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举过后,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发表了一些言论,例如:陈水扁重申,他努力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没有改变,想要使两岸关系正常化的心意也没有改变,更没有放弃期待两岸领导人握手的一刻。他强调两岸可暂搁争议,先从经贸与文化统合开始进行对话,以及‘一个中国’是可谈的议题,两岸领  相似文献   

2.
陈淳安  华文高 《台声》2004,(6):22-25
5月24日,国务院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当日的发布会是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当前两岸关系形势非常严峻。陈水扁到现在不承认一个中国,对发展两岸关系没有任何诚意和善意,如果他向全世界人民挑战,中国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国家主权,粉碎“台独”图谋。  相似文献   

3.
由于辛亥革命,10月10日成了中华民国的国庆节。蒋介石国民党政权逃到台湾后,仍延续了这个节日。每到这一天,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都要开个会、讲讲话。然而,2004年的这个“国庆节”,却由于陈水扁故弄玄虚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连续几次谈话中,他都声称“国庆日”将就两岸议题发表“重大”讲话,这个讲话绝对是正面且具有建设性的,他将以自信、负责、诚意、开创、前瞻等五项原则提出具体方案来降低两岸的紧张与对立,追求两岸关系的正常化。10月10日上午,陈水扁在台北“总统府”「」前广场上发表了他的“重要讲话”。讲话语音刚落,台湾…  相似文献   

4.
《统一论坛》2000,(3):1-1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显然,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按照近日在台湾流行的时髦说法,陈水扁上台后推动台独的手段是所谓“孵蛋论”。也就是说,陈水扁心里很明白,盱衡目前的政治现实,像李登辉抛出“两国论”那样公开露骨地搞台独决无成功的希望,于是他把他的两岸政策划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一层保护壳,这就是他上任以来多次信誓旦旦宣称的“四不一没有”,并一再虚情假意地向大陆示好,不断释出所谓缓和、改善两岸关系的“善意”和“诚意”,以  相似文献   

6.
高彬 《时事报告》2005,(3):58-58
在所谓的“双十节”当日,陈水扁发表了讲话,但井没有之前他所宣称的“内容鲍对是正面且具有建设性”,反而充斥着“台独”理念与欺骗性言论,两岸同胞的感情再次被陈水扁所欺骗。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06,(7):1-1
6月20日,陈水扁在发表电视讲话时大言不惭地说,他上任以来,两岸关系没有倒退。陈水扁在面临严重执政危机之际,极力掩盖其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大搞“台独”分裂的行径,向台湾民众辩白,他对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努力,事实果真是如此吗?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是自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一直在肆无忌惮地破坏这个基础,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两岸关系。在发展两岸关系这个事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大问题上,陈水扁始终扮演的是“麻烦制造者”的极不光彩角色,其“台独”本质已暴露无遗。上台伊始,他还信誓旦旦地…  相似文献   

8.
陈水扁在去年12月31日晚间抛出“寻求两岸政治统合新架构”的“元旦告”,首度谈及“在‘中华民国宪法’下‘一个中国’原本不是问题”。针对陈水扁的讲话,舆论普遍认为陈水扁的谈话明显诚意不足,仍维持一贯的回避原则,并未正面回应“一个中国”问题,在关键问题上仍玩弄字游戏,此举不足以打破两岸政治僵局。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20日,正好是陈水扁就职两周年。在此之前,他本来是想好好粉饰一番的,又是出版“写真集”,又是发表民进党自己炮制的“民调”,还爬上阿里山看日出以显示自己的体力和干劲,率领各媒体总编到金门大担岛作“用心看台湾之旅”以显示自己对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如此等等。未承想到,这出精心策划的闹剧,却被台湾民众给搅了。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00年陈水扁上台以来,每年的元旦他都要发表长篇大论,利用新年之机抛出所谓的“新政策”。不过陈水扁2007年元旦的讲话似乎并没有多少新意,无外乎重弹顽固不化的“台独”老调,坚持老掉牙的“积极管理”政策。岛内媒体关注的是其元旦讲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10日,策划已久的陈水扁“双十讲话”正式登场。在有关两岸关系部分,陈水扁提出“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恢复协商谈判、“采取实际行动管制武器”、“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同步检讨两岸军备政策”、共同研议“海峡行为准则”、两岸“人货包机”便捷化等一大堆的方案和政策主张,摆出一副似乎颇有“善意”和“诚意”谋求缓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姿态。但是只要对他的讲话稍作分析,就可以发现,这篇讲话通篇贯穿着“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主轴,是一篇不折不扣的、赤裸裸的“台独宣言”,何来缓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善意”和“诚意”?如果用简单一句活来概括,那就是:老调重弹、故伎重演、颠倒黑白、欺骗舆论。  相似文献   

12.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显然,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既然表示不搞“台独”,就不应当附加任何条件;就更不应当否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现实,把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  相似文献   

13.
陈水扁8月3日发表海峡两岸“一边一国”论,在海峡两岸引起轩然大波。首先由民进党秘书长张俊雄出面降温,声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新华社、人民日报于8月6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危险的挑衅——评陈水扁的分裂言论》,首次点名批判陈水扁,警告其在“台独”路上立即悬崖勒马。同日,陈水扁以民进党  相似文献   

14.
刘红 《台声》2006,(2):22-23
陈水扁发表的以“拼政治、拼台独”为基调的元旦讲话,无疑是告诉人们,对于台湾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他没有政策:对于“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台湾民意,他熟视无睹。陈水扁当局逆势操作,违反民意,执政效果几乎全部走向民进党自己主张的反面,可以说在“三台一选举”中遭到重创的民进党日子不好过。  相似文献   

15.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上演了一连串“台独”分裂的闹剧。这场闹剧在8月3日达到了高潮。陈水扁通过电视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发表讲话,公然抛出了“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的谬论,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是陈水扁上台两年来首次正式、公开、明确地将两岸关系歪曲为“一边一国”。陈水扁终于撕下了“四不一没有”的面纱,露出了“台独”分裂的政治面目。  相似文献   

16.
亲华 《两岸关系》2003,(7):38-41
春天的北京在祖国统一 问题上当着浓墨重彩。 胡锦涛总书记就对台工作发表4点重要意见,为对台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汪辜会谈十周年,进一步展现大陆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两岸“三通”在曲折中发展,但大势挡不住;陈水扁继续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借非典疫情加紧推  相似文献   

17.
简讯     
《黄埔》2007,(3)
◎3月7日,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会员座谈会,学习中台办、国台办负责人3月5日就陈水扁抛出“台独”分裂主张而发表的谈话,对陈水扁“四要一没有”的“台独”言论进行严厉的谴责。  相似文献   

18.
简讯     
蒋玉才 《黄埔》2007,(3):55-55
◎5月7曰,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会员座谈会,学习中台办、国台办负责人5月5曰就陈水扁抛出“台独”分裂主张而发表的谈话,对陈水扁“四要一没有”的“台独”言论进行严厉的谴责。  相似文献   

19.
3月4日,陈水扁在参加“台独”组织“FAPA”的活动时,提出了“四要一没有”。岛内外舆论认为,“四要一没有”只是再次证实了他的“台独”本性,他又在“台独”路上迈出极其危险的一步。“四不一没有”下的“台独”在“台独”问题上,陈水扁有过“两极化”表演,以“四不一没有”为主题的“不搞台独版”是他的主要伪装,“四要一没有”是“台独”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20.
《统一论坛》2002,(4):32-32
陈水扁8月3日在台湾向东京“世台会”发表演说;声称台湾和大陆是“一边一国”“‘将认真思考公投立法必要性”。这些讲话引起轩然大波,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陈水扁分裂祖国的言论,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宾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及费城福建同乡联合会5日下午假华埠醉仙楼酒家举行座谈会,会长卢代仁先生首先表示他本人及侨界对陈水扁发表的”一边一国”及”公投”的言论感到极其愤慨和震惊。陈水扁的言论严重地破坏了一中的原则,伤害全体中国人民感情,影响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最终影响了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