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析欺诈犯罪及其惩治·蔡富生欺诈犯罪在经济领域中,是一种极有危害性的犯罪。近几年来,欺诈犯罪急骤上升,欺诈数额特别巨大,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这是由于我国经济立法滞后,犯罪界定不清,打击手段不力,致欺诈犯罪愈演愈烈。本文仅就我国欺诈犯罪的现状及其司法对策...  相似文献   

2.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远 《法治研究》2010,(10):26-35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问题事关金融刑法的正义性。金融欺诈犯罪化的限度问题与金融欺诈的不可避免性、经济有益性、被害人过错和社会缺陷、犯罪追诉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金融欺诈犯罪化的路径应当坚持“先民后行再刑”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繁和经济关系的密切,贪污、贿赂犯罪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有组织贪污、贿赂犯罪,就是这种犯罪的最新形式。其特点是:(一)该犯罪背后存在着一个非法组织;(二)它既有政治上的动机,又有经济上的目的;(三)其手段具有欺诈和勒索的性质;(四)它大多以金钱财物开路,以谋取非法的和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陈曙芬 《政法学刊》2013,30(1):94-97
目前对诉讼欺诈的刑法规制出现法律上的非犯罪化与事实上的犯罪化并存之状况,不利于司法实践。诉讼欺诈犯罪化有其合理性、正当性,诉讼欺诈应适度犯罪化。  相似文献   

5.
保险诈骗罪探讨陈海秋,司马林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其中保险诈骗行为显得尤为突出。囿于历史的和时代的原因,我国刑法典自1979年正式颁布以来,一直是用诈骗罪来惩治保险欺诈犯罪的,而没有设立国外刑法中通行的"保险欺诈...  相似文献   

6.
有组织犯罪及其在我国的现状陈敏储槐植有组织犯罪,有的也称黑社会犯罪,学者对它下了各种定义,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征是公认的:(1)有严密的组织和帮规门约;(2)通过暴力欺诈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3)连续从事各种犯罪活动;(4)追求经济利益;(5)通过...  相似文献   

7.
诉讼欺诈之刑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欺诈表现为财产性诉讼欺诈和非财产性诉讼欺诈两大类。财产性欺诈犯罪属诈骗类犯罪,立法应为其单设诉讼诈骗罪,当前可以诈骗罪或其他特殊诈骗罪定罪处罚。非财产性诉讼欺诈属妨害司法类犯罪,立法应扩大现有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适用诉讼领域和犯罪主体范围,合并罪名为伪证罪与毁灭、伪造证据罪。  相似文献   

8.
金融诈骗罪立法评说——从欺诈犯罪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欺诈犯罪的立法规律以及诈骗犯罪与一般欺诈犯罪的立法特征作了研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外刑法关于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模式进行了概要比较,从而指出我国金融诈骗罪立法在理念上和技术上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利用合同诈骗犯罪和欺诈行为引起的合同纠纷都很突出,而且两者往往容易混淆,给审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如何区分利用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引起的合同纠纷的界限中对认定诈骗犯罪的问题,存在两种  相似文献   

10.
一、货款诈骗罪的立法概况及法律特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通则》规定,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借贷货币资金的法律行为。贷款欺诈是指行为人本不具备借款的条件和理由,而用制造假象或隐瞒事实真象的手段,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骗取并占有贷款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刑法中,大都有贷款欺诈。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贷款诈骗罪。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