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监督法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法律 监督法制定工作历时二十年,跨越了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进行了四次审议。为什么制定这一部法律前后经历了20年时间?就是因为这部法律政治性很强、操作性很强,涉及到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涉及到如何处理好加强人大监督与坚持党的领导、与支持“一府两院”依法开展工作的关系。准确把握人大监督的特点,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优势,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2.
监督法于今年1月1日起已正式施行。结合对监督法的学习体会,我以为,要贯彻实施好监督法,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下午3时,人们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终于以高票获得了通过(161人到会,155人赞成、1人反对、5人弃权)。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二十年磨一剑。”制定监督法的工作,从开始酝酿到通过出台,历时20年。搞了这么多年,主要是因为这部法律的政治性很强,涉及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涉及如何处理好加强人大监督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加强人大监督与支持政府、法院、检…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1月1日施行。应当说,监督法的出台,在赋予人大七项监督职权的同时,对人大监督工作也是一种规范,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然而,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各级人大常委会在贯彻监督法和实施监督工作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监督法自今年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转眼半年多时间过去了,监督法的作用正逐渐凸显,为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勿庸置疑,监督法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规范人大监督工作的有力举措,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重要法宝和推动器。当前,如何更好地贯彻监督法?笔者认为,贯彻监督法,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贯彻实施监督法,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人大与党委的关系,在人大监督工作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是贯彻实施监督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核心。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公民导刊》2007,(5):5-5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对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认真贯彻实施好监督法,履行好人大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人大监督工作实践中树立“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8.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法律监督职权,也是监督法规定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种重要监督形式。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方式之一,是新形势下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加强人大监督力度,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举措。处理好备案与审查的关系。备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监督法》对行使监督职权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运行程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使人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罗平县人大常委会以贯彻《监督法》为契机,认真学习《监督法》,准确领会、把握好《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切实贯彻实施好《监督法》,把对加强司法监督工作,增强司法监督实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牢抓实。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了加强人大监督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正确处理了加强人大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开展工作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集体监督、有序监督的精神。通过半年多时间的学习,笔者认为,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好监督法,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监督法的出台,对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葫芦岛市龙港区人大常委会认真领会监督法精神实质,牢牢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加大人大监督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吴邦国委员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监督法涉及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政治性很强,各方面都很关注。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颁布,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正确处理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和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开展工作的“两个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监督法》对行使监督职权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运行程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使人大的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的街道人大工委,如何贯彻落实好《监督法》,切实加强街道人大工委的监督工作,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不断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正式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都具有重大意义。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中也提出。要以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那么,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将如何结合监督法的精神,开展今年的人大监督工作昵?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参加会议的11个设区市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他们就监督法实施后,今年将如何开展本市的人大监督工作畅谈了各自的打算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如何贯彻好监督法,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目前监督不力的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小羿 《辽宁人大》2007,(1):21-21
近日,中共大连市甘井子区委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集中学习了监督法。区委书记钱忠杰主持学习,并对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和落实省委党代会精神提出了要求。区委中心组成员、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干部、区政府组成人员、区法院院长及副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及副检察长,各街道和镇党(工)委书记、人大主任(主席)、办事处主任、镇长、部委办局党委书记和党组书记参加了会议。钱忠杰书记就学习贯彻好监督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认真学习监督法,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为监督法的实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处理好几个关系。即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关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17.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作为区级人大.监督工作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监督法的颁布为我们有效开展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一年多来,围绕如何贯彻实施监督法,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我们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丰十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应认真学习寅传和贯彻执行好监督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本期"专题报道"好!一组稿件既报道了监督法出台后重庆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新形式,又十分贴切地再次诠释了"重在建章立制,贵在落实执行"。加强人大审议监督,彰显人大监督刚性,是新形势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如何加强?如何彰显?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正确处理了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和坚持党的领导、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民主集中制、集体监督、有序监督的原则。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省人大常委会是实施监督法的主体,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机关要为常委会实施监督法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工作。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好监督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