五经已经包含了天地之间的学问。所谓"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毕"是"尽"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学问尽在这里了。这是从学问  相似文献   

5.
感受吃文化     
<正>听到人们鼓吹国学,我总不以为意,觉得哪怕是再博学的大师也只得到些皮毛和末节,并未深谙国学之精妙,窃以为,国学的所有精髓都凝结在一个"吃"字里。古人早就总结出了"民以食为天"之真谛,在这个真谛指导下,创造了世界上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积淀和形成一整套以"经、史、子、集"为主线的,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就是国学。正是国学的传承和不断发展,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历经数千年岁月而生生不息。国学深邃而博大,蕴涵了先哲圣贤们的人生智慧。国学经典中有太多的人生哲学和经世哲学。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品大师之言,悟先贤之道,学人生智慧,是我爱读国学典籍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尤其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宜昌市东山小学确立"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的办学思路,坚持"传承国学经典之精华,培育笃学厚德之人才"的办学目标,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生动载体,打造魅力学校、魅力教师、魅力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7,(6)
正湖南省衡阳市是先哲大儒王船山的故乡,国学文化源远流长。2015年以来,衡阳市按照中央精神结合实际,在全市开展"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系列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主线,以"学国学、知礼仪、讲文明"为主题,做到"以国学涵养国魂、以文化陶冶性情、以市情教育市民"。内容立体化。活动设置国学讲座、国学征文、国学竞赛、国学展示四大板块。开设"石鼓书院大讲  相似文献   

9.
正五四运动后,学术界喊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即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学术,也就是国学。1925年2月,清华学校(即后来的清华大学)在此背景下创办了国学研究院。筹办之初,就确定聘请"国内硕学重望"者设帐清华。王国维正是这样的学术大师。3月,王国维受聘入国学研究院为导师,至1927年6月2日自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与日本近代的学术有着不解之缘,而日本近代的学术被中国学界称之为"东学"。梁启超在很多场合以"东学"特指"日本学术"。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展旺盛的时期,而梁启超对于当时日本的政治文化思想和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东学"给了梁启超很大影响。梁启超汲取了"日本学术"的精华,并成为最早倡导中国近代"国学"的人物之一。"东学"对梁启超"国学"思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学"地位之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对"国学"研究路径的阐释。此外,"东学"中的民族主义对梁启超思想的熏染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赵敦华 《新视野》2006,3(3):44-46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国学”不是恢复到过去的“道统”,国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立国与人伦的道德、人文精神,惟有贯通中西,汇其精华,“立乎其大者”,才能享此殊荣。在西学东渐占主流地位的100年中,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妙顾自然”为核心思想的“国学”,迎来了“西被”充满了“竞争”与“征服”思想的西方文化的时机。但“国学”并不寻求霸主与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共同担当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全球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国学热”引发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涤荡,发展中国家逐渐丧失"精神家园",产生了民族自卑感。在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使取得的举世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特别是加入WTO后,在国际社会民族身份的认同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在中国大地出现"国学复兴",甚至"还魂"的热潮。针对目前我国出现的国学热潮,我们要冷静思索之。首先我们要厘清何为国学?国学为什么会热?国学热的实质是什么?国学能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搞清楚这些问题对我们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曾参是历史上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第一人.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发自内心,并没人强求于他.此前,孔子曾经提倡"自省",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把孔子的"自省"精神具体化,日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相似文献   

14.
正学习、工作和生活常有个努力的目标、标准或参照,古代思想家一脉相承地主张"师乎其上"。《易经》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论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后人对"师乎其上"的思想又有很多发挥,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现在理解和运用起来也有很多发展,值得仔细品味。"师乎其上"首先是做人的原  相似文献   

15.
从《毛泽东早期文稿》可以看出:青年毛泽东已经"略通国学大要",具备很好的国学修养。青年毛泽东对何为国学、国学何为、如何学国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青年毛泽东"略通国学大要"是他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主体素质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天的中国,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来没有如此之近过。这靠的是什么?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科教兴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文化(或"国学")逐渐成为显学。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新一轮"国学热"的意义、方向、途径、方法等做了界定和规范,这是十分可喜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弄明白:第一,"传统文化"或"国学"涵  相似文献   

17.
<正>"多元弘扬国学精髓首届孔学堂书博会开幕";"去孔学堂书博会感受‘非遗’魅力";"孔学堂书博会尽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之魅";"孔学堂书博会给你‘好看’";"孔学堂书博会开创多项‘第一’"……10月的第三个周末,关于孔学堂书博会的报道席卷而来,各大媒体不吝献上溢美之词。两百多家出版单位聚集一"堂",两万多种国学图书集中亮相,文化名家轮番登场,文化惠民书香满"堂",多彩贵州再添国学雅韵。  相似文献   

18.
文人冯谖,贫乏不能自存,遂寄食孟尝君门下.一开始孟尝君以为他不过是来混饭吃的,并无过人的才能,给他的待遇就比较低,"食以草具".冯谖对此十分不满,便三番五次用歌声提出"抗议":"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公开伸手向孟尝君要待遇.别人认为他贪婪无耻,而孟尝君却一一满足了他的要求,使他衣食无忧,车马齐备,居有定所,老有所养,心满意足.后来,时局动荡,冯谖及时为孟尝君立"狡兔三窟"(得民心以巩固基础,复相位以掌握权力,立宗庙以永保太平)之策,使孟尝君在复杂危急的政局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事实证明,冯谖是有真才实学之士,而非等闲之辈.  相似文献   

19.
说海波     
正海波是业余书法家,"业余书法家"者,上班时干业内应干之事,下班后见缝插针,抓紧时间操笔习字。(瘾头不大,能如此乎?)专业书法家者,上班时干"书法"业内事,下班后玩儿别的去了。此业余书法家与专业书法家之区别乎?此说无乃以偏概全乎?姑存疑。海波操笔习字,定必出师有名,或借个说词,或寻个事由。比如每当春节,自掏腰包,买红纸,写"福"字,广赠亲朋好友,既为别人祝愿祈福,又过  相似文献   

20.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直由始祖创立的国学维系着民族统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古代四大发明,居当时世界之冠。原创国学内容丰厚,博大精深,举国熟习,家喻户晓,且远播海外。其载体是齐鲁先贤孔老夫子开创的儒学大系《五经》、《四书》。其核心内容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