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国各地有数亿群众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向灾区捐赠款物。这些款物,弥补了政府对灾区实施救助的不足,有力地保障了灾区人民的生活。从实施慈善捐赠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来看,这些慈善捐赠行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2.
公益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或资助不特定的社会成员而无偿向公益团体或其他法定组织机构捐赠资金或实物的行为。但社会主体向临时机构所做的捐赠和社会主体向特定受益人所做的资助不属于公益捐赠。社会募捐是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以救助、摆脱困难为特定目的,向特定范围或全社会不特定人发起捐赠款物,用于救助特定受益人或不特定受益群体的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慈善立法。慈善行为的法律规制是慈善立法最为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慈善捐赠在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民生底线、彰显民族正能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频频曝光的慈善捐赠失信行为给慈善事业的稳健发展带来阻碍,影响了慈善捐赠行为的公信力。要通过健全慈善捐赠法治体系、优化慈善捐赠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慈善捐赠舆论导向等措施,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慈善捐赠失信行为治理机制,保障慈善捐赠活动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4.
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的主渠道,但慈善捐赠并不必然能促进共同富裕。中美慈善捐赠的要素比较表明,中国慈善捐赠促进共同富裕的捐赠主力是企业,未来可预期的捐赠主力是个人,受赠主力与行动主力是基金会和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慈善资源的分配是关键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促进主力是政府。第三次分配能否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同富裕取决于捐赠主体共同富裕专项目的捐赠的广度、深度及捐赠规模,以及有促进共同富裕空间的综合慈善目的捐赠能有多大比例和规模及时、切实地投入共同富裕领域。第三次分配包括捐赠主体、捐赠目的、捐赠客体、捐赠对象和促管主体五个要素,包括募捐、捐赠、捐赠管理、捐赠分配和促管五个环节。因此,可从这五个要素和五个环节构建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赵群 《中国发展》2014,(6):40-44
在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1100家民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便利程度"等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慈善捐赠税收减免力度"等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有显著影响。为了促进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要加强监管慈善组织的力度,改善慈善捐赠对企业拓展业务的帮助度,加大慈善捐赠税收减免力度。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事业中,慈善捐赠的作用日渐凸显,需要明确慈善捐赠与政府拨款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站在筹资立场,以公立高校慈善捐赠为例,对慈善捐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中国1998-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面板分析,发现:慈善捐赠与政府拨款之间在短期存在"示范效应",在长期出现"挤出效应";有偿服务对慈善捐赠在短期存在挤出,在长期存在正向影响;收入因素是居民做出慈善捐赠的动力来源;税收负担为居民慈善捐赠提供信号;储蓄行为对慈善捐赠产生替代效应。因此,中国引导慈善捐赠的发展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居民收入、规范慈善基金会发展和通过地方税体系建设保障公共服务供给资金。  相似文献   

7.
李云  陈世柏 《求索》2013,(9):266-268
海外移民慈善捐赠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系统.这个行为系统就是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处在一定外部环境下运行的有机整体。捐赠行为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因此.现阶段要准确定位与海外移民捐赠相关的成员角色,提高系统要素的素质。大力促成社会互动,优化系统结构,充分挖掘社会资本,扩大系统网络,着力改善国际关系,完善捐赠政策.努力创造系统良性运行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建立一个由政府支持、慈善组织发动和组织、海内外乡亲共同参与的捐赠系统。  相似文献   

8.
媒体关注     
《中国民政》2013,(10):32-33
慈善捐赠“两连降”社会期盼公益慈善突围变革9月21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817亿元,是我国年度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均以“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为题进行了报道。部分网民和媒体评论认为,慈善机构的公开性、透明度匮乏,制约了公民的捐赠积极性。中国新闻网发表评论认为,基金会透明度整体不合格,善款账目不清,  相似文献   

9.
从本质上看,救灾捐赠和公益慈善捐赠都是出于爱心的无私利他行为,但救灾捐赠有不同于一般公益慈善捐赠的某些特征。救灾捐赠因其公众参与面广,爆发非常集中,对捐赠接收机构的紧急应对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捐赠资金使用要求比较明确,主要用于受灾群众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社会关注度高,资金管理使用中的任何纰漏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救灾捐赠源于爱心,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过程应是爱心传递和兑现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 《中国民政》2011,(11):F0004-F0004
10月12日,江苏省慈善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省政府对近年为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大会共表彰”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或单位”40个,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30名,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10名,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10个,以及优秀慈善工作者10名。  相似文献   

11.
易冰娜  韩庆兰 《求索》2012,(9):30-31,186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基础,选取2005-2011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对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价值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我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正相关性但不显著。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慈善捐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差异较大。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慈善捐赠的主力军,本文基于此现实背景研究二者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慈善捐赠战略的制定,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主式慈善     
《时事报告》2012,(5):78-78
传统慈善由捐赠人捐给慈善组织,组织去找受助人。而自主式慈善指的是想帮助谁、采取什么样的捐助途径,由捐赠人说了算,是一种全新的慈善捐助模式。自主式慈善最早由河南省慈善总会发起,捐赠人可以自主选择慈善捐助方式,也可以委托慈善机构定向使用捐赠款,还可以亲自将捐赠款物发放给受益人,这样捐赠人的参与权和自主权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试论志愿者精神对慈善捐赠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洁  张伟 《前沿》2007,(1):205-206
志愿者精神是慈善捐赠文化的思想基础,它坚持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同时受到古代慈善文化的影响,反映慈善捐赠文化的价值取向。志愿者精神对慈善捐赠文化的影响很大,是慈善捐赠文化的发展动力,为慈善捐赠文化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大灾产生大爱,大爱促成大慈善。"但慈善不仅是捐款捐物,也不止于捐助者的施予。热情的捐赠背后,善款去向问题受到极大的关注。慈善机构该如何透明化、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该如何更有效运作,都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如何加强对慈  相似文献   

15.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海外华人及国际友人纷纷解囊相助,就连一些乞丐也踊跃捐赠。截至5月28日12时,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347.87亿元,实际到账捐款258.9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97.81亿元(据新华社5月28  相似文献   

16.
卢科霞 《中国人大》2012,(12):38-39
宁波,这座古老的爱心之城曾孕育出包玉刚等一批巨富慈善家。进入21世纪,爱心之城慈善热度有增无减,且越来越平民化。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2011年,宁波市慈善组织仅接收各界捐赠款物一项即累计超过30亿元。门槛低、参与度广、透明度高成为“宁波式慈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是网络慈善的新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慈善捐赠机制的特点表现在新旧媒体的融合性、移动互联网支付方式的便捷性、慈善募款的高效性、信息的公开性等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慈善捐赠运行机制主要由动员机制、参与机制、善款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构成,各机制之间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王颖 《广东民政》2008,(7):15-15
5月21日,离四川地震发生已经整整9天,当抗震救灾人员在前线积极搜索幸存者的时候,广东人民还以无以伦比的决心延续着对灾区人民的爱,对灾区人民的关怀。记者在广东省慈善总会看到一幕幕动人的场面。作为广东省民政厅唯一一个接受社会捐赠的窗口,慈善总会的接收人员每天都加班加点,认真为民众服务,及时向灾区受灾群众传递广东人民的点点爱心。  相似文献   

19.
美国慈善捐赠的组织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成熟,其发挥了捐赠人和受赠人之间的纽带作用,推动传统的分散化、自发性的募款方式向有组织、高效率的联合集资募款方式转变,实现了民间捐赠行为的社会化、制度化。美国慈善募捐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包括:(1)根据社会公众选择或公共选择,以各类慈善基金会作为捐赠基金的主要运作机构;(2)建立筹款组织的分工动员系统(联合集资与募款组织);(3)逐步实现募捐事业的职业化;(4)采用多样化的募捐策略与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嘉 《中国减灾》2008,(2):50-50
今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北京市却一直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属于非灾区,但北京市政府却在1月底迅速启动了应急救助预案。在市委市政府的带动下,党政有关部门快速行动,首都慈善公益组织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以“雪在手中融化,爱在心中传递”为主题的《募捐活动倡议书》,各媒体大力宣传,市捐赠中心、市慈善总会、北京红十字会开通了捐赠热线电话,宣传文化部门组织了大型赈灾文艺晚会,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纷纷捐献,6天时间内就募集款物折合人民币13071万多元,并将这些款物迅速发往灾区,有力地支援了灾区人民抗灾救灾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