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银信合作是指银行与信托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理财合作、信贷资产证券化合作及其他业务合作的行为。银信合作的出现,是为了实现银行与信托公司两类金融机构进行优势互补、功能对接,也顺应了自2005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呈现的分业监管、混业经营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庄长兴 《行政与法》2013,(6):124-128,F0003
政府的金融管制、市场竞争的外部制约以及金融主体逐利性的本能是银信合作产生的制度成因。当前,我国银信合作中存在的"银强信弱"现状,不仅蕴含着风险,也对现行信贷政策造成了冲击。本文认为,信托公司法律地位的异化是造成当前"银强信弱"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我国应强化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职能,回归信托公司的本源业务。  相似文献   

3.
银信合作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法律风险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信合作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是指银行通过信托公司间接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具体操作形式为:由银行发行信贷资产信托理财产品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银行以单一资金信托的方式(即:单一委托人)将所募集到的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将该资金以信托贷款的形式贷给银行指定的企业。该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无论在法律制度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较为复杂,因此,理清其中的法律关系对于进一步推进该业务的健康发展和应对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金融行业分业经营,但法律也为混业经营留下空间,银行为了扩大中间业务,不断创新,并利用其信誉担保优势,营销资源优势及信息优势不断寻求与证券、保险及信托机构的合作;而信托公司也因制度和法律的约 束,不断创新,寻求与银行合作来满足自己的业务需要.但银信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法律和政策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结合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案例,从银行当事人身份、消极信托构成和脱法行为等三个角度分析相关案件中信托合同的效力。在相关案件处理中,应将委托理财合同和信托合同结合起来作为一个自益信托处理。信托公司将部分受托事务委托银行处理并不必然导致信托合同无效。银信合作的其他脱法安排应结合特定强制性和禁止性规定具体对待,法院不宜一概否定信托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初步建立了理财业务制度,但是许多法律法规仍处于不完善或空白。本文一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制度,从法律界定和现行法律法规入手,提出其法律性质的疑问,并指出法律空白;第二部分阐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第三部分针对法律风险提出建议,使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黎泉伶 《法制与经济》2010,(8):90-91,94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个人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日益旺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受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法律环境尚不完善,其中法律风险是制约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研究如何有效地评估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以及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对理财业务的监管,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不健全的委托理财法律环境对上市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成为困扰资本市场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我国委托理财法律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委托理财法律环境不完善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银行理财业务法律性质与风险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因银行与客户之间风险和收益分配原则的不同而存在类型差异。其中,理财顾问服务属于咨询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属于附条件的借款合同法律关系;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则属于信托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差异决定了相应理财产品的风险表现和监控重点上都有所不同。在实际银行理财业务的运作和监督管理中应遵循这种差异,因势利导,保障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乔学慧 《法庭内外》2009,(12):35-36
随着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理财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证券、股票等投资市场日渐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极大的精力投入,老百姓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个人和组织帮助其理财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在委托理财的法律关系中,日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下面让我们来用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石油合作的风险是在国际石油合作中由于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使国际石油合作的预期效果发生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者获得额外收益的不确定性。文章对国际石油合作的风险进行了研究,阐明了我国在国际石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侯东德 《政法论丛》2020,(1):125-136
以智能理财为代表的金融创新行为值得鼓励,该行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使得各国政府都愈发重视。由于智能理财业务模式的创新,其区别于传统投资顾问的新特征也随之出现,这种变化必将给金融行业传统的风险规制带来新的课题:监管者如何区配新的风险规制路径?要让智能理财行业实现良性发展,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其所具有的金融风险、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并明确其规制路径予,让监管主体有效发挥职能。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风险提示机制,完善信用体系等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其次需要强化市场准入与牌照管理,健全合格投资者制度等准入门槛;最后还需要将穿透式监管、全过程监管、科技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3.
刘兴成 《法人》2014,(8):70-71
正要把银行理财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为银行理财找到法治出路,除了用防火墙隔离银行理财业务与银行其他业务外,需要商业银行切实做到对广大客户投资银行理财负责2014年7月1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理财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等要求开展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设立专门的理财业务经营部门,负责集中统一经营管理其理财业务。银监会给出的时间表是,各银行于2014年7月底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法律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进行法律形态的分析,可以为产学研各方选择合作模式和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提供法律指引。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形态,取决于产学研合作建立的法律基础,并由此决定着合作组织形式的法律地位、合作的运行机制、合作的稳定型、合作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所适用的法律。尽管实践中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多样化且仍在不断创新,但是根据产学研合作建立的法律基础,其法律形态主要表现为契约型和公司法人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逐渐丰富,各种面向大众的理财产品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种类丰富,理财有关的法律制度并不十分健全,导致理财产品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这给大众理财带来了众多的不便之处。本文主要是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风险的防范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海峡两岸科技合作法律制度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在加紧完善.在现行的海峡两岸科技合作法律制度体系完善中,技术互补占据主导立法理念和台湾地区方面出于对技术转移的防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致使海峡两岸科技合作法律制度在保障两岸科技合作的长效性和共赢性方面的效力不足.对此,应遵循共同创新原则和最大效用原则对海峡两岸科技合作法律制度体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更加注重国际反恐怖的合作机制。国际反恐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国际反恐怖的各国实践是建立国际反恐怖合作法律机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基础。只有在国际反恐怖合作的法律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政治、经济与法律等相结合的原则,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利益协调一致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区际法律合作途径,加强国际反恐怖的司法协助与技术合作,才能取得国际反恐怖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8.
个人合作建房中的法律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合作建房是在房价较高,政府对城市中低收入住房保障没有作兜底保护情况下,依靠个人力量解决住房的一种行为。我国法律对个人合作建房没有作明确规定,加上建房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所以个人合作建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相似文献   

19.
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是国际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 ,由此产生的国际科技关系必须纳入法律分析的视野。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国际条约和协定 ,认为事实上国际法已经在人权和贸易裹挟之下对科技的国际交往进行了规范 ,由此也就形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国际科技法律关系。现行规范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国际法、国内单行法和附属性法律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岳树梅 《河北法学》2011,29(5):93-99
能源合作法律机制的建立既能解决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矛盾、促使成员国之间建立供需机制构建、推动能源合作的深化,又能为成员国能源合作多赢创造条件和机会。制度化建设是区域能源合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法律机制构建的条件已逐步成熟。上海合作组织中的能源合作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只有通过能源合作法律机制的构建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