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朱江 《前沿》2013,(10):83-84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五项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损失的事件。学理上,道路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参与人之间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或者因意外情况发生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行为是指道路交通参与人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生事故,导致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在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中存在几个主要问题,如超载问题与醉酒驾驶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各地校车屡屡发生"吃人"事件后,省人大代表、温岭市中医院院长陈福春建议: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发生了特大交通事故,19名幼儿丧生校车。该事故暴露出一些地区存在校车严重违法超载,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有漏洞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去年甘肃庆阳校车事故发生后,在温总理的直接过问下,校车安全务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征求意见稿;今年“两会”上,校车安全问题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中国的校车安全将正式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近期发生多起校车事故,特别是发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幼儿园的校车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校车问题也迅速地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永新 《中国减灾》2012,(2X):35-35
<正>在盘点2011年中国教育工作时,我们看到了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看到了自上而下推动教育前行的力量;我们也看到了来自民间的努力,看到了自下而上推动教育改革的草根行动。这两股力量的融合,将成为中国教育变革的真正动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不愿意看到的事件,听到了不愿意听到的声音。其中,我最不愿意听到的一个词就是"校车"事故。这个"校车",不是孩子们喜欢的《神奇校车》,而是他们恐惧的"血色校车"。"校车"事故,注定成为2011年  相似文献   

6.
尔之东 《中国减灾》2011,(23):30-31
据统计,仅今年来,全国各地就发生15起幼儿园伤害事故,其中包括一般交通事故、淹亡事故,还有数起儿童被遗忘校车中窒息至死事故。校车安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无法回避的痛点。  相似文献   

7.
校车之路     
在11·16甘肃庆阳校车事故中,司机驾驶着严重超载的校车肇事,引发了让人震惊和心痛的惨祸。近几年来,频发的校车事故渐渐为社会广泛关注。11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目前,已有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在校车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  相似文献   

8.
管满泉 《公安学刊》2003,(3):58-60,79
道路概念的界定,直接涉及到道路交通管理调整的范围。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道路的外延规范过窄且较为含糊,使得管理者一方面对一些道路和地点的管理无法律依据可言,另一方面又经常为非道路上发生的事故进行协调,这样,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很容易衍生出不如实统计上报、管辖权限混乱、混淆罪与非罪、行政不作为等许多问题。准确界定道路的概念,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将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说的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伴随着交通事故的发生,出现了索赔者和赔偿者这一对在民事法律关系上彼此对立的当事人。受害人应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赔偿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或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要求责任者赔偿损失,不能直接向人民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认定应符合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这一基本民法理论,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标准笼统地将当事人对整个事故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及不负责任,这样的责任划分不能反映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论,也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的过失相抵制度。2起案例反映出的问题,不符合民法上因果关系理论,因此,论述因果关系理论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予以应用的重要性,现行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存在瑕疵,应对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是全球第八大死因,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万车死亡率、事故死伤比都高于发达国家,交通事故除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外,还给国家或地区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已成为危害我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交通事故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革新,可以利用日积月累的大量数据,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事故原因进行准确分析,预测事故发生概率,进而指导政策的制定。这些分析方法的使用能够得到交通事故成因的准确分析结果,投入小而收效大,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管理是关系到交通运输安全,维护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涉及到千家万户利益的工作。减少或避免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交通事故”)是管理人员、路行人员及其有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1988年3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于维护交通秩序,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宏观看,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一定时间内很难消除。从微观上看,每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与一定人、一定道路条件和工具有关系。交通事故的发生,影响到各单位及个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为此国务院1991年9月22日公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办  相似文献   

13.
渝府发[2008]85号为保障道路交通畅通,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依法保护交通事故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主城区实行轻微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和理赔处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环节,但《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并没有对责任认定的标准和原则等作出明确规定,导致责任认定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作者从违法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当事人的主观过错及当事人过错大小等三个方面对责任认定的规则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车辆强制保险金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代为管理,每年都会有不少余额。一方面,公众对于这些资金的使用去向不甚明了,另一方面,交通事故发生后,政府往往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救济那些因交通事故而面临极大困难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应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相似文献   

16.
尽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一些规定尚不尽人意,但其第76条是应该肯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成功之处或者贡献所在,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它构建了我国机动车强制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它细化了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认定;它把特殊的侵权民事责任与强制责任保险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不完全适应机动车侵权责任;严格责任原则也并非是合理选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当是过错推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某些规定究竟确立何归责原则并作出相应规定,仍有探讨和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粤财规〔2022〕6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2022年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年11月7日广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2022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减轻承担责任的条件: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证据证明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文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就这两个条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谈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如何预防和减少事故是公安交管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新机制可从道路交通综合治理、事故预防机构设置、平安大道创建工作、外埠车辆、驾驶员管理以及驾校管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