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初在《求是》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做法有:立足本国传统,吸收时代精华;注重宗教、法治、教育、舆论等手段;政府主导与民间组织参与相结合;政党成为各国倡导和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起者与统领者.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必须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坚持党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核心价值体系建...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核心价值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核心价值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国家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实践维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并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形成青年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在校园文化中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外国政党引导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价值观建设是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领跑者,各国主流政党在推动社会价值观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发起者和重要参与者。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国外政党引导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多年来,广外医院着力以文化建设凝心聚力,引领职工培育核心价值观念,推动了医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宏观上讲,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微观来说,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运行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价值观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从价值指导、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价值评价和价值创造等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认识和把握其政治性、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和适用性等特征,有助于和谐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艾君 《工会博览》2012,(34):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而言,对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来说,无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代表并反映了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主流价值观".对一个民族进步发展而言,若无主流价值观来引导就像荒野纸片,会失去方向随风飘荡;又像汪洋中失去航向的小船,随时有被风浪击沉的危险.主流价值观永远是民族振兴发展之"魂",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崛起、长治久安之魂.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而言,对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来说,无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代表并反映了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主流价值观"。对一个民族进步发展而言,若无主流价值观来引导就像荒野纸片,会失去方向随风飘荡;又像汪洋中失去航向的小船,随时有被风浪击沉的危险。主流价值观永远是民族振兴发展之"魂",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崛起、长治久安之魂。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了很大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类文明成果的不断吸收,使中国社会主义更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吸收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应该传承的部分,一方面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初步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构想,即民主自由,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公平公正,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时俱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凝聚民族价值共识提出的战略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则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不仅体现在一系列具体的制度设计和组织建设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当前理论界流行的法治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当代中国以个体权利保障为核心的传统法治理论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需要,亟待建构一种使共同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相互融合的新的价值观念,以更好地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其形成及演化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网络文化则是当今文化变迁的一种突出表现。如何认识网络文化,如何全面评估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如何搞好网络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黄娟  钟爱军 《工会博览》2010,(5):119-1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对高校工会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价值观和蕴含的方法论两个层面进行剖析,以其对高校工会师德建设工作加以引导,切实增强其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是走出目前道德困境的迫切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呼唤,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文化理论建设,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正确处理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的关系,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面对网络文化的强劲发展、面对新闻影视媒体的广泛影响,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报纸及信息网络等公共传媒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已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各类公共传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着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但另一方面还存在诸多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赵岩 《工会博览》2009,(9):68-69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性质、标准和评价的理论体系;系统化、理论化了的评价意识。它表达的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意义,是非、好坏、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不同历史时代、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地区)由于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不同和国家利益需要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不断冲突交融,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并推动了世界范围的价值观冲突与重构,我们将坚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吸收人类发展的优秀成果,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腐朽文化侵蚀,守卫我们心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武家奉 《工会博览》2023,(20):37-40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笔者以“周公礼乐思想”为例,探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文化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文化公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行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那么,从学理上如何定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分别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及价值准则,法治建设与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分别是什么关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卓泽渊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